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统计,18711892年,来自西欧和北欧的移民中,有大约23%是熟练工人,他们带来了钢铁、纺织等工业技术,成为美国工业革命的重要技术力量。在持续100多年的移民潮中,外来移民都经历过这样或那样的排斥。就美国政府来说,其移民政策也并非一成不变。1920年以后,美国彻底结束了自由移民的时代,开始实行有配额的限制性移民政策。由于就业、宗教和民族问题上的矛盾,18801920年美国排外主义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影响最大的首推1887年成立的“美国保护协会”,该协会到处煽风点火,将这一时期美国社会出现的政治腐败、市政建设滞后、犯罪率上升和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等问题都归咎于新移民的到来。

——摘编自邵体平《美国的移民现象》

材料二   美国建国之初,以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为主体的美国白人就对外来移民疑虑重重,试图限制或同化。有美国总统曾直言,除了有用的技术工人和一些特定及有专长的人外,无需鼓励其他移民。由于担心法国大革命在美国引起骚乱,美国政府于1798年制定《归化法》《外侨法》《敌对外侨法》和《外国人叛乱法》等法律,使外来移民更难归化为美国公民,并授权总统监禁和驱逐危险移民或来自敌对国家的移民。值得指出的是,《敌对外侨法》至今仍有效。黑人是美国最早的移民群体之一。黑人移居美国并非出于自愿,而是被强迫移居,抵美后遭到非人虐待,毫无人权可言。美国《独立宣言》宣称“人人生而平等”,但最初的宪法却不承认黑人的公民权,并制定了“五分之三条款”,即在分配众议院席位时将黑人奴隶实际人口乘以五分之三。白人对黑人的奴役历史至今仍对黑人后裔造成严重伤害,使其生命权、发展权和政治权利很难得到有效保障。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美国侵犯难移民人权的事实真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晚期欧洲人移民美国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美国侵犯难移民人权的因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影响着整个民族人民的价值取向和行动方向。德意志民族主义在德国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对德国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中世纪以来,德国一直处于封建割据、四分五裂的状态,当时大多数德国民众不觉得自己是德国人,而是普鲁士人、巴伐利亚人、法兰克福人等,也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和文化没有尊重和认同感,在他们的心目中不存在德意志民族观念,他们意识不到德意志。直到17世纪末18世纪初,随着启蒙运动的发展,人们的民族意识开始逐渐苏醒。德国知识分子也在法国大革命的政治“启蒙”下,开始关心政治,并有了政治觉悟,于是,德国文化民族主义诞生了。19世纪,拿破仑帝国的扩张使德意志民族的地位降到了历史最低点。德国的文化民族主义在全德人民高涨的要求民族团结、反对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和自由的情感中上升为政治民族主义,德意志近代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理论体系最终形成。德国统一后,灿烂辉煌的物质繁荣和普鲁士流传下来的军国主义传统使德意志民族优越感不断膨胀,以及威廉二世推行“世界政策”并加紧扩军备战,最终一步步向极端民族主义发展。

——摘编自葛丽《德意志民族主义形成和发展变化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德意志民族主义形成与发展的理解。
2024-01-11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顶效开发区顶兴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1834年,德国38个邦国中的18个主要邦国联合建立了关税同盟,废除内地关税,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制度。1852年,德国在38个邦国中实行关税同盟。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国内市场逐渐走向统一B.金融垄断资本日益扩张
C.工业化的进程快速推进D.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版籍奉还”“废藩置县”的基础上,1878年日本开启了地方自治的积极探索,府县会制度是其核心内容。1878年,明治政府正式设立地方府县议会,府县会实际上成为拥有一定自治权的地方团体,但其职权主要限于地方财政预算审议,几乎没有立法等职权,立法强化了府县行政长官对府县会的监督。进入19世纪80年代,面对自由民权运动的高涨,伴随立宪进程的推进,德国地方自治制度成为日本的模仿对象,现代地方自治立法也逐步展开。但在明治政府于1890年发布的府县制法案中,府县会仍不具备地方自治机关的地位,而成为具有地方自治与中央集权二重性质的机关。19世纪9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日本对府县制进行了全面修改,正式承认府县会为法定的地方自治团体,但府县会的权限实质上反而被缩小。这可谓是日本地方自治的本土化,也是国家地方治理现代化的日本之路。

