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1 . 1860年,日本出口470多万美元,进口160多万美元;1867年出口1200多万美元,进口2160多万美元。进口的主要是棉毛织品、船只、武器等工业产品;出口的主要是生丝、棉花、茶叶、海味、铜、油等工业原料和食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日本逐步沦为了西方经济的附庸
B.日本由外贸入超变成出超的国家
C.日本的生丝和棉花出口超过中国
D.明治维新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
2 . 出身容克阶层的俾斯麦,使用战争暴力手段,完成德国的统一,并把德国带入现代发达国家的行列。后世有史学家将其称作“白色革命家”。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德国统一解决了德意志民族的生存问题
B.经济的工业化和思想的现代化共同发展
C.国家统一的革命性和新建政体的局限性
D.社会革命的进步性和工人运动的容忍性
2019-04-18更新 | 2840次组卷 | 4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774年,日本著名医者杉田玄白翻译了荷兰人J.Kulmus所著的《解体新书》。这是日本第一部译自外文的人体解剖学书籍。以《解体新书》的出版为契机,在江户时代日本的学术文化中心,形成了一个后来成为兰学(即通过荷兰传播到日本的西方学术)核心的群体。这说明(       )
A.日本近代医学和传统中医紧密结合
B.日本闭关锁国未能阻挡西方文明传入
C.日本“脱亚入欧”采用荷兰模式
D.近代医学体系在日本开始形成
4 .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列宁的话的主要含义是
A.改革使俄国的国家结构发生了变化
B.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改革后的俄国变成了资产阶级君主专制
D.改革后俄国废除了君主专制
5 .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兴起的相同背景是
A.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B.民族危机的加深
C.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D.封建专制的强大
6 . (08四川文综卷,21)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是
A.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B.优先进行经济改革
C.改变了旧的政治体制D.开始发展资本主义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熙宁五年(1072)颁行方田均税法。方田法。县令、县佐亲自清丈土地,在方田的土地册子上注明土地的形状和土壤的成色。根据土质区分为五等,由此均定税额数量。(二)均税法。各县以旧来的租税作为定额。对投靠豪强、“诡名挟佃”的子户,改正过来,使他们成为承担国家赋税的主户。此后,分家别居、买卖田地,均以方田为依据。赋税的征收也简化,夏税并作小麦、绢和杂钱三色,秋税并作白米和杂钱两色。到元丰八年,共清丈了五路,占全国总面积不过20%,而清丈了的田亩则占全国税田的54%。此法少抒农民重税之苦,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据漆侠《宋代经济史》

材料二   从1869年开始,明治政府通过“版籍奉还”、“废藩置县”,使原来各藩领主所辖的土地和人口交归为政府。1872年,实行了两百余年的《禁止田地永久买卖法令》被正式废除,土地允许自由买卖,个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得到确认和保护。明治政府又于1873年颁布了地税改革法令,规定统一向土地所有者征收土地价格的百分之三作为土地税额,并用货币税取代了原来的实物税。至此,日本近代个人土地所有制取代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最终确立。地税改革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为国家工业化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据洪春《明治政府地税改革与资本原始积累新论》


(1)根据材料,指出北宋熙宁年间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地税改革措施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北宋相比日本明治维新地税改革的本质有何不同,并分析其时代根源。
8 . 19世纪80年代,日本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政府的扶植
②政府“示范”企业的影响
③追求利润
④广阔海外市场的刺激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 . 明治维新时期,政府大力扶持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其扶持的对象主要是
A.投资新兴工业的华族和士族
B.资金缺乏的私人企业
C.从事近代交通通信事业的企业
D.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大资本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恩格斯说:“战争证明:哪怕出于纯粹军事上的考虑,俄国也需要铁路和大工业。于是,政府着手培植俄国的资本家阶级。但是这个阶级没有无产阶级是无法存在的,而为了创造无产阶级分子,不得不实行所谓农民解放。”据此判断俄国农奴制改革
A.仅是战争失利后的应急举措B.彻底改变了农奴的生活状态
C.源自本国工业化的必然要求D.未满足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