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届浙江省义乌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浙江 高三 三模 2024-05-09 20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国近现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世界史 、文化交流与传播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北京猿人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生活在今北京周口店附近,是中国旧石器时代的典型代表。下列关于北京人表述正确的是(     
①会使用火   ②使用骨针缝制兽皮   ③从事渔猎和采集   ④过着群居生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5-26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义乌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下列关于不同时期中国商业都会分布情况的推断,合理的是(     

A.①为西周时期商业都会分布图B.②为两汉时期商业都会分布图
C.③为两宋时期商业都会分布图D.④为明清时期商业都会分布图
2024-05-0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义乌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3. 北魏孝文帝曾诏“六月庚午,禁杀牛马”、孝明帝亦重申“杀牛禁”。《辽史·太祖纪》也曾载“太祖……置城邑,教民种桑麻,习织组”。这能够反映该时期这些少数民族(     
A.牛耕技术的发展B.统治思想的异变C.政权更迭的频繁D.经济结构的变化
2024-05-26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义乌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据史料记载,唐代十万户以上的州、府仅有十多个、宋神宗元丰年间已增加至四十多个,宋徽宗崇宁年间更增至五十多个,北宋十万户以上的州,府增长主要得益于(     
A.经济结构的转变B.城市功能的转型C.传统农业的进步D.基层市场的涌现
2024-05-26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义乌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明清以后,淮北农民大量向江南迁移,“游行各地,以待出雇”,他们希望凭自己的劳动以自存。以下关于他们将迁移目的地定为江南的分析中合理的是(     
A.江南地区农业多种经营兴盛B.江南人口前往东南亚急需补充劳力
C.实力雄厚的晋商和徽商聚集D.商业发达的江南市镇放弃农业经营
2024-05-09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义乌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疫病浓缩了中医学发展的历史,也折射出中医临床的进步。阅读如表,据此可知(     

A.中国疫病分布有从长江中下游向外扩展的趋势
B.中国疫病时间分布均衡,与社会治乱变化相关
C.人地关系演变是中国疫病分布变迁的唯一因素
D.中医建立独特的实践体系,临床诊断经验丰富
2024-05-0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义乌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7. 18世纪后期,日本再次禁止白银出口,加上欧洲动荡以及随后开始的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从1790年代到1830年代,全世界金、银产量减少了大约50%,世界白银供给严重受挫。因为没有足够白银支付购买中国茶叶和生丝的货款,直接促使英国(     
A.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B.用英镑取代白银进行交易
C.向中国大规模走私鸦片D.派马戛尔尼使团访问中国
2024-05-09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义乌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蒋介石曾经历三次下野,在某次下野前夕,他在日记中写道:“杜聿明部大半似已被消灭,闻尚有三万人自陈官庄西南突围,未知能否安全出险,忧念无已。此为我黄河以南之主力……今后下野可以无憾。”据此推断导致蒋介石此次下野直接原因是(     
A.一·二八事变爆发B.西安事变发生C.徐州会战失利D.淮海战役惨败
2024-05-09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义乌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主张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2024年再次强调,“中国把男女平等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纳入党的施政纲领,致力于推动妇女和经济社会同步发展。”据此推断,下列选项中最为合理的是(     
A.妇女解放有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B.建国初封建婚姻制度仍然广泛存在
C.《婚姻法》初步奠定了法治建设基础D.中国的法制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2024-05-09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义乌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公元前445年前后,一位历史学家来到雅典决心撰写一部前所未有完整叙述希波战争的历史著作以流传后世,最终为我们展示了古代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生活图景,宛如一部小型“百科全书”。据此推断,该历史著作(     
A.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B.奠定了西方政治史的传统
C.首创了纪传体断代史体裁D.代表古罗马史学最高成就
2024-05-09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义乌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罗兰之歌》是根据公元8世纪查理曼大帝时期真实战役编写的英雄史诗。诗中宣扬:战胜异教徒,效忠基督教会;一个藩臣可以同时向多位领主效忠的道德观,这在对待上帝诚惶诚恐的基督徒心灵中容不得半点怀疑。据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A.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
B.封君封臣制中封君与封臣互有权利和义务
C.骑士文学反映了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生活
D.中世纪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教文明的冲突
2024-05-26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义乌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卢梭认为,人为了实现自我利益的最大化,一定会发生争斗,其结果必然是出现一个“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的社会,使每个人的利益都受到危害。因此,必须建立一种足以值得所有人、使每个人都服从其命令的共同权力……这样的权力只能由人们在一起相互订立“契约”中交付给作为“第三者”的某个人或一些人,使他们具有权威以进行统一的治理。卢梭意在强调(     
A.自由平等应得到尊重B.个人与国家间的契约关系
C.理性主义的哲学思考D.社会契约为国家学说核心
2024-05-0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义乌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3. 如图为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于1933年发表的漫画,画中展示了一只代表“日木”的手臂握着带有国际联盟戳记的“九国公约”和“非战公约”。这些条约已点着了火,熊熊燃烧如同火炬。该漫画反映出(     

