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世纪末,法兰西共和国宪法规定:凡支持革命的外国移民都可以成为法国公民,所有公民都享有平等地位,但外来移民在语言、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特殊性不得保留。第三共和国时期,共和派通过实现普选权、新闻与结社自由等方式力图使所有人都融入法国并享有平等权利,但外来移民还是因为国籍受到歧视。1880-1930年间,法国政府通过向来法打工的外国人发放许可证的方式为亏损行业输入廉价劳动力,以此保护本国劳动力市场。1974年,法国政府采取应急性措施终止外籍劳工入境。1977年,法国决定以提供补贴的方式,鼓励业已入境的外国移民全家返回原籍。

——摘编自马胜利《“共和同化原则”面临挑战》

材料二

——摘自李明欢《“共和模式”的法国移民政策研究困境》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法国政府对待外来移民的态度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法国外籍移民人口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5-1982年法国已入籍外国移民状况发生变化的背景。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典时代的雅典拥有一个作为市场的中心广场,公民的社会及政治生活多在这里进行。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市场必然是这样一个地方,上面的广场我们可以用来消磨闲暇的时光,市场则可供我们交换各种生活必需用品。”此外,宗教圣地、露天剧场、体育场馆等公共生活空间,也成为城邦公民参与社会活动的舞台,生动地展现了城邦公共生活的画面。这些公共场所是向所有公民开放的,为数众多的公民经常聚集于此,以参加城邦的各种公共活动,这提高了公民的参与意识。

——摘编自邵令《古希腊公民的公共闲暇活动》

材料二1718世纪,随着西欧各国的宫廷失去在社会生活中的核心地位,城市承担起传承经济文化的功能。剧院、音乐厅、咖啡馆等共同组成了城市的公共空间。戏剧不再是王公权贵的专属,而成为市民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大众剧院摆脱了宫廷戏剧的演出套路,上演了众多关注市民生活和讽刺政治的优秀剧作。这种由封闭到开放的趋势同样影响着西欧音乐的发展。在巴黎的公共音乐厅,交响音乐会和大型歌剧频繁上演,满足了民主时代人们的愿望。自1662年伦敦首家咖啡馆开业后,咖啡馆成为市民读报、交谈和讨论时政的自由公共空间。在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下,公共场所的话题不再聚焦于文艺的评头论足,逐渐转向对自由民主的向往与追求。这引起了当时统治阶层的恐慌,不少公共场所因此而被指责为“鼓励政治分歧和反叛思想的场所”。

——摘编自许正林、李倩《近代西欧报刊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公共生活场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欧洲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表现及其原因。
3 . 18世纪初,法国城市中,其面包填饱肚子不成问题,牛奶、肉类、糖、咖啡等食品开始进入寻常人家,乡村生活总体上还保持着传统面貌,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习俗等有了些变化。这反映出法国(     
A.政体转型推动了经济发展B.物种交流改善了人们生活
C.工业革命推动了科技进步D.城乡近代化出现不平衡性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设想一个12世纪的自治市民出现在1789年的法国,有人给他一本那种震撼人心的小册子阅读,譬如说,他读到“第三等级就是除去了贵族和教士的法兰西国家",他会懂吗?不会的,他不懂法兰西国家是什么意思,他的时代没有这一事实。假如他清楚理解这句话是把统治权归属于第三等级,那么他一定会觉得这是疯话。如果他去到当时法国的一个自治市,他会感到另一种惊讶。他进入城内,见不到堡垒,见不到掩护墙,也见不到民兵,一切都向初来者暴露无遗。他向市民问起行政长官、市长等,他听到的回答是,这些官员都不是由市民提名产生的,城市的事务都不由城市内部决定而由国王派来的人——一个行政长官决定。他会见到第三等级自诩如此辉煌和重要,使他目瞪口呆;而现在他又发现市民们在自己的家园中竟然处于被奴役、软弱、无足轻重的地位,他会感到惊愕。

——【法】基佐《欧洲文明史》

材料二   法国大革命时期,革命的领袖们为了从欧洲旧政权的猛攻中逃生,不得不动员国民军队——由有政治觉悟的公民组成的军队,他们乐于并渴望为祖国而战。法国革命时期要求所有法国公民都说标准法语,来代替许多地区方言。法国建立了公立小学,来教授法语和灌输对国家的热爱,法国革命还创立了像国旗、国歌和国家节日之类的民族主义仪式和象征。对国家的这种息息相关之感从法国传到了邻国,甚至由于拿破仑的对外侵略战争,被侵略者借助法国革命的成果作出反应。法国革命者在宪法中强调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宣布了个人的自由权。但公民自由权并不能使劳动者免受由失业、疾病、伤残和老龄引起的贫困和不安全,因此公民迫切要求实行社会改革,要求承认社会对全体公民的福利所负的责任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末的法国相比12世纪发生了哪些变化。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是法国《人权宣言》的内容变化(部分)
1789年《人权与公民权宣言》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是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1793年《人权与公民权宣言》强调“平等”重于“自由”;“起义权”是“最神圣的权利”;任何公民享有劳动权、受救济权和受教育权。
1795年《人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宣言》删除“始终平等”和“起义权”相关条款;维护财产权是社会秩序的基础;训导人民要做“好儿子、好兄弟、好妻子和好朋友”。

上表内容说明法国大革命期间
A.启蒙运动的制度蓝图渐次实现B.权利观念的混乱导致社会失序
C.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逐渐转变D.私有产权始终是革命焦点问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革命和共和,在法兰西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在法国大革命开始的五年中,共和主义的力量由弱而强,逐渐成为主流的思想。共和主义在执政的派别应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局势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接受这种政治理念。在权力危机时刻,也只有共和主义的利刃才能割开当时政治上的死结。

——摘编自秦风《法国大革命初期的共和主义思想及其政治实践(1789-1794年)》

材料二19058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党同盟会。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同盟会的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19111010日,按照孙中山的既定部署,武昌爆发起义,并意外获得大胜后各省纷纷响应。孙中山在12月下旬回国,即被17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11日,在南京宣布就职,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212日,清朝宣统帝(溥仪)被迫宣布退位,结束长达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也推翻了统治中国两百多年的满洲部族政权,建立了共和国。

——摘编自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孙中山先生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国大革命时期共和主义力量增强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争取民主共和的活动。
2022-01-21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8世纪中叶前,法国上层社会聚会中,男性贵族头戴假发,服饰艳丽华美,还常与女性一样用金银装饰。18世纪后期,上层社会男性发型、服饰转向含蓄内敛,但其妻女穿戴逐渐由白色衣裙为主转向华贵和鲜艳。上述变化体现了当时法国
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B.服装与政治紧密联系
C.工业社会已经形成D.封建势力被彻底废除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7世纪早期,北美英属殖民地居民总是很艳羡母国的亲戚朋友,总觉得他们来自富裕的母邦,一见面就拉着手套近乎:而到了18世纪中期,他们发现在朗姆酒、火鸡和糖等生活必需品消费方面居然是母国三倍还要多,心里对自己生活的土地充满了自豪感。这变化
A.得益于英国正式承认北美独立B.利于北美殖民地独立意识兴起
C.促进英国工业革命向北美传播D.推动糖酒酿造工艺大幅度提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