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7 道试题
1 . 以下是两位史家关于德国统一的历史论述:甲说:“发生在1871年的‘统一’与其说是德国民族主义发展的结果与表现,倒不如说是普鲁士实行扩张主义、并与被排斥在外的奥地利竞争的一种方式。”乙说:“俾斯麦是个彻头彻尾的普鲁士人,他对普鲁士的认同高过对德国统一的渴望。只不过俾斯麦明白,普鲁士若要以强权姿态迎向未来,必然就得扮演起德国这个民族国家的领导人。”下列选项与论者观点一致的是
A.两位史家关于德意志统一动因的看法相互冲突
B.乙认为俾斯麦统一德国的理想高于普鲁士意识
C.都肯定普鲁士自始至终追求德意志统一的说法
D.都不认为民族主义是德意志统一的最主要因素
2 . 佩里率领的舰队中有两艘黑色的近代蒸汽铁甲军舰,为日本人第一次见到。佩里赠给幕府显示工业文明的火车机车模型和电报机,而幕府却只能用力士搬运回赠的大米来展示实力。佩里来航令日本人震惊,深切感受到日本与外国的巨大差距,既有人闻讯亲自去港口观看,也有人惊恐万分,逃离家园。在这里,“差距”主要在于
A.落后的农业文明与先进的工业文明的差距
B.落后的幕府统治与先进的民主制度的差距
C.落后的军事装备与先进的军事装备的差距
D.落后的国民素质与先进的国民素质的差距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比坐等它被自下而上地废除要好得多。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讲话

材料二   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材料三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企业数工人人数(人)产值(千卢布)
1860年99116007954
1879年1874200051937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导致以上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意义和实质。
4 . 【上重大改革回眸】古今中外有许多涉及教育方面的改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公元1068—1085年),王安石创立太学三舍法,将太学分为外、内、上三等,初入学为外舍生……经年考月试便能逐渐升为上舍生;上舍生毕业成绩优等的可以免试授官,中等的参加殿试,下等的经吏部考试再经殿试后也可授官,从而使学校教育与仕进的结合更加紧密。

——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1863年6月18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国务会议提交的《大学章程》,取消了教育部督学对大学的种种干预,恢复了1835年被尼古拉一世取消的大学自治。……1864年6月14日,颁布了《关于初等国民学校条例》,其中规定允许社会团体和私人创办小学。……1864年11月19日,颁布了《中学章程》。根据这个章程,中学分为古典中学和实用中学(重点学习数学与自然科学)两类。

——刘祖熙《改革与革命》

材料三   维新伊始,先破陋习,特广求知识于世界之卓见,一时取西洋之长,虽奏耳目一新之效,其流弊为轻仁义忠孝,徒以洋风是竞,恐终将招至不明君臣父子之大义亦不可测。此非我邦教学之本意也。是故自今而后,应基于祖宗训典,专一阐明仁义忠孝,道德之学主述孔子。

——《教育大旨》(日本文部省,1879年)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一项措施?这一措施有什么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教育涉及哪些领域?
(3)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教育改革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反映了日本明治政府
A.主张求知识于世界,发展资本主义B.主张建立近代化军队
C.主张摆脱外来的民族压迫D.欲走对外扩张之路
6 . 在明治维新的措施中,对日本社会的进步和持续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废藩置县
B.废除土地买卖禁令
C.实行征兵制
D.发展近代教育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明治政府推行的“文明开化”政策的核心是
A.废除身份制度实行形式上的平等
B.提倡武士道精神,实现民族振兴
C.殖产兴业
D.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来改造日本封建文化
8 . 1868年,明治政府颁布“五条誓文”,其中之一为“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在后来的改革中,起到这种作用的措施是
A.殖产兴业
B.文明开化
C.废藩置县
D.四民平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这段材料说明
A.日本政府派团赴西方进行实地考察
B.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人才
C.有选择、有侧重地学习西方国家发展模式
D.政府扶植
10 .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A.地主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政治体制与近代经济的矛盾
C.资产阶级与工人的矛盾D.布尔什维克与专制制度的矛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