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既联系、又区别”的基本关系说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绝不能忘记空想社会主义曾经提供的源头活水。同时,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又必须注意划清同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路线。

——摘编自许耀桐《正确认识和评价空想社会主义》

材料二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当时列宁所面临的一个课题。1921年春天,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峻形势。当时,苏俄国民经济陷入了崩溃的境地,社会上对“军事共产主义”的不满情绪在增长,出现了一系列矛头指向俄共(布)的政治示威。列宁根据形势的变化调整政策,放弃原来的幻想与打算。列宁提出了新经济政策思想,提出了“满足非党农民关于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愿望”。

——摘编自左凤荣《从决策角度看苏联新经济政策的产生与夭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既联系、又区别”的基本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思想的背景。
2022-07-2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 世纪下半叶,随着奥斯曼帝国和清帝国的衰落,若干西欧国家在帝国主义的历史上写下了新的篇章,强烈的民族感情使它们动员起整个国家进行海外扩张。工业化以最高效的工具和最致命的武器将它们在世界各地武装起来。三个世纪以来,在亚、非、美、澳诸洲的海上贸易经验使它们对世界各地的地理和人民有了更多的认识。凭借这些优势,西欧征服了敌国军队,取代了当地的统治者,在世界建立了霸权。在 19 世纪末,美国和日本也作为新的帝国霸权加入了欧洲国家的行列。

——魏凤莲译《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  1880 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第一(较小的)世界,虽然其内部的差异悬殊,却因历史的关系而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共同支柱;而(大得多的)第二世界,除了其与第一世界的关系……几乎不存在任何可促成其走向一致的因素。

——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


(1)根据材料一,概括帝国主义国家对外扩张和争夺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回答,推动“全球体系”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2022-05-20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2023年3月高二学业水平合格考仿真模拟(五)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9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提出要举办万国博览会(首届世界博览会),以向世人展现时代的荣耀。博览会要展示每个国家的产品,应有尽有。等到一切打算都有了头绪,他召集了一个委员会,公布其计划大纲,得到委员们的赞成。大厂家热烈拥护,殖民地和东印度公司表示赞同,各大国踊跃送来展品。议会经过讨论后,通过了将博览会设在伦敦海德公园的议案。18515月,在灿烂夺目的场景与欢欣鼓舞的气氛中,万国博览会由女王主持了开幕典礼。

——摘编自(英)里敦·斯特莱切《维多利亚女王传》

材料二   1906年,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端方决定在中国举办博览会。自1908年春起,他几乎一直把筹备南洋劝业会作为其工作重点,任命江苏绅商张謇为南洋劝业会“总理”,具体负责筹备事宜。端方要求所属各部门认真落实,又直接给上海、苏州等地商会去函,请求认购商股,共襄盛举。随后他又电函张之洞、袁世凯,希望他们在北京斡旋以使之成。19097月,端方调任直隶总督后仍在为南洋劝业会操心费力。19106月,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商品博览会如期在南京隆重开幕。南洋劝业会的展览持续了6个月。当年获奖的一些产品后来大都成了饮誉海内外的名优特产。南洋劝业会吸引了中外客商十万多人与会,周边地区前来参观游玩的市民更是不计其数。

——摘编自张海林《端方与清末新政》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万国博览会筹建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举办博览会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端方筹建南洋劝业会的措施。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强国之梦

材料 在20世纪中叶之前,唯一具有足够吸引力,能够被称为“梦”的社会模式是美国梦。美国梦的信念基石是:任何生活在美国的公民都能实现个人抱负一一通常是获得物质财产;美国公民不论来自什么样的社会背景或种族,只要努力工作,有成功的决心,就能实现美国梦。到20世纪末,西方世界又出现了一个新梦想——欧洲梦。欧洲梦的第一个思想基础是,所有公民,不论来自什么样的社会背景或种族,都可以在欧洲社会中实现他们的梦想,而且还可以享受到这个社会高品质的、安全的生活。欧洲梦的另一个思想基础是,每个公民在社会中都有一席之地,无论一个人成功与否,都会得到关照。

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洲人已经习惯了依靠信用卡的生活,政府也支持这种负债文化。欧洲的政党相互竞争,推出各种政府计划,在不增加税收的前提下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养老保障、学校和医疗系统。

大多数欧洲国家都以发展多元文化为荣,吸引了大量来自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人移民到欧洲,他们愉快地与欧洲本土居民共处。但是,多元文化主义的神话在宗教恐怖主义面前破灭了。

在欧洲人向世界各地扩张5个多世纪后,哥伦布、达・伽马和库克的精神以及他们开拓新视野的愿望似乎都消失了。

——摘编自《欧洲:欧洲文明如何塑造现代世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编写一篇以“美国梦”或者“欧洲梦”为议题的学术论坛的发言提纲。(要求:先确定发言提纲的主题,主题要紧扣20世纪欧美政治经济及国际关系领域的相关史实;发言提纲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发言提纲内容完整,逻辑清晰)
(2)当下,中国梦成为世界各国媒体谈论的重点话题。结合材料信息,谈谈你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理解。
2022-05-08更新 | 25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十)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有10个国家接受邀请,此为世界博览会的开始,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盛会。此次博览会令人瞩目的展品当属引擎、印刷机和纺织机械等产品。在19世纪,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及雕塑作品成为世博会的主要展品,蒸汽机、混凝土、铝制品、橡胶、缝纫机、印刷机、电动马达等相继成为展会上的新宠。

