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德裔美国移民是19世纪美国最大的移民群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意志人移民美国数量表(单位:人)

德意志人移民美国数量
1821—.18306761
18311840152454
18411850434626
18511860951667
18611870787468
18711880718182
188118901452970
18911900505152
19011914584561(估算)

——摘编自邢来顺张爱《近代德意志人移民美国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意志人移民美国的趋势变化,并说明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不想变成 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教徒,即使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九十五条论纲”

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一-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人们的自然生活。

——伏尔泰

材料二1492年, 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引发了一场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大交换。有学者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欧洲移民漂洋过海来到新的土地生活,他们带来的小贵、葡萄、马匹、牛、猪等使得美洲食物和营养的供给快速增加;他们携带的传柒病使美洲的土著人口数量锐减。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茄等作物在他们的传播下也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

——摘编自《新全球史》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欧洲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者共同的思想核心和主要区别。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哥伦布大交换”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3)归纳材料三所反映的当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3 . 1867年底,《泰晤士报》注意到日本各藩走向联合的趋势:“日本的消息显示派兵活动已经开始了,这种派兵活动与长州藩达成了协议。”这预示着日本政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幕府统治开始B.军国主义猖獗C.军阀割据混战D.天皇重掌政权
2022-09-2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2-2023学年高一初高衔接素养测试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说,1871年德国统一后面对政治现代化的趋势,适时地采取了“防御性”的政治策略,以主动顺应历史潮流并满足了某些“革命”要求。材料中的“防御性”体现在(     
A.强化了君主专制的政体B.明确了宰相对议会负责
C.建立了统一中央集权制D.形式上建立了代议制度
2022-10-3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元代棉纺织业发展的基础上,明初鼓励经济作物种植的政策促进棉花的普及,形成了沿江濒海的植棉区域,特别是棉纺织机具的改进更是大大提高了纺织的效率。在这些内外因素作用之下,苏松地区的棉纺织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棉纺织业内部显现了专业化分工的趋势,棉布品种的多样化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出现了专门从事布匹收购经营的棉布字号。大量棉布进入市场流通,促进了这一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棉纺织业的发展也给该地区经济、社会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明中叶之后大量棉业市镇的兴起,棉货贸易繁荣。但是应该看到苏松地区棉纺织业的发展带来的商品经济的繁荣只是局部小范围的,而它自身的发展也受到了封建经济的束缚,棉纺织业内部出现的新兴因子难以继续拓展。

——摘编自社君立《明清时期的棉花革命》

材料二   美国南部的棉花品质优良,再加上内战前棉花销售已经形成了稳定、成熟的市场,棉花成为南部唯一具有绝对优势的经济作物。19世纪后半期,随着铁路的发展,运输价格大幅下降,南部可以用相对便宜的价格购买粮食与肉类,棉花生产的成本大大降低为集中生产棉花创造了条件。为此南方种植园主通过大规模增加棉花产量的方式获得更多的利润。由于内战结束后,绝大多数黑人租佃农普遍贫困,靠借贷为生,于是种植园主利用借贷强迫黑人租佃农种植并出售棉花以偿还债务,这样借贷者陷入了“棉花-债务-更多棉花-更多债务”的恶性循环之中,以致南部棉花生产的单一种植结构长期存在,且情况不断恶化。

——摘编自吴浩《试论内战后美国南部棉花生产扩张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代苏松地区棉花产业发展的背景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后半期美国棉花产业发展的成因。
6 . 在1812到1815年间,格林兄弟将广泛流传于德意志民间的古老传说和童话故事汇编出版,为这些口传故事赋予了统一的书面语言形式。他们的作品(     
A.为宗教改革奠定了初步的基础B.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C.顺应了德意志走向统一的趋势D.讽刺了俾斯麦的“铁血政策”
7 . 有学者提出:当修建铁路成为一种趋势时,德国那本就不是辽阔的土地上所存在的大小数百邦国,如果因执于在自己的微小领地内修建铁路而不与其他邦国联通,那铁路修建本身就成了一件无意义的事。该学者行在强调
A.德国分裂局面阻碍了铁路修建B.统一民族国家市场已形成
C.统一是德国工业化的内在要求D.联邦制不符合德国的国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漫画能够形象地反映历史事件。下图形象地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后人们形象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A.强化中央集权需要B.倒幕运动的兴起
C.“文明开化”的影响D.殖产兴业的推动
2022-09-2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漫画类试题汇编(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德意志帝国宪法》是在俾斯麦一手包办下而成的,俾斯麦曾坦承:“帝国宪法的最初动机是,使皇帝在作出帝国军队兵力的决定时……不受帝国议会决议的干扰。” 这说明当时德国(  )
A.政体形式并未变化B.代议制政体未建立
C.君主立宪仅是形式D.宰相是权力的中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