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海军隶属于帝国,大部分帝国军事职能的履行主要是通过普鲁士邦各军事部门完成,军队向皇帝负责而不向政府负责,皇帝拥有对全军的指挥权。”这反映出
A.帝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B.德意志统一和建国过程的特殊性
C.帝国政权有浓厚的民主共和色彩D.帝国宪法实现了国家权力合法化
2021-12-10更新 | 21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知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9世纪60年代,德国学者拉班德在《德国国法学》一书中指出,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是一种“虚伪之空说”。三种机关与三种机能的分离,难以存在于实际,因为划分的行政权事务太窄。该学者意在强调
A.德意志需要强化中央政府权威B.帝国宪法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
C.启蒙思想受到精英阶层的抵制D.德国民主化改革的保守与滞后
3 . 德意志帝国建立后,它曾被描述为由“一头狮子、六只狐狸和二十只老鼠”所组成。1871年,‘有鉴于天主教教士继续支持南德意志的州权运动与阿尔萨斯人和波兰人的抱怨,俾斯麦发动了一场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文化斗争”。俾斯麦的主要目的是
A.恢复神圣罗马帝国的荣光B.清除天主教会精神禁锢
C.巩固普鲁士在帝国的地位D.巩固德意志帝国统一
4 . 1889年德国颁布的《养老法》规定: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为70岁,领取养老金的人必须行为端正,没有不良记录。俾斯麦将之作为“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这表明,当时德国实行社会保障政策的目的是(  )
A.健全法律体系B.践行凯恩斯主义
C.加强对社会的控制D.防止分裂割据局面再现
2021-11-03更新 | 770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71年,德意志帝国议会的第二大党天主教中央党公开主张各邦自主和自决,要求教会有“独立处理和管辖”自己财产和事务的权利。对此,俾斯麦颁布了一系列反教权主义的法律,将天主教会置于国家管理之下。此举
A.表明帝国议会毫无权力B.有利于维护德国的统一
C.促进了宗教改革的完成D.表明德国没有信仰自由
2021-07-09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他们在数百年不被外族征服的优越中,在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但出门便是深深的海洋而且资源贫乏的现实,又使他们充满生存危机感,所以在技能层面非常注重乃至模仿先进的东西。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四: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1125日)

材料五:20世纪初的晚清变革大事记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材料一、二反映的两个重大事件对中日两国有何相似的影响?
(2)运用日本19世纪下半叶改革的相关史实,说明日本人是如何“心灵紧闭”的?“眼观八方”的含义是什么?
(3)姬乐尔通过“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表达了必须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改革才能成功的观点,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人们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里程碑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4)材料五表格显示20世纪初的晚清政府进行了一些变革和调整,但有学者指出20世纪初的清政府已失去了改革的最佳机遇,结合时代背景论证该观点。
2021-06-0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二: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地主领地上现存的秩序应维持到应有的准备工作完成,新办法开始实行时为止。

——《解放农奴宣言》

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材料四: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五: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废除的很不彻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

——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4)材料四中“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是指哪些(民族)国家?如何理解这场战争对俄国来说是“绝望的搏斗。”
(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
2021-06-0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后即开展了长达20余年的德国民法典的立法工作(如下表所示)。据此可知,德国民法典的颁布
时间民法典立法工作进展
1874年2月28日成立“准备委员会”,决定制定民法典的计划
1874年6月22日联邦议会设立委员会,从事起草民法典工作
1888年1月31日民法典草案公布,受到各方的批评
1890年联邦议会又任命一个新的委员会对第一草案进行讨论
1896年1月17日帝国首相将第三草案提交帝国国会
1896年8月18日皇帝批准
1900年1月1日正式施行

A.推动了分权制衡体制的形成B.有利于巩固帝国政治上的统一
C.扩大了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D.使君主统治受到一定程度削弱
2021-04-28更新 | 5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列材料节选自《大国的崛起》(唐晋主编)的目录。

前言

第七章东方唯一列强日本

一、中国的学生

二、布国威于四方

三、上下一致学西方

四、万世一系的近代天皇制

五、武力扩张、争霸东亚的不归路

六、启示

……

第九章美国:从蚂蚁到大象

一、从定居点到美国

二、向西、向西、向西

三、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四、资本主义经济的一统天下

五、新贵与老欧洲

六、简短的几点启示


请根据以上材料,从一个角度或多个角度提取自己的观点,并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