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脱亚入欧”的日本

材料一:1884年,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在《脱亚论》中说:“为今日计,我国不能再盲目等待邻国达成文明开化,共同振兴亚细亚,莫如与其脱离关系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支那(指中国)和朝鲜是日本的邻邦,同他们打交道用不着特别客气,完全可以模仿西洋人的方式处理。……我们日本人要……谢绝亚细亚东方的恶友。”福泽谕吉的观点被称为“脱亚入欧论”。

材料二:1890年日本首相在国会演说中声称,日本不仅要防卫国境线,而且要保卫国境线外的“利益线”。


问题
(1)日本通过什么举措在何时实现了脱亚入欧的愿望?
(2)根据材料一,福泽谕吉对亚洲邻国持何种态度?主张对亚洲邻国采取何种政策?
(3)明治政府对中国和朝鲜实行的军国主义政策被称为“大陆政策”。根据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政策的内容是什么,材料二中的“利益线”论对“大陆政策”的推行起到什么作用?
(4)根据所学分析日本出现“脱亚入欧论”和提出“大陆政策”的原因。
2 . 【文明的碰撞】

材料一:鸦片战争之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和西学东渐的冲击之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交汇、碰撞,促使一部分先进中国人开始了学习西方的历程。

材料二: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日本明治维新展现了东方人的智慧,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超越西方,给予东方人可以超越西方的魄力和信心。日本民族这种学习西方又不照搬西方,学习西方又超越西方的精神,是日本迅速富强的精神动力。

——摘自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问题: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转变,请各举一例说明。
(2)日本“眼观八方”,在国弱时,拿来先进才智进行消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在明治维新过程中保留传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在中西文化碰撞中你对继承传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认识。
2020-03-2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福泽论中国

1884年,日本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福泽渝吉在《必须摒斥清国风》中写道:“中国的知识分子满脑子儒家思想,对西洋文明不感兴趣,他们即使看到了西洋的船舶器械等科技产品,也不为所动,觉得那只是夷狄的奇技淫巧,没什么大不了。……西洋文明的流入并没有对中国产生思想上的根本变化。日本则与此相反。……西洋文明可说是通过知识分子流入日本,……吸收的都是西洋文明中最深层的部分,因此西洋文明通过他们流入后,便在日本产生思想上的根本变化。中国引进了西洋文明的肤浅外观,日本则引进了西洋文明的深层内涵,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文明化脚步如此迟缓,而日本的文明化脚步却那么快捷的原因。”


问题
(1)福泽渝吉发表上述言论的时代,日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福泽渝吉说“中国引进了西方文明的肤浅外观”,其依据是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福泽渝吉的观点。
2019-11-0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县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历史试卷
4 . “以欧洲为中心的文明世界”

帕尔默在《欧洲崛起:现代世界的入口》中写道:“要了解现代世界,必须从欧洲开始,因为从16世纪以来欧洲在数世纪中建立了一个空前强大的、全球性的政治、军事、经济、技术和科学体系的综合体,这是由欧洲及欧洲移民后裔组成的国家构成的“文明世界”。到19世纪70年代,世界上确实已存在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文明世界”。


叙述从16世纪至19世纪“以欧洲为中心的文明世界”形成的过程。
2020-04-2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14届高三1月调研(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5 . 海洋之路

中国的海洋之路留下了古代的光荣与梦想,也留下了近代的屈辱与艰辛。

材料一:


材料二: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这一天,注定是载入史册的日子。正如在古代中国海洋奏响至今余音缭绕的乐章;也正如清代北洋海军“定远”级铁甲舰,以亚洲第一而声名远播,为近代中国海防涌起虽然短暂却绝对壮阔的波澜,而今“辽宁舰”的光荣入列,使近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得尝夙愿,几代人的世纪梦想得以实现,所有国人都为活在当下见证这一历史事件而深感荣幸。


       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


问题:
(1)图一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海上贸易盛况?
(2)结合图二及相关知识,分析“中国海防涌起短暂波澜”的原因。
(3)参阅以上材料,概括中国的海洋之路给你的启示。
2019-09-0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杨浦区高考一模历史试题
6 . 《1864年李鸿章致恭亲王书》

