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俄国1861年改革的法令包括《总法令》、四个地方法令及补充法令。这些法令规定: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并允许他们通过赎买方式取得份地。但赎买活动并非在全国范围内同步开展。初期,中部黑土区和伏尔加河流域由于经济条件相对较好,成为赎买活动的主要区域。1873年情况逆转,以代役租为主的非黑土省在赎买活动中超过黑土区,这表明劳役制地区农民的支付能力已耗尽,全俄赎买速度放缓。1881年政府颁布法令,农民从自愿赎买转向强制赎买阶段,土地的赎买价格远超自身的价值,如非黑土区由1.8亿变为3.42亿卢布。为解决农民无力支付高额赎金的问题,政府通过银行向农民提供贷款以支持他们完成赎买。总之,赎买加速了俄国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农业经营准备了条件。

——摘编自《俄国1861年改革后农民经济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中土地赎买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俄国农奴制改革中土地赎买政策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681889年,日本明治政府围绕“富国强兵”这一总目标进行了深刻的军事改革。改革首先是废除封建军事制度,逐渐解散了各藩的士族军队,剥夺了封建武士的军事特权,统一兵权,建立一支直属中央政府的常备军。并在1872年仿照欧美制度,撤销兵部省,分别设立陆军省和海军省。1878年模仿德国,设立参谋本部,首先在陆军系统实行军政、军令分离的双轨制。随着新军队的建立和发展,新政府着力改革军事教育,创办军校,培养具有近代军事知识的各类专业人才。同时通过直接从西方国家购买武器装备,用高薪从西方招聘技术人才,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管理等方法发展近代军事工业。此外,还大力宣传“武士道”、“忠君”等封建思想,强化军纪。

——据谢朝晖《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军事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军事改革的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军事改革。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成都石室中学高三下期适应性考试(二)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68年,明治政府陆续接收了幕府时期各级外交机构及事务。受西方影响,1869年日本改变过去外交官由高官兼职的做法,设立外务省,最高负责人称"外务卿"。随后颁布《外务省法则》明确职权,该法则要求省员“应鞠躬尽瘁、勤力互勉,以报无穷之皇恩”。1871年,王政复古的功臣,岩仓具视就任外务卿并率庞大使团访问欧美,寻求修改不平等条约,探求发展之路。不久,明治功臣副岛种臣出任外务卿,又对外务省进行大幅改革和完善。经过四五年的时间,日本基本建立了符合国际惯例的外交体制,在此过程中,明治政府用刚学来的西方外交手段吞并琉球,侵台湾,掠朝鲜,走向了对外侵略扩张的不归路。

——摘编自宋志勇《明治维新与日本近代外交体制的形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近代外交体制建立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近代外交体制建立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三下学期仿真演练(二)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4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农奴制废除后,随着大量自由民进城打工,城市居民增长速度超过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而当时城市唯一的行政机构是负责税收和治安的警察局。沙皇政府认识到农奴制改革后,需要“接纳有资格的公民参与国家管理”。1862年起,内务部提请在城市选拔市民设立委员会为城市管理改革提供建议,据此编订的《城市条例》于 1870年颁布,但只在部分城市实行,1875 年后才推广至西部地区。该条例规定城市杜马和自治管理局主席的职务集于市长,重要城市市长由沙皇任命;杜马负责委任公职人员、收缴税收及处理城市债务等,杜马议员由选举团秘密投票表决产生。选民为年满25周岁且定期向城市交纳不动产税和工商业税的男性公民,并依据财产多寡划分为三类选民团,选民团人数不等但代表数相同。

——据肖波《俄国城市自治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城市自治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城市自治改革的特点。
2024-05-1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875年,日本驻华公使森有礼拜会直隶总督李鸿章,两人就中西文化的差异有如下一番对话。李鸿章问:“中西学问如何?”森有礼说:“西国所学十分有用,中国学问只有三分可取,其余七分仍系旧样,已无用。”李鸿章听后问:“日本西学有七分否?”森有礼答:“五分尚没有。”李鸿章微微一笑:“日本衣冠都变了,怎说没有五分?”森有礼说:“这是外貌,其实本领尚未会。”李鸿章说:“对于近来贵国所举,很为赞赏。独有对贵国改变旧有服装,模仿欧风一事感到不解。”森有礼答道:“我国旧有服制,宽阔爽快,极适于无事安逸之人,但对多事勤劳之人则不完全合适。”李鸿章道:“贵国舍旧服,仿欧俗,抛弃独立精神而受欧洲支配,难道一点不感到羞耻吗?”森有礼坦然道:“毫无可耻之处。我们还为这些变革感到骄傲。这些变革决不是受外力强迫而完全是我国自己决定的。自古以来,对亚洲、美国和其他任何国家,只要发现其长处就取之用于我国。”李鸿章断然道:“我国决不会进行这样的变革。只是军器、铁路、电信及其他器械是必要之物和西方最长之处,才不得不采之外国。”

