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京滨铁路是日本修建的第一条铁路,被称为“日本铁路之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9世纪60年代末,修建铁路已经成为日本朝野的共识。1869年,明治政府经过反复权衡,采纳英国工程师布兰顿的意见,决定优先修建从东京到横滨的铁路。这主要是考虑到京滨两地之间地势平坦,距离长短适宜,商贾甚多,交通繁忙,铺设铁路可以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京滨铁路于1872年全线竣工。明治天皇和政府主要官员参加了铁路开通仪式。铁路建成后,在京滨地区从事商业活动和公务活动的人,绝大部分乘坐火车。报刊杂志竞相报道火车的神奇,不再视火车为“奇技淫巧”。“洋货”“洋风”“洋俗”也以铁路为媒介迅速流行开来。东京也吹拂洋化之风,铁路和时髦的银座街区同被视为“文明开化”的象征。日本铁路事业的发展由此呈不可逆转之势。

——摘编自祝曙光《铁路与日本近代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京滨铁路得以建成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修建京滨铁路对日本的影响。
2020-07-12更新 | 2579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1-2020十年高考真题历史分项-选择性必修2-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农奴制改革前,俄国出口商品主要包括粮食、亚麻、兽皮、皮货、木材等,粮食占出口额的35%以上;进口商品主要为工业品,即工厂所需的机器和设备、颜料、皮棉、煤。从1822年起,俄国对进口商品实行高关税,对外国商品的输入进行限制,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出口结构中,农产品仍然占最大份额,粮食占出口额一半以上,主要出口英国,由于工业急需金属、机器和设备,俄国降低了保护关税税率,使进口机器的支出由1861~1865年的730万卢布增加到1876~1880年的4680万卢布。到90年代,与改革前相比,俄国对外贸易额增加2倍以上。

——摘编自(苏)B.T.琼图洛夫等编《苏联经济史》


(1)根据材料,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对外贸易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对外贸易发生变化的原因。
2020-07-09更新 | 4956次组卷 | 27卷引用:专题18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十年(2012-2021)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治维新伊始,日本天皇就提出了“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强国目标,并被作为国家意志由日本政府坚决地贯彻执行。1872年2月,日本废除了兵部省,设置了海军省和陆军省,从而使日本海军完全独立。为加大对海军的资金投入,日本皇室、文武官员以及普通国民都积极捐钱、购买公债。随着马汉著作的问世,海权观进一步理论化,日本又陆续出现了一批海权论者。他们的特点是把“马汉海权观”与日本的实际相结合、把海洋战略研究与海军战术研究相结合,最终形成了日本传统的海权观及海洋战略。

——摘编自张景泉《日本的海权观及海洋战略初探》

材料二 中国创建近代海军时,封建社会已走到尽头,清王朝也由盛而衰,经历了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封建统治阶级只求保住发发可危的江山。中国海军没有建立近代的编制体制,也没有建立近代兵役制度。清政府在海军建设中一直实行临时招兵制度,其既难保证兵员数量,更难保证质量。中国海军所用战术基本上停留在被西方早已抛弃的“横队撞角”战术阶段,所进行的战术训练内容也仍是以阵法变换为主,战术训练和军事理论严重滞后。这是中国近代海军虽拥有与日本海军差不多的武器装备,其战斗力大大低于日本海军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毕啸《近代中日海军创建对比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日本发展海军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海军建设滞后的原因和结局。
2019-12-26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专项训练(人教版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推行“四民平等”,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并在士族中占绝大多数。给士族支出的俸禄占政府财政收入的25%以上,政府负担沉重,多次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最终以30年期公债的形式,一次性解决。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1877年,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政府派兵镇压,史称“西南战争”。战争历时8个月,以政府的胜利而结束。武士阶级逐渐消亡。

