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2018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西方,妥协不仅是民主政治中的常见现象,而且也获得了文化上的认同,在众多国家成为公众和社会珍视的价值和传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妥协被认为与西方社会的两个核心理念——自由、民主有密切的联系。就它与自由的关系而言,妥协是暴力之外唯一有效解决冲突的手段,以妥协方式解决冲突是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取向,妥协因而被认为是自由不得不付出、并且也值得付出的代价。就它与民主的关系而言,妥协与人民同意等民主政治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妥协精神对保证西方民主政治的健康运行有着重要意义,是民主的重要精神条件。

—摘编自龙太江《西方民主政治的妥协精神》

材料二中国从19世纪中叶走上变革之途,至20世纪上半叶,有几次现代化的良好机遇。统一的中央权力机构为自下而上的变革提供了保障基础,适时把握住这样的机遇,把传统的连续性和变革的突进性有机结合,进行结构性改革,社会变迁对社会带来的冲击将相对减小,社会也将在稳定与变革的互动决态下,迅速发展。但是外部条件的险恶与内部条件的限制,破坏了这种和平改良的可能性,逼使中国的变革走出另一条途径。然而中国现代化这一历史趋势,客观要求中国人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下为此目标作出新的选择和探索。

—摘编自高华《中国近代革命史就是不断推翻旧政体重建新制度的历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美国的相关史实为例,说明“妥协是暴力之外唯一有效解决冲突的手段”,并简达“妥协精神对保证西方民上政治的健康运行"的重要意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逼使中国的变革走出另一条途径”的原因,并谈谈你对两则材料中“妥协”和“暴力“两种手段的认识。

2018-05-18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8年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历史
2 .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了解日本在迅速西方化方面取得成功的真正秘密的历史学家,也掌握着远东近代历史的线索。”日本“在迅速西方化方面取得成功”的原因不包括
A.改革措施全面而有效
B.以天皇为首的封建力量强大
C.有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D.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3 . 阅读下列材料: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20世纪最初20年间提出了“宋代近世说”为核心的中国历史时代划分学说和 “中日文化同一体”、“文化中心移动说”的中日文化关系论。对清末中国的研究,对辛亥革命以后中国陷入政局反复动荡、军阀割据的黑暗时代的失望,促使他去追寻他所看到的这些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现象,到底是怎样形成的?是在中国史上的什么时期开始形成的?他找到的答案就是“宋代”。他发现“宋代以来的近世”是中国目前弊端的根源,是中国走向未来所必须克服和超越的对象。
关于中国文化发展的趋势问题,他提出“文化中心移动说”,他预言:东洋文化的发展,有时还会越出本民族、本国的界限,形成一个“东洋文化圈”。今后,中国文化的中心将移至日本,将由日本来代替中国实现中国文化的复兴,这就是近代日本的国家使命、文化天职。
评材料中内藤湖南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6-12-12更新 | 5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新课标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卷(二)
4 . 新帝国由22个邦和3个自由市组成,最大的邦占帝国全部面积的55%和人口的61%;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材料突出反映
A.普鲁士有统一德意志的趋势
B.德志帝国存在不稳定因素
C.德意志各邦发展极不均衡
D.联邦制不利于德国的长期统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制度的长处与优势是与发展阶段紧密联系的,没有一种制度是可以亘古不变的,没有一种体制是不需要变革和改进的。俗话说,时过境迁。时代变迁、环境变化以及任务改变,都会影响和改变制度与体制的效率。因此,要保持一种制度与体制的活力和效率就必须不断改革,以保持和提高制度与体制的适应性。“改革永远在路上”,是一种十分正确的社会发展观。

——摘编自房宁《中国制度的优势与短板》


根据材料,试从制度与发展之间关系的角度提出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题合理;史论结合,言之有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林肯在总统竞选中主张解放黑奴,但1861年他却把宣布解放黑奴的一位将军撤职。1862年他又发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林肯的这种策略变化表明他在美国内战期间的最高宗旨是
A.保护白人利益,坚持种族歧视B.团结黑人奴隶,战胜南方叛军
C.放弃废奴主张,向奴隶主要协D.拯救联邦政府,维护国家统一
7 . 经过大约30年的时间,德意志民族的生存问题不但得到解决,还在世人面前树起追求卓越、精于制造的形象。“德国制造”从此成了制作精巧、质量优良的标志。这种变化发生的前提条件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B.德意志民主政治的建立
C.德国文化教育的新突破D.德意志民族国家的统一
8 . 下列四幅地图,反映了德国历史上的版图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A.③①②④B.②③④①C.④②①③D.②④①③
2020-06-19更新 | 412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0年辽宁省开原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六校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世纪四五十年代之交,美国的区域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动。东北部资本主义“核心地区”和中西部农业区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中西部成为了北部的主要贸易伙伴,而南部和中西部传统的经贸联系相对减弱。这种变化
A.促进了北方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表明中西部支持北方的废奴主义
C.是南方各蓄奴州经济停滞的表现
D.进一步加剧了美国南北方的矛盾
10 . 下面时间轴呈现了林肯对待奴隶制度态度的变化情况。导致变化的原因是
A.独立战争进程决定B.南北战争进程决定
C.解决经济危机需要D.反法西斯战争决定
2020-06-06更新 | 10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