——摘编自刘毅、蒋心培《明治时期日本府县会制度比较研究——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视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府县会制度确立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府县会制度最终确立的原因。
2021-09-17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8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意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内务省1881年《劝农局处务条例》

材料二   明治政府出售国营企业价格极其低廉,有时近乎无偿赠与。政府投资兵库造船所81万元,财产估价32万元,出售价格18万元;政府投资釜石铁矿237万元,财产估价73万元,出售价格仅1万多元。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日本明治政府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推行什么政策?简要说明这一政策的实行过程大体分为哪两个阶段?
(2)材料三中的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文明开化的哪两方面的内容?
2021-09-0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三校2016届高三12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728月,明治政府颁布《学制令》,把全国分成8个大学区,每个大学区划分为32中学区,每个中学区划分为310个小学区。政府强调,凡6岁以上儿童均需读完小学,女子与男子享有同样的受教育的权利;凡拒绝送子女入学的父母要受到相应的惩罚。在教学内容方面,仿效法、美等国,强调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1880年修改后的《教育令》规定,从小学起要实行“尊皇爱国”的思想教育。同时期颁布的《小学教员须知》指出:“教人以善良比教人多识更为重要,故为教员者,更应致力于道德教育,使学生忠皇室,爱国家。”1886年布的《学校令》明确规定实行小学四年义务教育制。1900年,明治政府废除小学征收学费的规定,1907年,又把小学义务教育的年限延长为六年,小学入学率达到了98%。

——摘编自肖兴安、熊家国《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小学教育变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小学教育变革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材料明治政府大力倡导欧美式教育方针,要求华族、士族、平民及妇女等“一般人民”的子弟“必须从事于学也”,强制贯彻的“国民皆学”方针的政策。对于幕府时代的各种教育设施,明治政府加以重新编组和改造,以资利用。幕府创立的昌平黉、开成所、医学所等高级教育机构,几经改组、调整,在1877年4月合并为拥有法学、理学、文学、医学等4学部的东京大学;诸藩设置的280余所藩校被改设为中学;万余所寺子屋被改造成小学.在以上各类学校中,四民子女无差别地成为同校、同班的同学,接受教材划一的新式教育.武士长期垄断、身份等级差别鲜明的旧文化教育体制,成为历史的陈迹。

——摘编自宋有成《新编日本近代史》


(I)根据材料,概括明治维新在推行教育改革方面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中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的意义。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人很讲究“忠”和“孝”,世人皆知的日本“企业精神“(“集体主义”,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忠”的价值基础上。日本曾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在明治维新时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因其具有对外来文化吸收的独特理念,日本才能路上其成功的现代化之路。

——摘自百度百科和(美)斯塔夫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68年明治政府成立后,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和吸收西方文明,迈出近代化的步伐;其改革的规模之大,程度之深在世界文明史上均属罕见,它超过了19世纪的埃及阿里改革,甚至超过了18世纪做国的彼得大帝改革。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治维新是怎样体现“东方道德、西方技艺”的?
(2)根据材料二,归纳明治维新改革的特点?
2020-07-03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八)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9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在19世纪(中期),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和欧美军事力量的碰撞显示出农业社会在军事上要远远弱于工业化国家。……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因国内不满和外国入侵给他们带来的统治危机。……但改革计划在不同国家效果也截然不同,在俄罗斯和中华帝国,保守的统治者有能力限制改革的范围;虽然他们大体上支持工业化和军事改革,却扼杀了可能威胁他们社会地位的政治和社会改革。而在日本,反对派倒幕运动的成功,使改革者有机会进行比在俄罗斯和中国社会中更为彻底的改革计划。在20世纪早期,在明治维新领导人所实施的改革的基础上,日本成为一个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强国。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当时俄、中、日各自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的挑战有哪些?
(2)根据材料概括,三国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日本的改革能够成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