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下表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情况统计表,表格中的数据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企业数工人人数/人产值/千卢布
1860年99116007954
1879年1874200051937
A.俄国农奴制的优越性B.农奴制改革带来的积极影响
C.俄国实现了近代化D.战争促进了俄国工业发展
2021-05-22更新 | 660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近代以来有三种主要的社会学说,据此,各国建立起独具特色的政治经济制度。阅读以下表格,甲、乙、丙三国分别是
A.德国、英国、苏联B.苏联、德国、英国
C.英国、德国、苏联D.英国、苏联、德国
2020-10-1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面是日本1893、1903的经济发展情况简表
指标1893年1903年
公司总数(家)2,8448,895
资本金额(万元)24,50093,100
雇佣10人以上民营工厂(个)数量3,7408,274
使用动力机工厂数6753,741
民营工厂工人数(人)285,478483,839
国营工厂工人数(人)11,85961,876
轮船总吨数(吨)110,205656,745
铁路开业公里数(英里)2,0394,495
出口贸易金额(万元)8,97128,950

表格信息反映了日本
A.正在向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过渡B.已经基本实现工业化
C.利用战争赔款以促进经济发展D.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化
4 . 以下表格内容是某同学的历史研究论文提纲,由此判断该论文的主题应该是
A.西方殖民者对东方侵略B.亚洲的革命浪潮
C.冲击与反应模式的分析D.大国的崛起之路
2020-04-18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一)1860年代
(1)完成下列1860年代革命与改革的表格
时 间革命或改革内容强权人物
A 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农奴制,农民赎买份地      B
1861年起中国 C 口号: D 恭亲王奕䜣等
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颁布《 E 》《解放宣言》       林肯
1864-1870年德国王朝战争政策:“铁血”       F
G 日本 H 废藩置县,文明开化等明治天皇

(2)结合所学,概述1860年代的世界大势和中国形势。
2019-10-2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黄浦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终调研(一模)历史试卷
6 . 利用表格整理和归纳历史知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表格中的国家领导人与其相关活动对应错误的一组是
总的背景帝王改革任务历史地位证据理由
明治天皇日本历史的转折点
甘地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光绪皇帝20世纪中国开宗明义第一章

①工业革命的影响 ②摆脱民族危机,向近代社会迈进
③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④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19-03-22更新 | 479次组卷 | 6卷引用:【区级联考】北京市平谷区2019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制度化的流动推动社会进步。

小华同学在阅读中对复旦大学姜义华教授的这一观点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华文明有两种制度化的流动推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一是人的身份地位流动。人没有固定不变的身份地位,但可以经过自身的努力而得到改变。二是土地的流动。“商鞅变法”后,土地一直在流动中,土地流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维持理性发展的最根本财富。

(1)小华发现以上观点在中国历史发展中能找到一些史实印证,为此做了一张学习卡片,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土地流动: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的①,一定程度上使农民获得了无主荒地,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身份流动:隋炀帝时,始设进士科,②形成,在唐宋元各朝沿用并完善。这种通过读书、考试改变身份的制度,它的积极作用是③。

(2)小华依托以上观点解读了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请你模仿示例,完成表格。

商鞅变法梭伦改革
经济基础春秋战国时期,以铁犁牛耕为代表的生产力获得了发展。工商业是雅典发展的经济基础。
财富流动“解负令”,使债务奴隶重获土地和自由;鼓励发展农业和工商业,扩大了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保证了工商业者的核心利益。
身份变革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使平民们获得了提高社会地位的途径。

(3)社会进步是曲折的。小华发现一些国家的改革在“身份变革和财富流动”的同时,存在着“流动并不彻底”的问题,这些都会影响社会发展。请你结合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来说明这一观点。

2018-07-07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区级联考】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

8 . 制度化的流动推动社会进步。

小华同学在阅读中对复旦大学姜义华教授的这一观点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华文明有两种制度化的流动推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一是人的身份地位流动。人没有固定不变的身份地位,但可以经过自身的努力而得到改变。二是土地的流动。“商鞅变法”后,土地一直在流动中,土地流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维持理性发展的最根本财富。

(1)小华发现以上观点在中国历史发展中能找到一些史实印证,为此做了一张学习卡片,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土地流动: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的                      ,一定程度上使农民获得了无主荒地,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身份流动:隋炀帝时,始设进士科,                      形成,在唐宋元各朝沿用并完善。这种通过读书、考试改变身份的制度,它的积极作用是                      

(2)小华依托以上观点解读了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请你模仿示例,完成表格。

商鞅变法梭伦改革
经济基础春秋战国时期,以铁犁牛耕为代表的生产力获得了发展。工商业是雅典发展的经济基础。
财富流动“解负令”,使债务奴隶重获土地和自由;鼓励发展农业和工商业、扩大了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保证了工商业者的核心利益。
身份变革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使平民们获得了提高社会地位的途径。

(3)社会进步是曲折的。小华发现一些国家的改革在“身份变革和财富流动”的同时,存在着“流动并不彻底”的问题,这些都会影响社会发展。请你结合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来说明这一观点。

2018-09-19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9 . 17-19世纪,各国走上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方式主要有革命、改革、民族解放运动、王朝战争四种,请将相应国家填入表格。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E.德国;F.日本
方式国家
革命
改革
民族解放运动
王朝战争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俄国与英国生铁产量对比表

国别
项目比例
生铁26万吨385万吨1∶15

材料二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铁产量和棉纺织业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图一、表格与图二之间的关系。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试结合1861年改革的内容分析其原因。

2017-12-22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4单元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