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顺风”与“逆天”

近世以来,交通便捷,西洋文明之风乃借此东渐,其势遒劲,所向披靡,……阻之无益,何若因势疏导,同沐文明之和风,……舍此别无他途也。

当西洋文明如疹疫流行之际,彼二国逆天而行,杜言防川以自闭,实属不智。虽云唇亡齿寒,然彼于我无丝毫之助。非特如此,盖因地理相连,西人或将我与彼二国等量齐观,是故鄙彼即非我也。……唯今之计,我当决断,与其坐待彼等昌明,共兴亚洲,莫若早脱其列,携手西洋诸国,待彼二国,则如西人即可,子不闻近墨者黑乎?是故,我国势必拒此东方之恶邻于心念也。

——福泽谕吉《脱亚论》,1885年


问题:
(1)材料中“彼二国逆天而行”中的“二国”具体指哪两个国家?作者为何称其为“逆天而行”?
(2)概括材料中福泽谕吉的主要观点。(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3)你如何看待福泽谕吉的观点?
2019-09-17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2015年上海市行知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他者的记录
1862年,日本商船“千岁丸”开始上海之行,开启了近代日本人对中国了解的第一步。随行的日本长州藩武士高杉晋作留下了《游清五录》等文献。在其记录中,对上海印象是:

“朝早,川蒸汽船来,引本船,左折溯江,两岸民家风景殆与我邦无异。午前渐到上海港,此支那第一繁津港,欧罗波诸邦商船军舰数千艘停泊,樯花林森,欲埋津口。陆上则诸邦商馆粉壁千尺,殆如城阁,其广大严烈,不可以笔纸尽也。”

“每街门悬街名,酒店茶肆,与我邦大同小异,唯臭气之甚而已。”

“支那人尽为外国人之使役。英法之人步行街市,清人皆避旁让道。实上海之地虽属支那,谓英法属地,又可也。”

“今至上海兵营而观其状,见其兵卒皆敝衣垢面,徒跣露头,羸弱无力,皆状若乞丐,未见一勇士。若如此,则我一人可敌其五人。若率一万骑兵征彼,则可横扫清国。”


       注:“支那、支那人”是近代日本对中国的蔑称。
(1)1862年的日本处于哪个政府统治时期?
(2)“欧罗波”是指什么?此时的上海为何会出现“欧罗波诸邦商船军舰数千艘停泊”的现象?
(3)从上面的文献记录来看,高杉晋作从哪些视角来观察上海的?
(4)从高杉晋作的记录来看,他是如何认识此时上海的?
2019-08-2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史家眼中的日本工业化
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引发人类社会巨大变革的历史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日本的工业化是由战争激发起来的,但也应该对战争的爆发负责任。压低了的工资意味着相应不景气的国内市场,这就迫使日本的政策制定者去寻找国外市场。国内几乎缺乏所有的工业原料也是导致日本向大陆扩张。此外,效忠与天皇的家族观念也有助于对外扩张,因为它把效忠天皇等同于爱国主义和全国团结一致把日本建设成为世界强国。例如,实业家们相互激励要在“对外贸易的竞争,亦即和平时期的战争中”更加努力。最后,还有西方强国于19世纪末叶在全球范围内纷纷掠夺领土的史无前例的榜样。日本一些务实派的领袖们得出了明确的结论:每一个民族都必须为自身利益进行掠夺,丝毫也不留给那些软弱胆小的人。

——(美)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1)日本工业化始于哪个历史时期?列举日本工业化起步后挑起或参与的战争三例。
(2)概括材料中关于日本发动对外战争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历史学家眼中日本工业化的看法。
2019-04-0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19年高三下学期期中(二模)历史试题
4 . 美国南北战争。
材料一:正因为北方拥有经济优势,所以南方不得不更加顽固地依赖其政治力量,……不得不强调州的自治权可以不听中央政府指挥……。北方处于能够统一全国的有利地位,南方则不然,南方摆出进攻好斗的姿态,但它真正的意图是放弃斗争,脱离联邦。
——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这场战争最终清除了联邦只是一个各州的联盟,而其成员可以随意退出的观念。如今成功地取代它的是另一种观念,即美国不是由各成员州组成的,而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团结在一起的人民组成的一个整体,即一个民族国家。
——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
请回答:
(1)相对于南方,美国北方拥有的“经济优势”是什么?为什么说南方的真正意图是要“脱离联盟”?
(2)简述这场战争的过程。
(3)结合材料二,如何理解这场战争使美国成为“一个不可改变的团结在一起的人民组成的一个整体,即一个民族国家”的?
2016-11-18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