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5 道试题
1 . 1897年,共和党候选人麦金莱在战胜民主党候选人布莱恩当选为美国总统后,给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代表韩纳写信表示感谢,他说:“感谢你慷慨的、长期的、专心致志的帮助。”材料说明美国(       
A.分权制衡体制遭到破坏B.阶级斗争导致利益失衡
C.两党制已经不符合国情D.民主制度仍然存在缺陷
7日内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A佳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2 . 法国某部著作记录了以下重大事件:三级会议召开,攻占巴士底狱,君主立宪派掌权,《人权宣言》颁布,《1791年宪法》颁布,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吉伦特派统治,瓦尔密大捷,共和国的建立,处死路易十六。这些事件表明法国大革命(     
A.是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B.历经曲折才实现政体的巨变
C.鼓舞了亚非拉美地区人民D.照搬了英国光荣革命的形式
7日内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大练兵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德斯鸠认为,立法权和行政权可以赋予一些官员或常设机构,而这两种权力在本质上是不同的,立法权体现国家的一般意志,行政权则是执行国家的一般意志。立法机构要么由人民执掌(小国),要么实行代议制(大国),代议制由各个选区选举代表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的讨论,代表由人民授权。同时立法机构应该由两部分构成,除了人民选举的代表之外,另一部分由贵族集团构成,两部分分别集会、分别讨论,互相遏制。孟德斯鸠认为,行政权归于君主。君主通过否决权参与立法,但不能通过创议权参与;他的手下却要受到立法机构的审查和惩罚。

——摘编自马剑银《孟德斯鸠语境中的“法”及其“精神”——重读<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17875月,55名代表在费城召开了历时127天的制宪会议,并最终制定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通过这部有形和成文的宪法,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和联邦制政府。根据宪法原则,政府的横向权力分割于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执掌;国会议员和总统分别由地方选民和全国选民通过选举人团选出,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和参议院通过任命。政府的纵向权力分割于联邦与州和地方政府,为州和地方政府保留一定的权力,延续美国的地方自治传统。

——摘编石庆环、李俊霖《英美两国宪政体制的源流及其特征探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德斯鸠的主要政治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美国确立的政治体制与孟德斯鸠的政治主张不同之处,并结合所知识简析其主要成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组织我们的政府,乃是我们自然的权利……让我们为宪章加冕,从而使世人知道我们是否赞成君主政体,知道北美的法律就是国王。因为,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同样地,在自由国家中法律便应该成为国王,而且不应该有其他的情况。但为了预防以后发生滥用至高权威的流弊,那就不妨在典礼结束时推翻国王这一称号,把它分散给有权享受这种称号的人民。

——摘编自[]托马斯·潘恩《常识》(1776)

材料二:潘恩的思想极大鼓舞了北美民众,他被称为“美国体制之父”。《人权论》是他为了捍卫法国革命的原则而作,他再次提倡普遍的个人权利,追求全面平等,认为民众不仅能够将现存政府推翻,还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订立宪法。此书一出,潘恩立刻被英国法庭以

“煽动叛乱罪”进行审判。当他热情洋溢地把该书献给“第二祖国”美国时,它并没有像《常识》那样给潘恩带来无上荣耀,其宣扬的激进民主理论在美国再也不受欢迎,他的晚年在一片孤苦凄凉中度过。

——摘编自金更兴《论潘恩的权利观》

材料三:19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出现了一股为潘恩恢复名誉的热潮。在纽约、费城、波士顿等工业城市举行的盛大活动上,潘恩被冠以“人类权利的维护者”称号。1837年,美国社会为潘恩建造墓碑的募集活动并没有因为严重的经济衰退而停止,大部分捐赠数额为25美分到2美元不等,绝大多数捐献者可能并不富裕。1856年,在辛辛那提的一场纪念活动上,筹备会主席在开幕词中指出,潘恩的灵魂不会局限于某一个国家和某一个时代,它会跨越重洋,穿越时空,警示我们不能让“自由”的“危机”在当今社会再度上演。

——摘编自毛琼洁《试论托马斯·潘恩政治思想及其在北美的传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独立前后是如何实践潘恩思想的。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潘恩形象在北美的变化并解释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7世纪中后期,咖啡馆在英国扎下了根。在当时伦敦任何一家宾客盈门的咖啡馆里,常见的场景是:各色人等汇集于此,抽烟、读报,谈论商业和贸易,传播小道消息,争论国家大事,评判王室显贵的品行举止。他们可能谈论的话题是(       
A.日不落帝国与拿破仑扩张B.“世界工厂”与自由贸易
C.制度构想与美国政治实践D.政局变动与国家发展前景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图为1776年英国漫画家

托马斯·科利创作的一幅时事漫画《女战士》,画面中的两位女性,正发生激烈争执。贵妇蛮横地对少女说:“我必须迫使你服从,你这个造反的荡妇!”(“I’llforce you to obedience,you rebelliousslut!”)少女也不甘示弱:“母亲,自由,只要我活着,我就要永恒的自由!”。

(Liberty,liberty forever,mother,while I exist)画面左下方的后牌下,写有“为了服从”(For obedience)的字样……画面右下方的盾牌上是一只公鸡,法国素有“高卢雄鸡”之称……盾牌下的配文是“为了自由”(For liberty)。

——摘自吴广伦《老漫画中的美国史》

材料二   美国崛起进程:

时间事件
1787制定、颁布《联邦宪法》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扩展到北美
1823发表《门罗宣言》
1861南北战争爆发
1869中央太平洋铁路建成通车
1898对西班牙发动战争,美国胜利

