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明治初期,新政府愈发感到要发挥媒体的工具性功能,于1871年重新审定颁布了《新闻纸条例》,突出新闻奖励政策,鼓励报纸多登载有益于世道人心的内容,并介绍一些西洋器具,引人喜新向上。条例的颁布也极大地鼓舞了政治开明官员参与报纸事业的热情,他们或参与策划,或给予劝奖,或直接创办。1872年,政府将出资购买报纸作为各府县的义务,在各地的学校、村公所等地让专人为民众阅读用公费买来的报纸;在东京、大阪等地开设报纸阅览所,免费给民众发放报纸,供其阅读。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自由民权运动时期,报纸媒体介入了政党交锋,成为典型的“政争的有力武器”。

——摘编自安平《近代日本报界的政治动员》


(1)根据材料,概括明治初期报界大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治初期日本报界发挥的作用。
2022-03-25更新 | 253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泰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自公元604年起,日本长期使用中国传统的阴阳历。1872年(明治五年)119日,明治政府宣布废除旧历,颁行太阳历,以与西方国家接轨。新历以即将到来的123日为明治六年11日;把一年定为365天,每四年置闰日一天;实行二十四小时制。明治改历一反明治初年新政府办事拖沓、反复争议的作风,仅用23天时间就结束了使用了1300年的旧历。仓促改历的出发点在于削减公务人员两个月的工资,以缓解政府的财政危机。为解除民众的困惑和混乱,福泽谕吉专门撰写《改历辩》从文明开化的角度进行了辩解。18764月,日本放弃了传统休息制度,实行周日休息制度,从而在时间秩序上与西方国家全面同步。1888年,日本标准时间的设定,确立了全国统一的时间秩序,与欧美国家进一步接轨。

——摘编自李卓《探微日本明治改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治改历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治改历的影响。
2022-03-16更新 | 27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届高三专家联测卷(四)文综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农奴制改革前,俄国出口商品主要包括粮食、亚麻、兽皮、皮货、木材等,粮食占出口额的35%以上;进口商品主要为工业品,即工厂所需的机器和设备、颜料、皮棉、煤。从1822年起,俄国对进口商品实行高关税,对外国商品的输入进行限制,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出口结构中,农产品仍然占最大份额,粮食占出口额一半以上,主要出口美国,由于工业急需金属,机器和设备,俄国降低了保护关税税率,使进口机器的支出由18611865年的730万卢布增加到18761880年的4680万卢布。到90年代,与改革前相比,俄国对外贸易额增加2倍以上。

——摘编自(苏)B.T.琼图洛夫等编《苏联经济史》


根据材料,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对外贸易的变化。
2022-04-17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题型07 纵横比较型非选择题-备战2022高考历史热考题型解读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边疆治理是主权国家维护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是继承中国历代王朝传统而建立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对边疆地区统治的过程中,建立了适宜边疆各民族习俗特点的管理边疆事务机构,并适时地颁布了相应的法制。清廷中央管理边疆事务的机构理藩院,与在边疆地区设置的各个施政部门分工明确。

乾嘉之际,《理藩院则例》修订告成,在边疆地区正式立法,用国家颁布的法律来约束各个民族地区活动,达到国家法制的统一。清廷从边疆民族地区特点出发,实行“众建而分其势”的基本政策思路。一方面分化和削弱边疆民族各部上层权势,同时又刻意加以笼络和抚绥,如朝觐制度、满蒙联姻。乾隆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从俗从宜”,“各安其习”。但在强调边疆地区的特殊性和制定特殊政策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利于各民族交流、影响边疆民族社会发展的消极因素,如南疆实行的回汉隔离政策、在东三省和蒙古地区实行的封禁政策,迟滞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材料二美国的边疆治理主要指对西部的开发与治理,始于独立战争胜利后不久。面对广袤肥沃的土地,美国实行了以销售为主的土地政策。1862年美国颁布《宅地法》,规定“一切忠于联邦的成年人,交付10美元登记费,即可在西部领取160英亩土地”。同时特别注重发展铁路运输,1802年颁布《俄亥俄授权法》,规定公有土地的收入所得,按一定比例投入公共交通建设。……美国西部的边疆治理,还面临着如何使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移植到西部并成长起来的挑战。这既是美国边疆治理的重要目标,也是边疆治理成功推进的保证。美国政府还推行了“熔炉”政策,核心是是强调盍格鲁一撒克逊文化与新的移民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文化形态。但是“熔炉”理论并不像其描述的那样美好,甚至很多时候是极端野蛮的。以印第安人为例,建国之初的100多万印第安人到19世纪末仅剩下2万人。

