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政治民主化进程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制度的有序化历史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赋人权是人在生存方面不可剥夺的权利,包括谋求安乐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等。公民权以天赋人权为基础,政治制度的设计要以个人作为最基本的考虑单位。宪法的目的是引入限制,使人们遵守限权宪法的一般规则。宪法由人民制定,政府不能更改,政府只能接受宪法的约束。

立法机关不得制定剥夺公民权利的法律,代议机关如违反委任其行使代议权的根本法自当归于无效是不言而喻的原则。如否认此理,则无异于说,代表的地位反高于所代表的主体,仆役反高于主人,人民的代表反高于人民本身。……联邦共和国既有共和政体的内在优点又具有君主政体的对外力量,既可以保持内在的生机,又能有效抵御外来敌人的侵扰。……立法、行政和司法权置于同一个部门手中,均可公正地断定是虐政;必须阻止任何部门篡夺其他部门的权力,不同的部门应该保持依据一个自由政府的性质所允许的那样的独立和彼此分立。

——【美】潘恩、麦迪逊、汉密尔顿等人宪法言论——摘编

材料二   “为什么别的国家不采取这些法律(指英国法律)呢?这样是否等于问为什么椰子在印度能成熟,在罗马就不会。你可以回答: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可以回答:它们被栽培得还不久;……所以,试种一下吧!”

——伏尔泰关于英国制度的描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材料三   在德意志帝国(1871-1918年)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

——摘自高中新课程教科书《历史》必修Ⅰ(岳麓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落实法的精神,美国宪法做了哪些顶层设计?
(2)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二中“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这句话的理解。法国“试种”英国“椰子”在19世纪70年代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3)结合材料三,德国“试种”的英国“椰子”有何特点?综合以上材料,英法德试种“椰子”给你留下什么启示?

2 .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由于不同的历史条件,各国的民主道路并不相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荣革命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以后的300多年,英国极少有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人们看到的只是逐步的变革、前进。它是英国文化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二: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结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辄……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而法国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

材料三:

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

第一款合众国公民的投票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曾被强迫服劳役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剥夺或限制。

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

第一款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剥夺或限制。

第二十六条修正案(1971年)

第一款年满18岁或18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剥夺或限制

——摘编自《美国宪法修正案》

材料四:

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

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务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二十条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下册》

材料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材料一中的“英国文化模式”有何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对民主政治体制有什么“创新”?根据材料三说明美国宪法修正案的进步之处?

(3)据材料一、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的政治体制与英国有何不同?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

2018-01-11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3 .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18世纪的任何一个时期,英国完全不需要顾及真实选民自身意见而选出来的议员数目从来没有超过全部议员的三分之一。在所有的地方事务中,成功的庇护人总是倾向于使用合作而非震慑的手段,因此他们用高超的交际能力和无限的关怀来对选民施加影响。忽略选民感情是选举自取灭亡的最快途径,就算地产精英内部经常达成妥协,仍鲜有庇护人或候选人敢不把选民放在眼里。比如,切斯特市受到庇护人格罗夫纳家族的有力控制,然而1732年格罗夫纳爵士因为反对旨在复兴市镇贸易而拓宽迪河的提案,差点丧失了他家族的选举利益。在1733年的消费税危机中,有54个选区向他们的下院议员发出指示反对增加消费税,几个下院议员因为支持这项不得人心的措施而在次年的选举中丢掉了席位。   

——摘编自H.T.韦金森《十八世纪英国的大众政治》等

材料二: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议席的分配应与选区内选民的人数相匹配。1790年,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94.9%。与此相应,乡村利益集团在美国政坛中占据着绝对优势,不仅控制着各州议会中的绝大多数议席,而且也操纵着联邦国会议员的选举。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到1920年,城市人口达到51.2%。“城里人”便提出重新分配议席,以获得更多的参政权利,进而维护自己各方面的利益。但这一正当要求却遇到乡村利益集团的百般阻挠。20世纪50年代末,占全州人数总数60%以上的城市选民,只能选举99个州众议院议席中的36席和33个州参议院议席中的13席,从而造成了富有美国特色的“政治城乡差别”。1959年,田纳西州的贝克起诉州务卿卡尔,要求法院强迫州政府重新分配议席,官司一直打到联邦最高法院。1962年,最高法院裁定,田纳西州必须根据联邦政府最新公布的人口统计数字,公正平等地分配州议会议席,切实保证每一位公民在事实上都能享受与其他人一样的平等投票权。

——据任东来《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


(1)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英国选举政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的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贝克诉求案”的背景,并对美国民主宪政的发展进行评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87年宪法的制定和批准,使美国从一个松散的国家联盟变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使郑联一举变成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本宪法和根据本宪法所应制定的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的授权缔结或所应缔结的条约,均应为国家的最高法律。”宪法为美国纷造了一个崭新一的政府体制,为美国建立了一整套民主制度,第一次把联邦制、分权制、制衡制和人民主权等启蒙思想家的抽象理论变成了现实,保证了美国政局的稳定。

对于联邦的权力基础和来源问题,宪法采用了一种创造性的方法来处理,启用“人民”这个现实而一又抽象的政治群体作为联郑政府的权力基础。用人民作为联部的权力基砂和权力来源,这就转换了美国的国家性质。

——据杨鹏飞《美国1787年宪法的成就与其缺陷硫漏及弥补》

材料二   清王朝沿袭历代,以六部’‘经理庶政”处理国家之事。清代承袭明制,六部之上设有内阁。清初以来,设立一世袭的议政一王大臣,披时因有议政处,是以议政王大臣承充办理军国大事,议政王大臣会议则是实权机构,凡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商定。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日应皇帝之召,承旨遵办,所有议政空街,著不必兼充。

——摘自于王思治《从清初的吏治看封建官僚政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体现了哪些政治理念或思想。
(2)根据材料一、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前期中央政治机构的制度性变化,概括指出当时中美政治制度的不同之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古往今来,各地区各民族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历史的堆积,而是人类自孤立和分散的状态,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里提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共同体。”……我以为《中庸》里边“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十二个字是最能表现出我们民族形成的情形”,……最早提出了汉民族秦汉形成说。
——吕思勉《中国民族演进史》
材料二 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的改变。
——《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材料三 ……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横向发展是指与生产力不断提高相适应的各民族、各地区交换、交往的增长,闭塞和隔绝状态的突破,文化的扩散和汇合。
——舒小昀《边缘与中心的变动:英国现代化模式探析》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汉民族秦汉形成说。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14—19世纪上半期西方各民族怎样实现了“人心的改变”和“政治制度的改变”。
(3)归纳材料三的观点,并以19、20世纪的史实加以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