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社会通过改革不断进步,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

王安石关于变法改制的全部构想,可以说都是合乎时势之发展趋向,应乎民众解除患苦的迫切需求的。

——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惟恐不迨。”

——司马光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王安石推行新法具有怎样的精神?并评述王安石变法的得失。

(2)阅读材料,完成下表。

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

相同点

依据

时代相同

都是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性质相同

结果相同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节选)


(3)上述材料中,邓小平阐释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哪些内容?结合所学,说明南方谈话发表的重大意义。
2020-05-0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反映了1854-1861年俄国沃罗涅日地区土地赎买价格情况,从中得出的关于农奴制改革的正确认识是(  )
1854-1859年,每俄亩土地平均价格1861年,政府每俄亩土地可垫付的赎买贷款额1861年,每俄亩土地农民实际支付价格
25.93卢布33.11卢布69.26卢布

A.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促进了农业技术的提高
C.减轻了俄国农民的负担D.有利于俄国的资本积累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3 . 国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演变历程与丰富内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 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
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 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
(1)分析材料,说明“天之变局”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
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被称为“姐妹革命”。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人权宣言》是两个重要文献。
(2)指出这两个文献包含的资产阶级国家建设的基本原则,分析它们在资产阶级国家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清末明初驻日参赞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对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作了如下描述:“日本迫于外患,廓然更张……百务并修,气象一新,慕效西法,罔遗余力……富强之机转移颇捷,循是不辍,当有可与西国争衡之势。”
《日本国志》1887年成稿后,黄遵宪向李鸿章、张之洞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各送一部,但未引起重视,书稿直至甲午战争之后方才刊行,有人感慨:若其书早流传,可省赔款二万两白银,康、梁诸人从该书受到启发,光绪帝也曾索要该书。
(3)简述日本“幕效西法”的经济政策及具体措施。分析《日本国志》在甲午战争后受到维新派重视的原因。
在近代中国,爱国是历史的主旋律,有着丰富的内涵,可通过多个主题体现出来。
(4)阅读下表中的资料,围绕爱国,提炼出一个涵盖若干条资料的主题,并将符合该主题的资料序号挑选出来。结合所学,补充一条符合该主题的新资料并加以简要阐释。
2016-11-18更新 | 13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北京市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