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0 道试题

1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铁路建设引领了日本近代化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868年,日本推翻了幕府政权,开始明治维新。明治政府面临一个重大问题就是交通条件落后,严重影响日本近代化的进程。京滨铁路(从东京到横滨)于1870年4月动工,聘请英国人莫莱尔为总工程师,于1872年10月全线竣工。此后铁路就在这个岛国迅速延伸。

随着铁路的大量修建,火车成为国内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推动了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1872年6月,铁路运输部门率先采用国际上通行的24小时制。列车要准点出发,旅客必须掌握乘车时间,以免误车。铁路将客车编成列车,进行大量运送,并采用共乘方式,这就产生了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由于铁路开通,许多旅客沐浴着大城市的新气象,接触新事物”,“有些人忽然成了时髦的通人,其发型、服装,完全模仿洋式,风度当然更不用说,甚至连每天的饮食、平常的娱乐也发生了变化。”

——摘编自门辉《引领日本近代化之路的铁路》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京滨铁路修建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京滨铁路修建对日本近代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维新期间文明开化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日本社会改革的影响。

2017-11-1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2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发展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从下面推翻要好些。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


材料二在俄国近代史上,亚历山大二世被称为“解放者——亚历山大二世”“提倡自由主义的沙皇”。当时美国一位学者把亚历山大二世称为“1000年来最伟大的善人,重建和平的战士,秉承上帝意志制定秩序和按照人民意志维持秩序的君主,把4000万农奴变成了4000万真正的基督徒。”

——曹维安《俄国历史新论》


(1)从材料一中归纳指出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
(2)列宁与美国学者对待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态度有何不同?并分析其不同的原因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读图:

图一   1853年“黑船事件”               图二   1871年日本使团出访欧美
材料二 日本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是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等《俄国通史简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图一、图二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领导人”感兴趣的那些“增强民族力量”
的西方文明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4)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俄国、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方式,并谈谈你对这种方式的认识。
2016-11-18更新 | 6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4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治维新后,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急速发展,国内统一市场的初步形成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求把全国的农业也纳入资本主义发展的轨道。因此,新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就是必须解决土地问题……明治政府在农民斗争的压力下,担心丧失“民心”,可又害怕真正彻底的土地革命,终于采取了自上而下实行改革的办法。

——伊文成等著《明治维新史》

材料二   在东方后进国的日本,资本原始积累这一历史过程,与英国和其他西欧先进国家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日本地主制度下的资本原始积累,其主要特点不是农民生产手段的被完全剥夺,而是农民剩余产品(剩余劳动)的被剥夺。其剥夺的主要方式,是国家征收地税。

——万峰《日本资本主义史研究》

材料三   改革中获益最多的是地主阶级,地主的地租直接来自佃农的剩余劳动以及部分必要劳动,而不是来自农业资本家的超额利润,这种地租显然带有封建地租的色彩。而地税改革给广大佃农带来的却只有苦难,……地税改革后的日本农村,每年都有大批农户丧失土地,或沦为佃户,或加入城市产业后备军的队伍。

——穆良平《日本地税改革探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明治维新后日本农业改革的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地税改革的作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在土地和地税改革方面的相关内容。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评价明治维新期间的农业改革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叶卡特琳娜二世颁布的1775年郡制法令有关于设立一些新法院的内容。高级地方法院和低级地方法院是专门为贵族而设立的审判机构。高级地方法院是初级地方法院的第二审级。初级地方法院的职责相当广泛,不仅管辖司法,还管辖行政事务。
——张寿民《俄罗斯法律发展史》
材料二     农民有权控告、辩护、起诉;民事案件,农民可以亲自或经代理人打官司,刑事案件农民可以提出控告,可以亲自或经代理人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没有法庭判决或政府及社会当局的法令,不得对农民进行任何惩罚;……在乡尚未组织起来和乡法庭尚未成立之前,由地主监督自己领地上的秩序,他们有审判和执行判决之权。
——《1861年2月19日宣言》
材料三     1864年11月20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新的《司法章程》。新章程确立了资产阶级司法制度的原则:无等级审判、原告和被告双方律师进行公开辩论,实行审判的公开性,法官的独立性。废除旧的等级法院,代之以公开的独立于行政的和有陪审员的审判制度。法官和陪审员由各等级选举产生。司法改革被认为是19世纪60、70年代最激进的一项改革。但农村还保存着按习惯法进行审判的乡法院,乡法院掌握在地主手里,继续对农民实行体刑。
——刘祖熙《改革和革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1861年改革前俄国司法制度的主要弊端。4分
(2)据材料二,归纳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了哪些权利。4分这些权利的获得说明了什么?2分
(3)材料三与材料一、二比较,俄国的司法改革又有哪些进步?4分但仍存在怎样的问题?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俄国司法改革的认识。4分
6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485年,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规定:凡男年十五以上受露田40亩,女20亩。奴婢同样受田……所授之田,不准买卖,年老免课度身亡,须还田于官。此外,初受田男子另给桑田20亩,作为世业,身终不还,可传子别,不许买卖……新附民户,每3口加宅田1亩,奴婢5口1亩。桑田宅地为世业,受田后不准迁徙。
——王钟翰《中国民族史》
材料三(农奴)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垒自由的农民。
——1861年沙皇颁布的“二一九法令”
材料四 兹为改正地税,原有之田地贡纳办法,一律作废;井规定于地契调查完毕后,按土地价格征取其百分之三,作为地税。
——明治政府1873年颁布的条例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次改革的什么措施?这项措施的实施对当时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据材料二,归纳均田令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
(3)材料三、四有关土地问题的规定,对两国工业化的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土地改革的认识。
7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先后进行了近代化改革的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废除农奴制。……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些地主占有全部地主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入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                       

