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主题一: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材料1   拿破仑远征埃及,除军队外还带上了由数百名学者、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的科学考察团。这些人不久后发现并解读了罗塞塔石碑和碑文,埃及人对自己祖先曾创造的辉煌文化产生了极大的自豪感,由此萌发了民族的觉醒。在登陆埃及后不久,由于通往法国本土的后勤供应被完全切断,远征军必须在埃及建立全套的军事供应系统。于是,面包房、风车磨房、啤酒厂、铸造厂等相继建立,这不异于将19世纪初欧洲若干先进的工厂和作坊在埃及重造起来。穆罕默德·阿里自幼生活在东南欧的希腊,青年时期从事烟草生意,与法国商人兼驻卡瓦拉领事利昂来往甚多,由此了解到许多法国的情况,他认识到只有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才能自立于世界。


(1)根据材料1,概括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背景因素。

材料2   



(2)根据材料2,指出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并分别说明其历史影响。

材料3 康有为试图以《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著作重塑孔子形象,以树立其变法的理论依据。但其考证牵强附会,结论简单粗陋,使很多倾向于变法的开明人士都无法容忍。康有为认为,举办各项改革措施,共需用银六亿两。在“快变、大变与全变”的战略影响下,光绪皇帝在一百零三天内,发布了二三百条涉及几乎所有方面的上谕。变法的策划者们要求在当年就把全国的生童试改为策论考试,没有给考生做准备的时间。鉴于慈禧和光绪帝的矛盾,有人主张“调和两宫”,但康有为却力主“尊君权之道,非去太后不可。”


(3)结合材料3,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2020-07-1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政治条件的成就给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工业革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启动的。……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现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从19世纪中叶开始,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1)依据材料一,概括“现代化”的基本含义。(不得摘抄原文)

材料二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1861年改革后的俄国“全部结构的改变”在经济方面主要表现有哪些?谈谈你对材料二的认识。

材料三 1870—1940年日本以每年约4%的增长速度才从极落后的状态转变为一个主要的工业国。


(3)在“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洲推进的过程中,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政府为推进工业化而采取的经济措施。

材料四 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的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4)你认为其中哪一种观点更合理?请说明原因。
2020-05-0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南区)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社会变革导致社会习俗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回答下列门题

材料一   北魏时期社会习俗的变化



(1)依据材料和所学,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关于社会习俗的改革措施。并分析这些改革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   16世纪欧洲社会婚姻习俗的变化



(2)依据材料和所学,对16世纪欧洲婚姻习俗的变化进行简要说明。(主要包括背景、特点、影响等)

材料三   19世纪下半期日本社会习俗的变化



(3)根据图文材料概括19世纪下半期日本社会习俗变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2020-06-1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4 .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下面推翻要好些。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

材料二   1868年4月的一天,日本京都皇宫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论;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必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

——1868年4月4日天皇发布《五条誓文》

材料三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说:“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教空疏迂谬之弊。”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趋向乃定”。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中列宁眼中俄国实行改革的原因是什么?与材料二相比,俄、日两国解决社会危机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2)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国改革在背景、目的和结果上共同之处。并谈谈你对影响改革成败因素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废除农奴制,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阅读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核心资料中的“沙皇”和相关补充资料中的“他”,系指同一人:          
A. 詹姆士一世                 B. 彼得一世     
C. 亚历山大二世             D. 尼古拉二世   
(2)核心资料揭示了废除农奴制的原因,但据有关史实,废除农奴制的原因或背景因素还应包括:       
①沙皇具有民主的精神     ②“十二月党人”决然发动了武装起义     
③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沙皇统治因克里米亚战争受挫而削弱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3)核心资料和补充资料一、二、三,揭示了俄国废除农奴制有关背景原因、主要内容及相关影响等方面的历史信息。据此,简要说明你对俄国废除农奴制的认识。
(4)根据上述五则资料,概括指出俄国社会走向近代化的主要特点。
2016-11-21更新 | 5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北区)高二下学期学业测试历史试卷
2023·全国·模拟预测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日本立宪君主制明确天皇总揽统治大权,其大权由互不统属的各机构分割代行。在这种分权体制下,军部的权力不仅独立于政府之外,还干预甚至操纵政府决策。1900年政友会成立,之后政党逐渐占据政治舞台的中心地位。1913年,民众掀起反对藩阀和军部势力、拥护宪政的运动。19189月,政友会总裁原敬组阁,开始推行改革。首先改革众议院选举制度,将现行纳税资格从10日元降低到3日元;其次将皇室收入用于资助设置大学、中学及实业学校的六年计划及奖励在教育事业上有勋劳者,并用皇室财产弥补预算不足等。原敬还计划将陆军置于政府领导之下,并由陆军自主进行去军国主义改革。1921114日原敬遭到暗杀,改革戛然而止。

——摘编自陈伟《原敬关于立宪君主制改革的构想与实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原敬改革的背景及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敬改革的历史影响。
2023-08-29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北京专用)
7 . 法律制度不仅确保了人类社会文明成果,还体现了时代发展需要。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民法典》第8条

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但法令所禁止的不在此限。

——《民法典》第544条

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

——《民法典》第1134条


(1)拿破仑曾经说过“我们已经结束了大革命的传奇,现在我们必须着手于它的历史了,只需要在运用革命诸原则中那些现实的,切实可行的东西,不要那些纯理论的,假设的东西。”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民法典》运用了法国大革命期间的哪些“革命原则”?

(2)该图描绘的是1889年日本明治天皇夫妇前去颁布《日本帝国宪法》时,皇家出行仪仗图。阅读本图,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日本帝国宪法》颁布时的社会状况。指出这部宪法对日本社会现代化发展产生的意义。

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各级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3)概述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历史背景。
2020-05-13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俄国1861年改革与中国百日维新的共同点有
①都在战争失利的背景下开始   ②先进知识分子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③都没有触动君主专制政体   ④都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③
2020-04-1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自19世纪中后期起美国逐步进入政治经济制度的重建期。19世纪末美国参议院批准的《麦金利关税法案》及修正案,赋予总统以谈判、达成互惠性商业协定的权力,这一系列行为发生的背景是
A.美国确立分权制衡原则B.出台中立主义外交政策
C.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D.美国成为经济军事强国
2020-01-20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兴起的相同背景是
A.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B.民族危机的加深
C.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D.封建专制的强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