A.中日两国矛盾难以调和B.世界和平局面面临威胁
C.雅尔塔体系的土崩瓦解D.美国霸权地位得到加强
今日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义乌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4. 近代以来,中越两国都经历了从人人欺凌到民族独立、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从贫困落后到繁荣富强的艰辛历程。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的路口,下列能为中越携手谋发展的国际组织有(     
①上海合作组织   ②东南亚国家联盟10+1   ③亚太经合组织   ④亚投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5-2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义乌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5. 古代来华的欧洲旅行家中,有一位名叫鄂多立克的意大利旅行家,他从威尼斯出发,到达中国以后,由江淮运河进入会通河,北上大都。他途经的运河(     
A.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方B.促进沿岸城市清江浦崛起
C.加速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D.推动当时政治中心的北移
2024-05-0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义乌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6. 据统计,1887年中国各种官田和屯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8.8%,此后逐年下降,到1933年已减至3.3%,国有土地迅速私有化。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政府顺应时势进行土地改革B.西学传播强化土地私有观念
C.民族资本壮大持续侵吞土地D.政治局势冲击土地权属变化
2024-03-12更新 | 394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0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7. 古代文明的扩张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图中阴影部分是某个帝国巅峰时期的疆域,以下关于该帝国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颁布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②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③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                              ④多次与埃及争霸
A.①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4-05-0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义乌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8. 农业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农业劳动者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且与国家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请依据下图所示的农业生产率指数推断相关折线对应的正确国家(     

A.①西班牙②荷兰③英国B.①荷兰②西班牙③英国
C.①英国②西班牙③荷兰D.①西班牙②英国③荷兰
7日内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义乌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9. 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对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进行了如下描述:“这是最好的时候,这是最坏的时候;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以下选项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A.网络的普及促进信息交流B.表现出西方社会精神危机
C.社会主义运动的风起云涌D.揭露了垄断资本主义罪恶
2024-05-09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义乌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20. “力量真空主义”是冷战期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针对当时国际新形势提出的对外政策,主张“在英法被迫退出的地区,出现的力量真空,必须在俄国人进来之前由美国填补”。下列事件受“力量真空主义”直接影响的是(     
A.第一次柏林危机与德国分裂B.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反复
C.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D.埃塞俄比亚的民族解放战争
2024-05-09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义乌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1. 马克思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能佐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史实有(     
①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②隋唐时期的东亚文化圈
③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024-05-0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义乌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学者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将军事有关的地形分为“根本之地”和“起事之地”。纵览天下,在地形和物产方面,同时具备自保与自足双重优势的“根本之地”非关中莫属……秦国要完成统一天下之举,若紧靠自身的地理优势,只能做到守本,而起事则需要运用天下之势……秦统一天下,如同一道波澜壮阔的洪流席卷天下,关中的地理基础与人的谋略共同成就了这一千古伟业。

——摘自韩茂莉《大地中国》

材料二   西汉政府以函谷关为界,分为关中地区和关东地区。到西汉中期,汉武帝元罪三年(公元前114年)推行“广关”政策。汉武帝将函谷关东移三百里,迁至新函谷关(如下图),形成以新函谷关为界的新“关中”地域。通过这一举措,不仅函谷关东移,同时关中的东北界也由临晋关(即蒲津关)为标志的黄河一线,向东推至太行山一线。

