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宪法是在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这部宪法是(     
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
C.《德意志帝国宪法》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2023-08-16更新 | 147次组卷 | 70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科)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通过内战推翻了封建的君主制,英国的君主自此失去了它的专制色彩……然而英国统治阶级需要君主制和王室,关键在于如何将其变成能够体现资产阶级意志的国家工具,1688年的“光荣革命”实现了这种设想。……以议会为核心的君主立宪制便逐步形成。英国资产阶级创造了一种既符合国情又实用有效的统治形式,并一直延续至今。

——摘编自刘杰《论英国宪政模式的世界影响》

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人类法制史上的里程碑,它的制定是将欧洲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发扬光大。

——摘编自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摘编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君主权力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宪法将哪些有关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的含义,并说明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每位专制君主虽然都力求“乾纲独揽”,“事皆亲决”,但实际上他无法也不可能真正实现一人“独治”天下,必须“设官分职,体统相维,品式具备”。于是,在统治阶级内部就出现了一个权力分配的问题。政治学家萨孟武先生说:“吾国中央官制,秦汉以后,无时不在变化之中,而其变化的特质则为天子的近臣转变为国家的大臣。天子畏帝权旁落,惧大臣窃命,欲收其权为己有,常用近臣以压制大臣。历时既久,近臣便夺取了大臣的职权,因之大臣乃退处于备员的地位,而近臣却渐次变为大臣。近臣一旦演变为大臣,天子又欲剥夺其权,而更信任其他近臣。这样,由近臣而大臣,演变不已,而吾国中央官制遂日益复杂起来。”

——摘编自李渡《中国历代中枢权力机构沿革论略》

材料二 民国初年是一个非常的时代,处于制宪政治时期,而非常态政治时期。制宪政治要解决的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因此,参与制宪的各个党派虽然有各自的价值、信念和利益,但他们在制宪的时候,需要暂时放下党派之私见和私利,从国家的长远和整体利益出发,制定超越党派的永久宪法。……美国在建国之初也曾出现过私人利益泛滥、腐败、派系与党争等一系列问题。面对人性中的幽暗,联邦党人非常具有政治智慧,他们不是像法国大革命那样以公共的善的名义去压抑私利的恶,而是通过建立分权的宪政制度,以恶制恶,相互平衡,将恶转化为善,将私人利益转化为公共利益。在费城制宪会议上,虽然各州、派系之间有利益冲突,但为了实现共同的国家未来和长远的政治秩序,大家一方面相互承认对方的逐利冲动,另一方面寻求利益整合和政治妥协的可能性。美国人坚信,只要有适当的制度性安排,各种分散的私人利益可以“共和”为民族的整体利益。

——摘编自许纪霖《辛亥后民初的制度转型为何失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中枢权力机构沿革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民国初期和美国独立初期面临的相同政治问题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在解决该问题时所体现出的“政治智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B.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C.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
D.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
2022-10-26更新 | 256次组卷 | 125卷引用:2016-2017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6 . 下列材料分别摘自17世纪末和18、19世纪后期欧美四大国的历史文献。

材料一 国会可以2/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等的否决,可通过法律规定法院的组织与权限。众议院有权对犯有“背叛、行贿、受贿或犯有其他重大罪行和恶行”的总统、副总统提出弹劾……

材料二 “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共和国总统由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内阁由总统任命,但是对议会负责……”

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材料四 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请回答:
(1)上述四段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国家的什么政治文献?
(2)以上材料反映出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分为哪两种基本类型?
(3)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方面分析,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两种政治体制对其本国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7 . 美国总统华盛顿在其告别演说中说道:“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避免在行使权力时一个部门侵犯其他部门的权力。”华盛顿在此处强调的是
A.分权制衡原则B.民主原则C.联邦制原则D.自由平等原则
2020-02-11更新 | 334次组卷 | 2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美国1787年宪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总统有权提名,并取得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后,任命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这主要体现了这部宪法的(     
A.民主原则
B.制衡原则
C.分权原则
D.平等原则
9 . 英国《权利法案》的历史作用主要表现在(     
A.使议会获得了选举国王的权力
B.保障了国王独掌共和国大权
C.废除了英国的君主制度
D.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10 . 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说美国“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托克维尔评说的美国精神与形象主要源于
A.联邦制原则
B.中央集权原则
C.两党制原则
D.分权制衡原则
2019-09-02更新 | 153次组卷 | 18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