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宪法规定美国采用联邦制,联邦政府只拥有在宪法中列举的有限权力,而其余未列明的权利都属于各州或者人民;美国宪法以及国会通过的法律的效力高于其他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规定;人人都有平等地获得法律保护的权利;根据产生方式的不同,各种政府官员在权力上有着不同的限制;立法权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国会的下级法院。

——节选自美国1787年宪法及其修正案内容

材料二   政治里面有两个潮流,自由太过,则成为无政府;秩序太过,则成为专制。数千年的政治变更,不外乎这两个力量的冲动。(中国古代)有专管弹劾的官,弹劾权是自由与政府间的一种最良善之调和法。(美国)国会有了弹劾权,那些狡猾的议员往往行使弹劾权来压制政府,弄到政府动辄得咎。

在美国各州,有许多官吏是由民选而来。必有若干财产才有选举权,没有财产的就没有选举权;且选举亦可能作弊;而对于被选的人亦没有方法可以知道谁是适当。我们中国有个古法:考试。在共和时代考试则亦不可少。

——孙中山1921年3月20日演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及其修正案体现出的民主原则。
(2)根据材料二,分析孙中山认为美国的政治有何弊端。
(3)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孙中山政治主张的看法。
2 . 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形成对各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十款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颁发捕获敌船许可状;铸造货币;发行纸币;使用金银币以外的任何物品作为偿还债务的货币……。任何一州,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口货或出口货征收任何税款,但为执行本州检查法所绝对必需者除外。任何一州对进口货或出口货所征全部税款的纯收益供合众国国库使用;所有这类法律得由国会加以修正和控制。任何一州,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征收任何船舶吨位税,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除非实际遭到入侵或遇刻不容缓的紧迫危险时不得进行战争。

——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二   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继承。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本条款产生的历史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美国民主“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继承”这一论断的理解。并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说明美国的民主政治是妥协的产物。
(3)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是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政体和世界分别带来怎样的影响?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直接民主制度唯有在领土狭小的城市国家(城邦)中才有可能。在这些国家中,乡居的公民进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朝出暮归,人们相互间比较熟悉,一国政务比较简单,易于在公民大会中讨论和表决。在领土广阔的国家,这些条件是全不具备的。

——《顾准文集》

材料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国王不能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

——《权利法案》(1689年)

材料三:联邦主席的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称为“德意志皇帝”。“皇帝以帝国的名义宣战或媾和,同外国缔结条约”,“宰相只对皇帝负责”。“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材料四: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雅典直接民主制度形成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雅典民主政治局限性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英、德两国君主立宪制度的主要不同之处。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和“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该宪法有何局限性?该宪法的实施对美国有何积极作用?
2019-08-27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历史试题
19-20高一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人说“妥协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更有人说“政治就是妥协的艺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

——王从圣《各国民主制度的建立途径》

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应对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请回答:
(1)结合光荣革命的结果,分析材料一作者认为“光荣革命”是“反革命”的理由。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和发展的过程,指出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妥协的具体表现。
(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宪法能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中“多元利益的妥协”体现在哪些方面?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妥协”现象的认识。
2019-10-12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历史试题
5 . 近代晚期以来,英国议会下院与内阁之间的权力博弈不断,引发了人们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晚期英国内阁权力的扩张和议会至上原则的相对性失落……既是为了克服中央政府长期存在的部门不健全的弱点,扩大国家机器的职能范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又取决于明显的主观因素。对于英国统治阶级来说,政府工作效率关系到资产阶级的总体利益,这比任何抽象的宪法原则更重要。为了实现其政治、经济和军事目的,统治阶级宁愿让首相和内阁掌握国家主要权力,占据政治中心。

——阎照祥《论近代晚期英国内阁权力的扩张》

材料二   2019年下半年以来,英国下议院与内阁之间围绕“脱欧”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引燃了英国宪政危机。

7月23日鲍里斯·约翰逊当选新任保守党领导人,成为英国新任内阁首相
8月28日约翰逊提请女王同意议会自9月10日—10月14日休会。本次超长的休会时间使英国政坛和舆论界普遍认为:首相在试图剥夺议会在“脱欧”问题上的发言权,有独裁倾向,是在向议会民主发起挑战。
9月4日阻止“无协议脱欧”的法案在英国议会下院通过。约翰逊随即提议解散议会,在10月15日提前举行大选。英国议会否决了约翰逊提出的提前大选的动议。
9月10日约翰逊再次提议解散议会,议会再次否决了约翰逊提出的提前大选的动议。
9月24日英国最高法院裁定,首相约翰逊要求议会休会5周以“阻止议会履行职责”的做法违法。
9月25日当地时间11:30,议会复会。