——摘自韩茂莉《大地中国》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时,中央人民政府将全国划分为6大行政区,在西北、华东、中南、西南4大行政区建立军政委员会……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北地区流散的较大股匪有470余股13万人。为稳定社会秩序,西北军政委员会领导人民有步骤地开展了斗争。195010月,西北局领导发动群众为前线增加生产,捐献飞机大炮的运动。1951年底,陕西、甘肃、西安等市都召开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除新疆外其他都代行省、市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经过土改的陕、甘两省,有2714个乡农民代表会议代行了乡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各项举措巩固了人民民主的政权,推动了人民政府的各种工作。

——摘编自梁越兰等《习仲勋对建立和巩固西北人民民主政权的贡献》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战国时期秦国为经营“根本之地”推行的举措,并分析秦统一所利用的“天下之势”和采取的“人的谋略”。
(2)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推行的“广关”政策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西北为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所采取的措施并分别简述其意义。
2024-05-0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义乌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五四”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关于东西文化的差异性、两者的长短优劣以及文化出路等问题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大论战。辜鸿铭提出:“当我们中国人变成西化者洋鬼子时,欧美人只能对我们更加蔑视。……只有当欧美人了解到真正的中国人……他们才会对我们有所尊重。”陈独秀则认为:“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据辜鸿铭《在德不在辫》、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编写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概括材料反映的现象,并加以评析。

四、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图为1776年英国漫画家

托马斯·科利创作的一幅时事漫画《女战士》,画面中的两位女性,正发生激烈争执。贵妇蛮横地对少女说:“我必须迫使你服从,你这个造反的荡妇!”(“I’llforce you to obedience,you rebelliousslut!”)少女也不甘示弱:“母亲,自由,只要我活着,我就要永恒的自由!”。

(Liberty,liberty forever,mother,while I exist)画面左下方的后牌下,写有“为了服从”(For obedience)的字样……画面右下方的盾牌上是一只公鸡,法国素有“高卢雄鸡”之称……盾牌下的配文是“为了自由”(For liberty)。

——摘自吴广伦《老漫画中的美国史》

材料二   美国崛起进程:

时间事件
1787制定、颁布《联邦宪法》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扩展到北美
1823发表《门罗宣言》
1861南北战争爆发
1869中央太平洋铁路建成通车
1898对西班牙发动战争,美国胜利

——摘自唐晋《大国崛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女战士”赢得永恒自由的有利因素及其文化影响。
(2)从以上表格中任选两个事件,说明其在美国崛起过程中所起作用,综合材料一、二、分析美国崛起的启示。
昨日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义乌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五、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交往的过程也是不同文化汇聚,升华的过程。西部亚洲、中部亚洲在东方与西方文化交流事业中一直扮演着“桥梁”的角色。这些“桥梁”不仅传送东方文明到西方,而且也传送西方文明到东方;同时,“桥梁”自身独特的文化对东西方文明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是属于“桥梁”本身的各文明之间也是互动的,从而产生了独特而灿烂的各种文化——苏美尔文化、巴比伦文化、波斯文化、希腊化文化、阿拉伯文化、蒙古文化等等。

——陈恒《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

请充分提取材料观点,结合相关史实,以“桥梁·文明”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5-09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义乌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国近现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世界史 、文化交流与传播

试卷题型(共 25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1
材料分析题
2
论述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3,4,5,22
2
经济与社会生活
3
中国近现代史
4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5
世界史
6
文化交流与传播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旧石器时代的文明单题
20.65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单题
30.85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单题
40.65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单题
50.65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单题
60.65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单题
70.4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鸦片战争背景)单题
80.65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单题
90.65新中国的法制进程单题
100.65古代希腊文明单题
110.65中世纪教会单题
120.65启蒙运动单题
130.4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单题
140.65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推进各项事业单题
150.65水陆交通的变迁单题
160.65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单题
170.65古代文明的交流单题
180.65早期殖民扩张、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单题
190.6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单题
200.4战后非洲的民族独立单题
210.65全球航路的开辟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220.65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  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
240.65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三、论述题
230.65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250.4古代文明的交流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  阿拉伯帝国的兴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