——摘编自霍勒斯·格里利《水晶宫及其经验》

材料二   《南方与北方》(1848年)和《玛丽·巴顿》(1855年)是英国工业革命小说家伊丽莎白·盖斯凯尔的代表作。以下为小说片段:

在私达来东顿(英国北方工业城市)的好几英里路上,他们.…迅速驶过一些无可教药的又长又直的街道,两旁尽是造得齐齐整整的小砖房……四处,鱼立着一座座长方形的、开有许多窗子的大工厂,象一只只母鸡呆在小鸡当中那样。它们喷出“议会所不准许的”黑烟……从火车站到旅馆去,驶过几条较为宽间的大街,不得不经常停下,因为装满货物的大货车把不大宽阔的大街堵塞住了…….所有的货车、运货马车和载重卡车全装着棉花,不是装在口袋里的原棉,就是一包包织成的白布。人们聚集在人行道上,大部分人穿的衣服质地全很不错。

——摘自《南方与北方》

约输·巴顿就是这些人中间的一个。这位可怜的织工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他的老板们能够从原来的房子一次一次地款到更好的房子里去居住,最后又总是盖造一所比以前所有的房子都来得华面的住宅,在乡村中五上一大片庄园,可是做织工的人却要身受减削工时、克扣工资、裁员解雇等等的道遇,老是为孩子们的面包在不断挣扎……工人们用尽一切粗野的言辞向议会请愿,诉说他们身受的痛苦和要求。

——摘自《玛丽·已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万国工业博览会”举办的背景。蒸汽作为引擎驱动的机器在这次博览会尤其引人注目。请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例蒸汽引擎被运用到交通业上的重要发明。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有关英国工业革命的信息。
2021-06-2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综合检测(四)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工业主义极大地推动了政治革命,过去两个世纪的民主运动都受到了新工业主义的影响。它主要靠发展城市生活来实现这种影响。制造业生产体系需要劳动人口在大的工业中心聚居,因此,受新工业主义影响的国家的人口已经从过去的乡村农业人口占主导变成了城市工业人口占主导。而且城市生活加强了民主意识。……新工业主义的另一个重要政治结果就是加剧了国家之间的竞争。大工厂、作坊和劳动车间生产效率的提高迫使生产者去寻找过剩产品的国外市场。……新的工业主义将过去在家庭里主要由女性成员承担的工业模式转移到了工厂里进行生产。女性也就随之从家庭走向了社会,与男性一同进行竞争。

——摘编自(美)菲利普·范·内斯·迈尔斯《世界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工业主义”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工业主义”的社会影响。
2021-02-26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①使用电灯照明 ②豪华客舱配备电视 ③航线经过地 中海 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1-30更新 | 1701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2-2013学年河北省邢台一中高二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公元1652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有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英国殖民地;……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
一一摘自《航海条例》(1651年10月)
材料二:19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同时与法国等国家签署了减免关税的双边协议。                            一一《民族国家与世界经济》
材料三: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国会于1930年5月19日通过霍莱-斯姆特法令,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各种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约40%。这一法令的实施,遭到33个国家的抗议,引发了30年的关税战。到1931年底,先后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进口税率比1929年提高60一100%;。此外,法国采取“输出限额制”,德国创立“以货易货制”,其他国家纷纷效法。                                               一一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四:关贸总协定的序言明确规定其宗旨是:缔约各国政府认为,在处理它们的贸易和经济事务的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生产与交换为目的。通过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等措施,以对上述目的做出贡献。
材料五:2010年9月29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针对中国汇率问题的一项法案,根据这项法案,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币值被认定为被人为低估,美国政府有权对来自该国的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不过这项法案需要由美国参议院表决通过,最终能否成为美国新的、可操作的贸易法规仍存悬念。
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仅2010年10月1日至15日半个月的时间,美国制造的对华贸易摩擦事件就多达24起。
(1)材料一、三、五与材料二、四所实行政策有何不同之处?他们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归纳《航海条例》颁布的直接目的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三政策实施各造成了哪些严重后果?
(3)材料二和材料四政策实施的背景各是什么?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
(4)据材料五,结合以上述材料及其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前美国对华政策的认识?
2016-12-07更新 | 6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河北省冀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9 . 16世纪以前,大家庭在英国社会中占有绝对比重。17世纪初,年轻人逐渐从大家庭分离出来建立夫妇式家庭,但父母对他们的择偶或择业还有一定的权力。自1850年起,夫妇式家庭在英国占据主导地位,英国社会出现了生育率下降、妇女单身率增长及头婚年龄提高等现象。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工业革命的推动B.启蒙思想的影响C.民族主义的传播D.无产阶级的壮大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有关英国17-19世纪人口变化的统计情况(单位:万人)。

——根据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制图

材料二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的整合与裂变。发生于世界近代史上的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统治的建立,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较长时间里保持着较为旺盛的活力。只有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据了优势之后,才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摧毁一切封建堡垒,踢开一切封建羁绊,组成资本主义基础上的世界整合。工业革命为人类指明了走向工业社会的目标,造成了人类相互依赖的物质基础,但也造成了工业化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对抗;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先进和富饶工业社会的同时,也造成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大裂变;工业革命改变了国际格局,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主导地位,但也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社会基础。人类社会必然在这种对抗和裂变中发展并逐渐融合,走向更高层次的一体化。

——摘编自赵秀玲《工业革命——世界整合与裂变的双刃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17—19世纪英国人口变化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工业革命所引发的“整合”与“裂变”的表现。(不得照抄材料)
2024-04-2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任丘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