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即中央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如征税、募兵、发行纸币、宣布对外和战以及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等。各州政府拥有一定自治权。美国由此确立了(     
A.三权分立原则B.民主共和制C.总统制D.联邦制
2 . 英国议会1701年通过的《王位继承法》,除规定以后国王必须是英国国教教徒外,还包括从国王那里领薪金的大臣不得成为下院议员,以及未经两院奏请国王不得罢免法官等内容。该法案的颁布(     
A.导致了“光荣革命”的发生B.使国家司法权依附于封建王权
C.开创了“王权有限”的传统D.进一步确定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3 . 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年满25岁的男子享有公民权,同时规定“在法国任何地方缴纳至少相当于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并出具收据”“非处于家仆地位,即不是领工资的仆人”的公民有选举权;“有真实证据证明已破产或资不抵债者”没有选举权。这导致700万公民中有近300万人被剥夺了选举权。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以财产不平等代替出身不平等B.启蒙思想家的理想最终实现
C.推翻了法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标志法国成文法体系的确立
4 . 近代美国政治

材料一   1787年美国最终形成的共和政体方案,对历史上各种政体的要素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综合吸收:①它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了“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②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③它在英国式制衡的基础上,设计出了多向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

——摘编自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之后,在美国,效率成为驱动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价值取向。文官培训课程涉及法律、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包括在岗培训、岗位轮换、案例研究等培训方式。政府通过政令或立法的方式为文官培训活动提供了严格的立法保障。美国坚持以培养专家型文官为导向,注重提高文官的专业技能,强调文官独特工作领域所需要的专业技术和专门知识,虽然各类大学和私营机构的培训工作有一定的自主空间,但政府拥有文官培训活动的最终决定权,掌握“文官培训总方案的设计和总预算的下拨以及使用”。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公务员培训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贾料《20世纪英美文官培训发展与比较研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说明①、②、③对应的美国政治制度的内容。
(2)依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美国文官培训活动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文官培训的积极作用。
2023-11-0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B)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3-24高三上·安徽合肥·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791年宪法》第三篇国家权力中规定:凡属积极公民,一律平等,但必须,……在工国内任何一个地方,至少已经缴纳了相当于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并须提供纳税的收据,才有选举人的资格,并且必须年满21岁。这说明法国(     
A.客观上存在着公民财产多寡的区别B.等级观念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根深蒂固
C.以明确的条文对公共权力进行限制D.政治实践与启蒙理性思想之间的偏离
2023-10-19更新 | 172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02
6 . 制度与时代

材料一:汉朝从武帝(设立中朝)以后,宰相就渐渐失其实权……(曹)魏朝建国之初,置了一个秘书省(后改为中书省),于是中书亲而尚书疏。南北朝以后,因侍中(门下省负责人)常在禁近,时时参与机务,于是实权又移于门下省。总而言之,魏晋南北朝,机要是在中书、门下省的,尚书不过执行政务罢了。到唐朝,就用三省的长官作为丞相,中书面授机务,门下省掌封驳,尚书承而行之。中叶以后,所谓翰林学士,和天子十分亲近,又渐渐的握起实权来……明清时期的殿阁,也不外此理。

——吕思勉《大中国史》


(1)依据材料一,归纳从汉朝至唐朝中枢机构发展演变的总体趋势,并任选两个时期加以说明。

材料二:民国初年是一个非常的时代,处于制宪政治时期,而非常态政治时期。制宪政治要解决的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因此,参与制宪的各个党派虽然有各自的价值、信念和利益,但要求他们在制宪的时候,暂时放下党派之私见和私利,从国家的长远和整体利益出发,制定超越党派的永久宪法。……美国在建国之初也曾出现过私人利益泛滥、普遍出现腐败、派系与党争等一系列问题。……面对人性中的幽暗,联邦党人非常具有政治智慧,他们不是像法国大革命那样以公共的善的名义去压抑私利的恶,而是通过建立分权的宪政制度,以恶制恶,相互平衡,将恶转化为善,将私人利益转化为公共利益。在费城制宪会议的过程之中,虽然各州、派系之间有利益冲突,但为了实现共同的国家未来和长远的政治秩序,大家一方面相互承认对方的逐利冲动,另一方面寻求利益整合和政治妥协的可能性。美国人坚信,只要有适当的制度性安排,各种分散的私人利益可以“共和”为民族的整体利益。

——许纪霖《辛亥后民初的制度转型为何失败?》


(2)根据材料二,民国初期和美国独立初期面临的相同政治问题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在解决该问题时所体现出的“政治智慧”。
2023-10-1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2-23高一下·江西·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说道:“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极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发生转折(     
A.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B.资本主义的发展严重受阻
C.各派的政治权力均分D.在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
2023-09-19更新 | 53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02
22-23高二上·福建宁德·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宣布,人生而自由,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1791年宪法规定,在国内至少已缴纳相当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的积极公民,才能参加议会。这一调整体现了(     
A.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
B.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的最终确立
C.专制势力异常强大阻碍了革命进程
D.政治实践与启蒙思想之间的偏离
9 . 1787年,在美国制宪会议上,围绕“全国行政官”的设置问题,有人坚决反对“以英国政府为模本,把行政权集于一人”。有人提出“全国行政官由一人担任。若立法、行政、司法相互独立,行政官就应拥有绝对否决权”。此后美国建立的制度是(     
A.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B.总统掌握行政权并受到制约
C.首相掌握国家行政大权D.议会、内阁、军部相互牵制
10 . 一位同学进行知识整理时绘制了如下图示。他整理的主题是(     

A.法国王权的强化B.美国法制的完善
C.英国王权的演变D.荷兰崛起的历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