同治三年(1864年),李鸿章写给恭亲王和文祥说: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用非所学,学非所用。……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前者英、法各国,以日本为外府,肆意诛求。日本君臣发愤为雄……。去年英人虚声恫揭,以兵临之。然英人所恃而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用是凝然不动,而英人固无如之何也,夫今之日本即明之倭寇也,距西国远而距中国近。我有以自立,则将附丽于我,窥视西人之短长;我无以自强,则并效尤于彼,分西人之利薮。日本以海外区区小国,尚能及时改辙,知所取法。

然则我中国深维穷权而通之故,夫亦可以皇然变计矣。……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业可精,而才亦可集。


(1)材料中的“日本君臣发愤为雄”所指何事?结果如何?
(2)材料中,李鸿章提出了哪些主张?
(3)你如何看待他的这些主张?
2020-04-2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14届高三1月调研(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7 . 伊藤博文与李鸿章的对话

1885年2月,日本政府伊藤博文来华,与李鸿章就朝鲜问题进行谈判,谈判结束之后,双方都向本国方面发表了对对方的评估。李鸿章告诉总理衙门:伊藤博文“久历欧美各洲,极力模仿,实有治国之才。……大约十年内外,日本富强必有可观,此中土之远患而非目前之近忧,尚祈当轴诸公及早留意是幸。”伊藤博文则认为:有人担心“三年后中国必强,此事直可不必虑,中国以时文取文,以弓矢取武,所取非所用;稍为更变,则言官肆口参之。虽此时外面水陆军俱似整顿,以我来看,皆是空言。缘现当法事甫定之后,似乎发奋有为,殊不知一二年后,则又因循苟安,诚如西洋人所形容中国所说又‘睡觉’矣。”

1895年3月,两人又有一番对话。伊藤博文说:“十年前我在天津时,已与中堂论及,何至今一无变更?本大臣深抱歉。”李鸿章回答说:“维时闻贵大臣论及此,不胜佩服,且感佩贵大臣力为变革俗尚……我国之事,囿于习俗,未能如愿以偿。……今转瞬十年,依然如故,本大臣更为抱歉,自惭心有余力不足而已。贵国兵将,悉照西法,训练甚精;各项政治,日新月异。此次本大臣进京,与士大夫相论,亦有深知我国必宜改变方能自立者。”

——《李鸿章传》


问题
(1)对照二人的对话时间,当时中日两国分别处于怎样的历史变革时期?
(2)比较上述两段对话,概括二人对于对方国家发展的认识。
(3)你如何理解两人的对话?
2020-04-1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大国兴衰

大国的兴衰有其自身的轨迹,探寻兴衰背后的得失能给我们诸多启示。

19世纪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托克维尔认为:“当今世界存在着两个伟大的民族,……他们就是俄国人和英裔美国人。这两个民族是在不知不觉中发展起来的,正当世界注意着其他地方的时候,他们却突然加入第一流民族行列。……两者出发点不同,道路各异,尽管如此,看来他们都在上帝的意志的驱使下,为今后有朝一日能够掌握半个世界的命运而奔波”。

——张建华《俄国史》


问题:
(1)列举19世纪中期这两个民族“发展起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何理解“两者出发点不同,道路各异”?
(2)结合20世纪的历史发展进程,概述这两个民族是怎样“掌握半个世界的命运”的?并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64年,林肯说:“我们(指内战双方)都宣称为自由而战,但在使用同一词时,我们所指的却不是同一件事。”

——埃里克·方纳的《美国自由的故事》

(1)美国内战期间,交战双方对“自由”的理解各是什么?
(2)双方对“自由”一词的分歧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3)林肯颁布的宣言,对整个战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2024-04-0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0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008·上海·高考真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俄罗斯人民是否还会
长久地作老爷的破布?
他们是否还长久地
买卖人口,
把人当牲畜?
是谁让我们沦为奴隶?
是谁授予他们贵族的权利?
又是谁让他们骑在
我们穷人的头上,
挥舞着鞭子?
(1)这首诗描述的是什么制度?(l分)
(2)作者对这种制度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3)诗中所说的“人民”的地位后来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2016-11-18更新 | 454次组卷 | 2卷引用: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试题共同部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