——摘编自金满楼《近代日本的西化之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李鸿章、森有礼关于改革的看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两人的看法进行评价。
2024-05-13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凉山州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700年,彼得一世发动对瑞典的战争,但在纳尔瓦战役中却被对手轻松击败。战后,彼得一世吸取教训,效法西欧,大力发展工业,先后在乌拉尔地区和奥洛涅茨地区建立了一批冶金工业。据统计,彼得一世时期,俄国共有205家手工工场,其中冶金与金属加工类工场就有69家。为了供应陆海军军需,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还建立了一系列官办或私营纺织业工场,涵盖了制呢、毛织、麻布、帆布等行业。面对工场中劳动力短缺问题,一方面将国家农民编入手工工场;另一方面允许大型手工工场购买整村农民,把农奴制从农业扩大到工业领域。彼得一世时期的工业化模式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

——摘编自万长松《论彼得一世改革与俄国工业化的肇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彼得一世工业化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彼得一世工业化改革的影响。
2024-05-1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亚历山大二世即位来,即意识到司法体制变革的基础与改革农奴制的基础类似,不仅有合理的根源和“历史必要性”,而且合乎人道主义。在其推动下1857年到1861年开始了司法改革的准备工作。1862年,司法官谢·扎鲁德尼领导许多有知识和才能的法律学家参照欧洲的法律体系制定出法律制度和诉讼程序的改革方案,并向司法机关、大学及国外法学家征求意见。186411月由亚历山大二世批准并颁布了《司法条例》《法院侦查员条例》《民事诉讼条例》等法律,并逐步开始根据这些法律文件对俄国司法体制进行改革。改革使司法和行政相对分离,法院独立于行政机构,公民获得了“参政权、自由权和协政权”。当然,这些权利是有限的,司法改革不能允许政治权利和其他“参与到权力中”,但这是潜在承认未来政治权利的决定性一步,不过“自由权和协政权”可以通过新法院来具体充分地保障。

——摘编自王海军《西方法治在近代俄国的境遇—以1864年司法改革的法治目标为考查对象》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司法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俄国司法改革。
2024-04-2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高三下学期三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为建立日本自己的科学体系,日本政府不惜重金聘用有真才实学的外籍专家,1879年外聘专家开支占国家财政支出的2%,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少见的。明治政府先后建立了电气研究所、工业实验所、中央试验所等14个大型研究所和各种专业研究学会12个,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开展科学技术研究。1877年井上胜主持京都——天津铁路设计施工工程,开创依靠本国技术力量自建大型工程的新局面。东京大学自建立之时就重视加强理、工科的基础研究,19世纪90年代初研究成果不断产生。如田边朔郎的琵琶湖疏水工程、宫原二郎的水管式锅炉在国际上均获得较高评价。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治政府加强科技发展的主要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重视科技发展的意义。
2024-04-2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高三下学期联考(三)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明治维新的前十年是急行军式的改革,给财政造成了巨大的亏空。面对物价鼠升,社会动荡的局面,188011月,明治政府公布《工厂处理概则》,以此为标志开始调整产业政策。1884年,明治政府在出售价格、付款方式,经营自主性等方面放宽条件,以相当政府创业投资额13-15的低廉价格,将20余家政府创办的工厂处理给三井、古河、三菱大仓等政商。至此,民营企业与国营企业形成分工合作体制。获得巨大利益的政商迅速推动商业资本转化为工商业资本,并支持政府对内压制民权运动,对外向朝鲜半岛进行扩张。在产业调整政策推动下,19世纪80年代初期,以轻工业为中心的产业革命在日本开始涌动。

——摘编自王新生主编(日本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产业调整政策的背景及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产业调整政策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740年,“德意志之父”腓特烈二世即位。其时官兵尖锐对立,为此他提倡团队精神,实行铁血治军,普鲁士打造了一支军纪极其严格的钢铁部队。他大力发展军工,在位时普鲁士制造了6000多门大炮,在欧洲首屈一指。1741年,在莫耳维茨会战中,奥地利重创普鲁士骑兵,腓特烈立刻改组骑兵,注重骑术,缩减武备,提高冲锋速度。为增强炮兵机动性,他让炮手骑马作战,创立骑炮兵;新式炮兵大显神威,使炮兵成为和骑兵、步兵并列的三大兵种。在军事体制上,腓特烈设立了侍官总署,成为后来德军参谋部的基础。腓特烈改革奠定了德军雏形,为德国统一提供了军事基础,指引了欧洲军事改革方向,他被公认为欧洲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

——摘编自《大国军队的崛起:“德意志之父”的超前军事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腓特烈二世军事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腓特烈二世军事改革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