——摘编自张健《美国边疆治理的政策体系及其借鉴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边疆治理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代边疆治理的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分析美国和清代在边疆治理措施方面的不同点.并指出对我国当代边疆治理的启示。
2022-03-09更新 | 539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72年日本颁布的《学制》,将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教育理论进行整合;1879年颁布《教育令》和《学校令》,则是汲取了美德教育法律的营养。1890年,政府颁布《教育敕语》。它是由天皇以自己的名义亲自签署颁发的,而不是由大臣签署。全文如下:

“朕,念我皇祖皇宗,肇国宏远,树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世济厥美,此乃我国体之精华也。教育之渊源,亦实存于此。望尔臣民,孝父母、友兄弟、夫妇相和、朋友相信、恭俭律己、博爱及众、修学问、习职业,以启发智能,成就德器,进而广行公益,开辟世务,常遵国宪,时守国法,一旦危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如是,则不独可为朕之忠良臣民,且足以显彰尔先祖之遗风。斯道,实乃我皇祖皇宗之遗训,子孙臣民俱应遵守,使之通古今而不谬,施中外而不悖,朕厥几与尔臣民俱拳举服膺,咸一其德。”

——摘编自崔硼《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教育法治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治政府《教育敕语》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明治政府《教育敕令》的主要影响。
2021-12-20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工大附中分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6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奥勃洛摩夫卡是由三、 四个小村子组成的庄园,离最近的市镇也在30俄里以外。贵族地主奥勃洛摩夫和隶属于他的农奴和仆人就世代居住在这里。这样的庄园随处可见,庄园经济生活完全按照自然经济法则,由农奴种地,养猪、牛、羊、鸡、鹅,酿酒及制作蜂蜜、果酱、腌菜等,很少和外部进行商品交换,有的人一年才赶一次集,此外与外界再无往来。他们很少花钱,并不是因为没钱,而是守财奴心理作祟,认为把钱锁在箱子里更保险。这里的人们什么都信,既信树精,也信僵尸鬼。人们很少读书,把读书只当成消遣解闷,从来没有想到读书会增加知识,使人远离愚昧。人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遵循祖上遗留下来的规矩,认为生活本该如此,别人也一定像他们一样生活着,否则就是罪过了。

——摘编自郝丽娜《俄国农奴制的挽歌——〈奥勃洛摩夫的梦〉的解析》


(1)据材料,概括当时庄园的特征。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俄国庄园制对其社会发展的影响。
2022-04-03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联邦制与德国联邦制有相同的背景因数。美国与德国都是在国家构建时选择了联邦制,而且都是分权制衡联邦制国家,在联邦制的演进过程中,美国经历了二元联邦主义、合作联邦主义和新联邦主义三个时期;德国联邦制在演进过程中经历了联邦国家单一化、新合作联邦制等。

——摘编自金飞《美国联邦制与德国联邦制比较研究》

材料二   根据美国宪法的规定,联邦权力并不绝对排除州的权力,对未禁止州行使而性质又不属于联邦专有的权力,州仍然享有相应的立法权。但根据联邦法律最高条款,联邦一旦就这些领域的事项制定法律之后,则州法律中与联邦法律相抵触的部分无效;联邦也可以通过立法完全排除州对某些事项的管理。在德国,州作为自身职权执行联邦法律时,联邦具有对(其)执行的指导权和合法性的监督权;联邦可以颁布一般性的行政法规,向各州政府派遣代表,也可以经联邦法律的授权向州政府发布指令。德国基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在联邦专有立法权的范围内,各州只有在联邦法律明确授权的情况下,并在授权范围内,才有立法权”。

