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2019-01-30更新 | 1114次组卷 | 3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周考历史试题
2 . 【留学教育与近代中国】

材料一   甲午战争的惨败、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签订、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激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战争促使晚清留学教育结束了20多年的徘徊局面,以异常迅猛的态势展开。……留日学生从1896年的13名迅速增加到1904年的2400余人、1906年的12000多名,形成了规模空前的留日热潮。留日热潮的产生归结起来,一方面与清政府“以敌为师”“师日制日”的留学政策有关,另一方面与日本政府推行的“吸引”政策有关。洋务派的张之洞在1898年《劝学篇》中专设《游学》一章,论述游学日本的必要性。他指出,日本迅速强盛的原因在于有一批出洋留学的人才,他还列出了留学日本的五大优点。……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以“倍敦友谊”“代培人才”为幌子,采取“吸引”中国留学生的政策,以达到逐步控制中国的目的。

材料二   晚清大规模的留学日本热潮进一步打破了文化教育上的封闭状况,通过日本输入西学,介绍了先进文化和思想,促进了中国教育变革。更重要的是,一批有理想、有抱负的留日学生组织了政治群体,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他们为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作出了卓越贡献。可以说,1911年之前留学教育的最大成果来自留日浪潮,它直接为辛亥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留日学生邹容、陈天华的著作《革命军》《猛回头》等为反清革命提供了精神武器,黄兴、宋教仁等成为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物。此外,陈独秀、李大钊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鲁迅成为著名思想家,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贡献卓著。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蒋凯、徐铁英《近代以来中国留学教育的历史变迁》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留日热潮”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留日教育”对近代中国的历史意义。
2023-02-18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敌对情绪的措施是(     
A.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B.宣布农民获得法律上的自由
C.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D.农民只有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获得土地
2022-08-23更新 | 189次组卷 | 3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周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2023-05-07更新 | 55次组卷 | 5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周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9世纪,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一个是中国的首辅大臣,一个是日本的首任首相,地位相当,时代相同,风云际会,砥柱中流。面对共同的“千年未有之变局”,历史发令枪猛然打响,在中日近代化大比拼的赛道上,怀揣富国强兵的同样梦想,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作为领军人物,带领各自的国家一路追赶。尽管日本起步比中国略迟,然而最终结局却大相径庭,一悲一喜:大清王朝愈加摇摇欲坠,日本帝国则一飞冲天。

世事流云,人生飞絮,同样是“经世之才”,一个身背骂名,抑郁而终;一个大功告成,奇勋盖世。出现这样悬殊的结果,令人深思。

——《文化博览》2007年第五期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人生结果差异的原因?
(2)李鸿章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做法如何?你是如何看待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不同人生结果差异的?
6 . 19世纪俄国一名知识分子说:维护奴役人的农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且也毫无裨益,无论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国民福利和国家安全的要求,都已判处它的死刑。这段话说明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即(  )
A.俄国农奴制度以奴役人为己任,是不道德的
B.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社会的发展
C.农奴制的俄国不能保卫国家安全,危机日益加深
D.农奴制已成众矢之的,已被判处死刑
7 . 漠视个人自由权利、拒绝现代文明民主化原则的日本明治维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国力因之迅速膨胀,但也正是这些“成功”,把日本一步一步引向1945年的大崩溃。这说明
A.国家发展现代化绝对不能优先发展经济现代化
B.经济现代化的地位不如政治现代化的地位重要
C.缺乏政治民主化的现代化是不完全的现代化
D.国家现代化的前提必须首先实现政治民主化
2017-05-13更新 | 178次组卷 | 2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周考历史试题
8 . 亚历山大二世在结束克里米亚战争后坦言:“现存的农奴制不可能一成不变,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比坐等它被自下而上废除要好得多,”他为“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所作的准备包括(       
①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封建主的改革阻力
②成立农民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
③组织讨论改革草案并拟定改革法令
④于19世纪颁布法令让农民付赎金获得土地和自由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9 . 下列关于俄国亚历山大二世被刺后社会发展状况的表述,错误的是
A.新沙皇中止了许多改革措施
B.新沙皇进一步加强了专制统治
C.俄国近代化的进程被终止
D.新的思想和新的社会力量不断壮大
10 .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司法制度方面的改革措施包括
①废除了原来按等级审理的制度
②建立了陪审制度
③实行公开审判
④农民享受同等的待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