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

材料   在传统农业文明转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过程中,传统社会所遗留的大量阶级因子,对未来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形成三条通向现代社会的政治道路:对封建贵族实行资产阶级革命的英、美、法走上了西方道路;由于上层资产阶级与反动贵族的政治联姻,德、日、意走上法西斯主义道路;共产党领导的千百万对资本主义充满义愤的农民则促使俄国和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摘编自巴林顿·摩尔的论著《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

根据上述观点,结合所学中外历史知识,围绕“农业社会阶级结构与现代工业文明道路”自拟论题,加以阐述。
2024-04-20更新 | 15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圆创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月联合测评(一模)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同情自由主义,但绝不等于它会提供支持。在美国内战当中,北方代表工业资本,政治上更加自由主义;南方还实行蓄奴制,使用黑人奴隶。那么如果按照意识形态,英国应该支持北方,但实际上英国支持的却是南方。因为英国纺织业用的棉花基本上都来自美国南部,支持北方的话英国就没有棉花可用了;美国北方的工业潜力太大了,如果北方获胜,那么英国的工业将碰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对手。所以英国给美国的南部各州提供各种援助,甚至还帮着造军舰。但是,英国对南方的支持有一条明确的底线,那就是绝对不能军事卷入。所以当北方的联邦政府用海军封锁南部各州海岸,南方的棉花运不到英国的时候,占有绝对优势的英国海军也没有去突破封锁。

——摘编自徐弃郁《英国简史》

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围绕“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凡是改革与变法,就必然带有主观能动性,都是用人的主观意志来改造现实世界。综观历史上的改革与变法,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形:一是社会处于剧烈震荡转型时期,为了顺应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二是由于国家出现了统治危机或积贫积弱,影响到国家的正常发展,为了富国强兵而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三是国家在非常时期偶遇突发事件而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的改革。由于历史背景和客观条件的复杂性,改革结果不一。

——摘编自马道军《中外改革和变法的规律性认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4-01-1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卓尼县柳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资本主义上升时期(17世纪中期—19世纪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一些一般特点:

①都是资产阶级取得了革命的领导权,而不是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进行的。

②广大的人民群众是这个时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主力,而且他们在革命中发挥了很大的革命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对革命发展的进程起到了促进作用。

③因为这个时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而广大人民只是革命的积极参加者和推动者,所以革命的结局都是以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结局而告终的,这一个事实本身正是表明,一切革命的主要问题,是领导权的问题。

——摘编自吕朝欣《试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基本特征》

结合世界近代史知识,就材料中“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相关论述,提出你的看法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人类历史纷繁复杂,一切历史都是在时间的长河中产生的、发展的、结束的。在具体的历史教学语境下,时序意识的表现之一就是在时间的背景下把握历史的变迁与延续、原因与结果。

下表所示为世界近代史上的若干关键词。

“全球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的兴起”“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确立”“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亚非拉独立运动”

——摘编自李秦苏《例谈高中历史教学中时序意识的培养策略》等整理

从材料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处于“同一时间背景下”的关键词,据此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前后关联,史论结合。)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

时间历史事件
1473—1543年哥白尼在世
1564—1642年伽利略在世
1571年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开通
1632—1704年约翰·洛克在世
1642—1727年牛顿在世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
1694—1778年伏尔泰在世
1724—1804年康德在世
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
1789年法国议会发表《人权宣言》
1864—1871年德意志统一战争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

上表是近代世界大事年表(部分),请从表中提取三条相互关联且类型相同的欧洲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欧洲“近代”

材料   20世纪欧洲各国对作为时代概念的“近代”的划分各有不同。法国赋予18世纪末的革命以极大的意义,革命以前被称为近代史,革命以后被称为现代史。英国将18世纪中叶视为近代与现代的分界,18世纪中叶之前为近代,之后为现代。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因为各自的国情不同,对近代的理解也存在着差异。

——摘编自(日)福井宪彦《近代欧洲的霸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恰当的时段对欧洲“近代”进行划分并用相关史实进行说明。(要求:划分明确,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2-05-07更新 | 21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六)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0年11月,俾斯麦与南德4邦(巴伐利亚、符腾堡、巴登,黑森-达姆施塔特)政府之间缔结了联合条约,南德4邦正式与北德联邦合并,成立“德意志帝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

材料二       《凡尔赛条约》关于重划德国疆界的内容是;西部:莫列斯纳、欧本和马尔梅迪划归比利时。阿尔萨斯-洛林重归法国;萨尔煤矿由法国开采,其行政权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期满后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东岸50公里内德国不得设防。南部: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德奥永远不得合并。将西里西亚南部的古尔琴地区划归捷克斯洛伐克。东部:德国承认波兰独立。波兰从德国得到西普鲁士和波兹南的绝大部分,使波兰获得海岸线。北部:在德国与丹麦之间的石勒苏益格地区实行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疆界的这种划定,使德国在欧陆丧失了13.5%的领土。

材料三       1949年,在美英法三国控制的德国西占区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首都为波恩。半个月后,苏联占领区宣布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首都在东柏林。

材料四       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加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德国和柏林完成了统一。

——摘编自吴于度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现代史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两个时期分别说明近现代德国疆域变化的原因及其对国际形势的影响。(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07-09更新 | 63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作为人类历史演进的一个必经阶段,现代化意味着“一种新的文明形式(工业文明)的逐渐确立,……包含着整体的社会变动”。确立民主政治是政治现代化的基本目标,这正如阿尔蒙德所指出的:政治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政治参与问题,即各种社会集团施加压力,要求参加政治体系的政策制定问题。塞缪尔·亨廷顿也认为:政治现代化意味着增加社会上所有集团参政的程度,以拓宽“政治参与面”,实现“政治参与的平等”。从世界历史上看,不同类型的国家,由于历史文化传统以及现实国情的差异,其政治现代化的道路不尽相同,但大体来说有两条道路:其一是暴力革命道路,即通过武力斗争方式,在较短时间内推翻旧的统治秩序,确立民主政治。革命道路“会使社会付出沉重代价”,它往往是特殊历史情境下的不得已选择。其二是和平改革道路,即新旧社会势力在压力之下实现妥协,用和平的渐进改革方式,在相对较长时间内逐步实施对传统政治制度的改造,最终过渡到现代民主政治。

——摘编自刘金源《议会改革与英国的政治现代化历程》


根据材料。围绕“世界政治现代化历程”这一主题,提炼一个适当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做出合理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2-04-19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主要有关国家废除奴隶贸易和奴隶制时间表

国家宣布废除奴隶贸易法律生效时间宣布废除奴隶制法律生效时间
英国18071808.1.118331834.8.1
法国1792181818481859
美国18081865
葡萄牙183618581878
西班牙18201878

——摘编自郑家馨《殖民主义史:非洲卷》


概括材料中的信息,联系世界近代历史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加以说明。(要求:提出不少于两条信息,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