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从1848年起,普鲁士政府开始直接投资修建铁路,到60年代,国有铁路已占普鲁士铁路总数的一半以上。普鲁士统一德国后,逐步收购私营铁路,大部分铁路转为国有。这说明(       
A.国家政权有力推动工业革命开展B.德国工业革命具有社会主义倾向
C.德国普遍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德国经济发展借鉴苏联建设经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世纪四五十年代之交,美国的区域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动。东北部资本主义“核心地区”和中西部农业区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中西部成为了北部的主要贸易伙伴,而南部和中西部传统的经贸联系相对减弱。这种变化(     
A.促进了北方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间接导致了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
C.是南方各蓄奴州经济停滞的表现D.表明中西部支持北方的废奴主义
2022-11-22更新 | 180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湖北省旅游学校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构成德意志帝国的基本权力框架,如下图所示。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国家权力中心发生转移B.德国政治民主化有所发展
C.普鲁士控制着联邦议会D.各邦国保持着原有独立性
2022-09-28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第三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月考(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1871年12月,岩仓具视率使团出访欧美。初到美国时,他的传统发式与和式礼服引来无数好奇的围观者,这刺激他剪掉发髻并订制西式礼服。1872年11月,岩仓具视拜见英国女王时已经是全身西式装扮。这一变化说明(     
A.维新官员积极践行“文明开化”B.日本社会生活开始西化
C.社会习俗的转变引领改革浪潮D.岩仓使团重视外交礼仪
2022-07-14更新 | 4716次组卷 | 35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湖北历史高考真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世纪70年代.德国为了追赶西欧国家,推行“统制主义”发展模式。此后,德国跨越第一次工业革命,直接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执行赶超战略、追赶现代化的国家。德国成功的最主要经验是
A.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B.国家力量推动工业化
C.推行自由资本主义D.发挥后发国家优势
2022-05-24更新 | 4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市第—中学2022届高三新高考信息卷(三)历史试题
6 . 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政府直接投资铁路建设达155百万塔勒,并向银行借款达2000多万塔勒用于铁路建设,此外德国政府为铁路建设筹集资金,将普鲁士银行改为帝国银行,并开设一些新的银行专门为铁路建设服务。这些做法
A.具有一定专制主义色彩B.加速了德国的统一进程
C.助推德国经济后起直追D.推动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2022-05-20更新 | 431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2届高三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1487年,德意志巴伐利亚公爵阿尔布雷希特四世颁布《纯正啤酒法》,确保仅用未受污染的洁净水酿造啤酒,这一法律得到众多邦国的认同。1871年,巴伐利亚将这一法令能否被接受作为其加入新德意志帝国的条件。对“纯正啤酒”意识的强化有利于
A.促进经济发展B.强化君主权威C.推动文化融合D.增强民族认同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小辛同学参加了以“战争与民族意识觉醒的关系”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他们展开相关理论学习与史料搜集工作,形成了如下学习笔记

观点1807年)提尔西特和约对于德国曾是莫大的耻辱,而同时它又是德国走向民族大复兴的转折。

——【俄】列宁

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以地球上最大之民族,而能建设适于天演之国家,则天下第一帝国之徽号,谁能篡之。

——梁启超


材料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激起了被占领的国家和地区民族的反抗。德意志资产阶级深深感到其利益受到严重的威胁,德意志爱国主义者认识到了加强民族意识、唤醒民众民族自觉的必要性。他们大力宣传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致力于民族解放斗争,民族复兴运动开始广泛地兴起。

——摘编自罗群芳《拿破仑战争与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兴起》

甲午中日战争激发了国人的民族意识。1894年,孙中山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1895年,严复首次在《救亡决论》中喊出了“救亡”口号;康有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最终演变成为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1901年,面对“亡国灭种”的严峻危机,梁启超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的概念,从而开启了近现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和民族精神重构的伟大历程。

——摘编自布海璐、毛维国《论近现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精神的重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与民族凝聚力建设探寻》

通过研读,自拟论题,结合笔记中的观点与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5-14更新 | 333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等级考模拟演练(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所示为日本政府颁布的部分法规及内容。由此可见,当时日本(       
颁布时间法规名称内容
1872《学制》把“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作为普及初等教育的目标
1884《町村会法》地方议员的选举和被选举资格以本地户籍居住、拥有不动产、一定年龄、男子为主要条件
1898《民法》妻子嫁入夫家后,法律视其为“无能力者”
A.文明开化成效显著B.地方自治不断推进C.社会平等亟待增进D.法制体系不够完善
10 . 1487 年,德意志巴伐利亚公爵阿尔布雷希特四世颁布《纯正啤酒法》,确保仅用未受污染的洁净水酿造啤酒,这一法律得到众多邦国的认同;1871 年,巴伐利亚将这一法令能否被接收作为其加入新德意志帝国的条件。对“纯正啤酒”意识的强化有利于(     )
A.促进统一进程B.强化君主权威
C.推动文化融合D.增强民族认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