——摘编自杨利敏《关于联邦制分权结构的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德两国联邦制确立的“相同因数”。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德两国中央与地方在法权分配上的差异。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国家政治体制建设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2022-05-26更新 | 281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针对俄国改革农奴制的方案,历史上出现斯拉夫派和西欧派的激烈争论。斯拉夫派认为:连带土地解放农奴时,收取超出市场价值的高额赎金,用封建主义超经济强制,为资本主义土地关系的形成和工业化创造条件。这一主张使本来贫如洗的农民既失去了农奴人身依附关系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生存保障,又丧失独立开展经营活动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西欧派认为:改革农奴制应该采用资本主义的劳动组织形式二一雇佣劳动,主张建立农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实行农奴享有土地的解放方式,为农民劳动的再生产提供了必要资料;同时,免除地主维持农奴制所付出的经济与社会成本,使地主能够集中资源发展资本主义规模化农业生产,土地赎金构成地主经济转型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货币形态。

——摘编自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俄罗斯卷》

材料二   第一条   农奴对地主的财产和人身依附永久性地取消。第二条   农民和解放的农奴享有农村自由等级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第三条   地主具有土地全部所有权,地主须分给农民永久所有的宅旁园地和耕种的份地,以便保障农民生活和保障其履行对国家和地主的义务。第四条   农民从地主那里取得土地,必须以劳务或现金方式赎买,其额度由各省制定。第四十三条   每乡人口为3002000名男性公民,辖地原则上不得超过距乡治所12俄里。地主享有对所属领地范围内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全的监督权。

——摘自186333日《解放农奴法案》


(1)概括材料一中斯拉夫派和西欧派争论的焦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两派主张对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解放农奴法案》的作用。
2021-09-24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53年黑船来袭后,列强接踵而至,日本的主权遭到破坏。因此,明治维新后,走向近代化的日本便着手修改不平等条约。但整个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努力结果却是令人沮丧的。1879年井上馨就任外务卿,他认为若日本想实现修改条约,则必先成为亚洲的“欧化新帝国”。为博取列强的好感,日本政府于1881年开始在东京建造具有欧洲文艺复兴风格的鹿鸣馆。政府经常在此举办一些欧式娱乐活动以取悦列强,从而掀起了史称“鹿鸣馆时代”的席卷全国的欧化风潮。这类活动将政府欧化表演推向高潮,从生活习惯、服饰的欧化,到戏剧、美术等文艺方而的欧化改良,甚至出现了语言拉丁化、改良人种的主张。……文明开化基本限手东京等大城市,而在农村,一眼望去仍然是江户时代的风景。18877月末,日本与欧美列强的改约交涉无限延期。国内抗议与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当年9月,井上馨辞职,鹿鸣馆外交宣告破产。

——摘编自张国义《论鹿鸣馆时代日本国家主义思潮的兴起》


(1)据材料概括日本“鹿鸣馆时代”欧化风潮出现的背景及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鹿鸣馆外交”破产的原因及从中得到的启示
2022-05-05更新 | 25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19世纪中后期俄国农民从事打工等副业活动较多。

材料   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的份地减少导致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加之税高赋重,农民对货币资金的需求更加强烈,并努力寻找增收机会。地主经济和部分富农经济为农民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同时也得到地方行政机关的支持。农民受雇于地主及富裕的同村人,既能在农忙时从事田间劳作,又能在农闲时赚取额外收入来交纳赋税和维持日常生活开支。……这些副业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辅助和有益补充的作用,较之农业,副业表现出相对明显的资本主义发展趋势。……部分农民成为无产者的同时,部分富农成长为企业家,农村社会分化加剧;农民大量外流造成当地劳动力短缺,破坏了当地劳动力结构,对农业产生不利影响,但接触村外世界和从事非农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农民的自身素质和自我觉悟。

——摘编自唐艳凤《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农民副业发展管窥》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后期俄国农村副业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19世纪中后期俄国农村副业发展的影响。
2021-09-23更新 | 22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2届高三9月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