——摘编自(日)坂本太郎《日本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前期和后期的作用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在“西南战争”中取胜的意义。
2019-06-08更新 | 5187次组卷 | 26卷引用:专题18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十年(2012-2021)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5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给日本社会带米了震撼和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2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府时代禁食的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成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
——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
材料二 (1888年日本某学者认为)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然而,我国开国以来只是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结果,便产生了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此风潮破坏了作为国民独立之根基的国民性格,虚饰了一国之文明。
——松本三之介《政教社文学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文明开化的特征。
(2)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人在吸收外米文明的态度上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前后态度产生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指出有些日本人“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这一错误的实质。
2019-01-30更新 | 1182次组卷 | 18卷引用:专题18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十年(2012-2021)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日本作家末广铁肠创作的小说《哑旅行》著于1889—1891年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晚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日本绅士隐太郎因慕“西文西学最合时趋”,又听得游历西洋的人都有名望,乃乘汽船从日本横滨出发,先后游历了美、英、法等国。期间虽偶有懂外语者或者友人帮助,但因时有失散,或者翻译水平低,导致语言不通,在饮食、居住、交通、游玩等方面闹出许多笑话。在纽约参观蜡人馆时,误以真人为假人;在伦敦,因寻人不遇,险被马车撞倒,还因“Bath”读音不正,误至“Bus”站;去往法国时,又误买了至比利时的船票,复从比利时乘船至法国的加伦,再从加伦转乘火车前往巴黎。虽然多有曲折,但是隐太郎也见识了伦敦的“地底铁路”以及立在当路上的“电信电话杆子”,还有巴黎“男人收税——法郎,女人无税”的舞场。在巴黎游玩后,隐太郎乘船取道东南亚,来到当时世界“四大埠头”的末站上海,住进日本人在美租界铁马路开设的东亚洋行,遍游上海滩的风花雪月后,始返回日本。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世界近代时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本宪法所授予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二年所选举之议员组成……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同任副总统之任期亦然,大总统与副总统,应依照下列手续选举之……”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三 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总统任期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
材料四 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请回答:
(1)上述四则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国家的什么政治文献?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哪两种基本类型?
(2)依据材料三、四,指出两国元首产生方式以及与各自议会之间关系的差异。
(3)在学习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这一单元后,小张同学认为法国的政体进步,小王同学认为德国的政体有效。你同意哪一位同学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4)对于上述各国所采取的不同政治体制,你有何启发?

8 . 观察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

(1)上述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

(2)图一与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什么关系?

(3)图三与图四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90年,明治天皇颁布了在日本近代教育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教育敕语》。从它颁布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成为了日本的教育基本法。

《教育敕语》说:“尔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世济厥美,此乃我国体之精华也。教育之渊源,亦实存于此。望尔臣民孝父母、友兄弟、夫妇和、朋友信、恭俭律己。时守国法,一旦危机,则义勇奉公,以辅翼天壤之皇运。”

——《福泽谕吉第十卷》日本·岩波书店出版

(1)据材料指出,《教育敕语》所说的“教育之渊源”指什么?并概括其主要目的。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教育敕语》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条农奴对地主的财产和人身依附关系永久性地取消。

第二条农民和解放的农奴享有农村自由等级的人身权和财产权。

第三条地主具有土地全部所有权,地主须分给农民永久所有的宅旁园地和耕种的份地,以便保障农民的生活和保障其履行对国家和地主的义务。

第四条农民从地主那里取得土地,必须以劳务或现金方式赎买,其额度由各省制定。

——俄国《解放农奴法案)1861年2月19日

材料二公元前350年,商鞅进行了第二次变法。……废除井田制,“开阡陌封疆”。

……一方面用法令形式废除了井田制,就是所谓“坏井田,开阡陌”;另一方面是重新设置了新的阡陌封疆,用法令形式保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云梦秦简《法律问答》有一条律文:“盗徒封,赎耐。”就是把私自移动田界看作“盗”的行为,要判处耐刑(剃去鬓发),但允许出钱赎罪。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三卷上古时代(下册)

(1)据材料一,说明俄国《解放农奴法案》体现了资本主义的哪些立法精神。

(2)材料一、二中,秦国与俄国实行的土地政策有何共同之处?这一土地政策对秦国有何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