——摘自唐晋《大国崛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女战士”赢得永恒自由的有利因素及其文化影响。
(2)从以上表格中任选两个事件,说明其在美国崛起过程中所起作用,综合材料一、二、分析美国崛起的启示。
2024-06-0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义乌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88年“光荣革命”后,从政治构架的表象来看,英国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君主、上院、下院依然是国家最主要的权力机构,君主依然高高在上,拥有全部的行政权和部分立法权;议会分为上下两院,即贵族院和平民院,是国家主要的立法机关,上院同时还掌握着司法权。不过,在表象的背后,实质性的变化却发生了。

——摘编自刘金源《渐进的改革:英国政治现代化道路及其启示》

材料二   和英国革命比较起来,法国革命显得更经典一些,因为它对封建因素的革除最为彻底。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美国和法国革命宣传的启蒙思想——自由、平等、人权,吸引了整个欧洲和美洲的人们。在加勒比海及拉丁美洲地区,这些思想观念激起了革命运动;美国和法国革命的理念还促使社会改革者组织更广泛的释奴运动。然而,美国和法国革命只保证了白人男性公民在政治和法律方面的平等权利。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第三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英国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国革命的历史功绩。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法国革命与美国革命的共同点。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英、美、法、德四国政治体制简介表

国家

政治制度

确立政体文件

简介

英国

议会制君主

立宪制

1689年

《权利法案》

议会拥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的权力;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
首;首相掌握行政大权,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美国

总统共和制

1787年宪法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揽行政权,由选举产生。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立法机关互相独立;总统无权解散议会。国
会议员不能兼任行政职务;政府官员也不能兼任议员

法国

议会共和制

1875年宪法

国家元首是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选举产生,但无实权。国家权力中心是议会,政府由议会多数党组建,对议会
负责

德国

二元制君主

立宪制

1871年宪法

帝国最高权力掌握在帝国皇帝和首相手中,首相只对皇帝负责。议会没有真正的立法权
根据材料,围绕“近代西方政治制度”这一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2024-06-0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襄汾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合测评历史试卷
9 . 政治文明是由人类生产和社会关系的变革推动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是人类社会自然发展的产物,是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是“许多公民各以其不同职能参加而合成的一个有机的独立体系”。在现实的政治基础上,他极力提倡将城邦功能划分为议事、行政和审判三项。“作为团体中的一员,公民之于城邦恰恰好像水手之于船舶……合力于一个共同的目的,即航行的安全”。

——陈瑶《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思想研究》

材料二   西罗马于公元476年灭亡之后,拜占庭帝国不仅在形式上继承了罗马帝国的遗产,而且基本上承接了其在地中海的贸易网络和财富影响力等。……威尼斯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利用其地处东西方交界、南北交通要地、沿海沿河等方面的优势,在土地资源非常匮乏的情况下,着力发展贯穿东西方、南北欧的海上贸易,由此,威尼斯成为意大利城市共和国的佼佼者,屹立于整个中世纪的所有欧洲政治共同体,可谓实力大增。……意大利很快就利用其城市商贸的优势,成为整个欧洲城市复兴的驱动者。

——陈兆旺《中世纪欧洲城市运动与秩序》

材料三   18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法律文件(节选)

时间国家文件重要内容
1787美国《联邦宪法》第一条众议院人数和直接税税额均应按本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于各州,各州人口数目指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3/5。自由人总数包括必须在一定年限内服役的人,但不包括未被征税的印地安人。
1789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
1791法国1791年宪法》第一条为了组成国民立法议会,积极公民们应每年一次在城市和在区集合为初级会议。
第二条凡属积极公民,必须……在一国内任何一地至少已经缴纳了相当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并须提出纳税的收据。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出现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写出承担城邦“议事”功能的机构,并揭示城邦政治的实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拜占庭帝国”在法律上继承“罗马帝国遗产”的表现。概括中世纪后期意大利成为“整个欧洲城市复兴的驱动者”的原因。
(3)能够运用表格等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具体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是历史学科学业质量水平的要求。请参考这一要求,就18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法律文件的节选内容,从原因和影响两个角度加以简要评析。
2024-05-3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 浙江省县域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开始,哲学家们的反思,带有浓重的学究气,既不像达·芬奇那样的花团锦簇、色彩瑰丽,也不像马丁·路德和他的同伴们那样迅猛、激烈、沸沸扬扬。这是一个沉思的世纪,也是17世纪以来欧洲的一种精神状态,在曲折但顽强地表现出来,一点一点地在摆脱旧的精神枷锁。任何思维的运动只有笼统的阶段性,某一阶段的思想状况必是以前的思想活动积累推进而成的。17世纪的哲人们的确起了为新时期报晓的作用。

——摘编自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的进程》

材料二   文明的政治组成在文明之间各不相同,在一个文明之内也随着时间而变化。一个文明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政治单位。这些单位可以是城市国家、帝国、联邦、邦联、民族国家、多民族国家,所有这些单位都可以有不同的政府形式。当一个文明演变时,其政治构成单位的数量和性质一般也会发生变化。甚至曾有人认为美国是一个独特的文明。这种把美国和欧洲相对立的做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事实:至少直到19世纪末,美国同非西方文明只有有限的交往。

——摘编自【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17世纪开始的欧洲精神文明发展的特征,并指出17世纪哲人们的“报晓”的含义。
(2)以“近代美国文明”为例,对材料二中的任一观点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说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