——据新华网整理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7、18世纪推动英国“议会至上原则”逐步确立的重大事件。据材料一,分析近代晚期“内阁权力扩张”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此次危机的表现,指出议会下院与内阁关系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英国代议制民主的认识。
2019-12-08更新 | 179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0届高三第5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美国国父们对民主的芥蒂,不仅表现在语言上,更表现在对权力的设计与分配上:最先表现在对总统权力的加强上,其目的就是使行政系统获得主导地位,美国总统的权力设置是以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法国的路易十四等为原型的。

美国总统集大权于一身,实际上必然产生独裁的质疑,当时的设计者也并不否认这一点。……在国父们的看来,独裁者不但不是恶魔,相反地,是正义力量的化身,是自由和公正的最强有力的保卫者。

国父们把能否坚持集大权于总统这一新宪法的重要原则,上升到了事关美国生死存亡的高度,他们反复向美国人民强调,“舍此,不能保卫美国免遭外国的进攻;舍此,亦不能保证稳定地执行法律;不能保障财产以抵制联合起来破坏正常司法的巧取与豪夺;不能保障自由以抵御野心家、帮派、无政府状态的暗箭与明枪。”

——摘自高连奎:《美国是个民主国家吗?》

材料二:在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普鲁士打败了法国后,德国首任驻法国大使哈里冯阿尼姆主张恢复法国的皇帝制度,而俾斯麦从孤立、混乱、削弱法国以使其以后难以与德国竞争的战略目的出发,主张恢复法国的共和制。俾斯麦认为,一个不稳定的共和制政权,在君主割占统治地位的欧洲将处于被隔离的孤立状态。1872年,俾斯麦在一次奏文中指出:“对一个联合的王朝欧洲来说,巴黎的火山(不稳定的共和政权)一点也不危险,它将自燃自熄。”

俾斯麦的阴谋在70年之后,被戴高乐的统计清晰地揭示。戴高乐认为导致法国战略性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战前法国党派尖锐斗争、内阁更替频繁,造成国家涣散无力。正是第三共和国的议会制导致了“1875-1940年的65年中,法国更换过102届政府,而英国只更换过20届政府,美国只更换过14任总统”。

——摘自:刘明福《中国梦,后美国时代的大国思维与战略定位》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国父们政治体制设计的出发点是什么?1787年宪法所确立的体制,其主要依据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俾斯麦主张在法国实行共和政体的主要意图。戴高乐的统计,将对二战由他主导的法国政治体制改革产生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政治体制问题的认识。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进行了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一、图二、图三反映的主要政治特征分别是什么?并归纳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初期的主要民主政治制度有哪些?(3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中外政治制度不同发展模式的认识?
2019-01-30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安徽无为开城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8 .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这一革命把经济力量的中心完全转移了。…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
材料二: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
——摘编自钱来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材料四:第十六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的决定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一次新的斗争”指什么?依据材料一,概括这次斗争的原因。
(2)材料二中,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一变化历程表现出哪些特点?
(3)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4)综上,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
2019-01-30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辽宁省抚顺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作“旧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

——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材料三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旧制度”的基本特征。这套“陈旧的制度”是如何被淘汰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丘吉尔的话反映了美国政体的哪些特征?
(3)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是指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位”?这种“错位”给德国政体带来怎样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西方民主的认识。
10 . 比较是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它能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历史的前因后果。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管辖世俗界,教权是精神权力。……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是古老的习惯法。所谓习惯法,就理论上讲,就是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
——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材料二 (15、16世纪)西欧的封建专制王权是在市民——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相互斗争中充当“表面上的调停人”而确立起来的,为了取得市民——资产阶级的支持以加强自己的实力,一般都采取……扶植资产阶级的势力,打击或削弱封建地主贵族的措施。
——郝侠君《中西500年比较》
材料三 中国明代的封建专制制度却起着完全不同的历史作用。它主要是建立在宗法性的自然经济基础和封建阶级结构之上的。因此,他就把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当作自己的根本任务。
——郝侠君《中西500年比较》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15世纪左右中国和西方政治状况的区别。
(2)试以英国为例,说说15、16世纪封建专制王权采取的哪些政策起到了扶植资产阶级的作用?
在英国国家的政治走向上产生了什么结果?
(3)明代的封建专制统治者采取了哪些维护封建统治的措施?对中国国家社会形态的走向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
(4)当这两种不同走向的文明遭遇后,中国受到了怎样的冲击?试概括其表现。
2019-01-30更新 | 2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汕头二中东厦达濠三校高三11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