   ——《苏联通史》第二卷


材料二: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四、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土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 明治天皇颁布的《五条誓文》


材料三: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 光绪帝《定国是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2)据材料二、三,明治天皇和光绪帝的改革谕令表达了相同的自身的利益诉求。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俄日中三国的改革在近代化道路上各自产生了怎样的重要影响?这些影响及其它们的局限性,说明了近代化发展进程的什么特点?
8 . 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强国。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治维新大事年表
时 间
事 件
1871年
①日本成立文部省,逐步建立小学、中学、大学三级教育体制,并重金聘请欧美教授在大学任教
1872年
②日本颁布《固定银行条例》,正式移植欧美股份公司制度
1873年
③日本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仿照欧美国家建立常备军
1881年
④内务省发布《劝农局处务条例》,提出“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1883年
⑤首相伊藤博文主持修建了豪华的“鹿鸣馆”,馆内有18个西洋式活动厅室,成为推广欧式生活的场所
1889年
⑥日本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了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7文化的因素。
(1)表格中属于 “文明开化”政策的是 (写出序号),并依据材料一简要归纳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在经济和政治领域采取了哪些“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
2016-11-18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历史卷
9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俄国财政大臣塞奇?维特伯爵在写给沙皇的信中说:“国际竞争并不等待我们,如果我们不采取有力的、决定性的措施以便使我们能在以后数十年间满足俄国以及处于我们的影响之下…或者应该在我们的影响之下的亚洲国家的需要,那么正在迅速发展中的外国工业就会突破我们的关税壁垒,在我们的祖国和以上提到的亚洲国家中立足,并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经济。…我们的经济上的落后也可能会导致政治和文化上的落后。”
【材料二】日本政府派使团出访欧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俄国、日本近代改革所受的共同的国际环境的影响是什么?分别列举导致俄国和日本进行近代变革的外部原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日本派使团出访欧美的目的是什么?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二者近代化改革的局限性对各自以后的长远发展有何消极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美国的西部开发

材料一   内战吞噬了印第安人大量的胜利果实。有些部落自己也蓄奴,自然跟邦联结成一派,其他的则与联邦为盟。到战争结束,大面积的印第安土地被割让,俄克拉荷马西部因此成了数千名新迁徙者的家园。俄克拉荷马遥远西部的这些未分配土地的开放,标志着印第安对该地区所拥有的独立主权的末日即将到来。随后,联邦政府打散了由俄克拉荷马西部不同部落集体拥有的土地,以160英亩为标准向个人分配。1898年,国会通过《柯蒂斯法案》,废除所有印第安领地的部落管辖权。不到十年,俄克拉荷马的部落民人口锐减到当地人口的1/10,数百个新社区依靠农业、采矿和其他工业发展起来。

——摘编自法拉格等著《合众存异:美国人的故事》

材料二   1934年,罗斯福政府颁布《泰勒牧场法案》。该法案确定了公共草地持照放牧制度,规定了放牧时间和强度,规范了公共土地利用机制,结束了长期以来西部公共草地的掠夺式经营和无序利用状态。

——摘编自纳什等编著《美国人民》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内战对其西部开发带来的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说明美国政府西部政策的转变并简述《泰勒牧场法案》的特点。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