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手工工场的生产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再也无法满足日益扩大和增长的国内外市场的要求,于是创造一种新的具有更高的生产力水平和更适合于资产阶级追求高额利润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的要求,成为刻不容缓的事。18世纪的几乎所有发明家都是被生产的实际问题所推动着。自从文艺复兴以来,科学思想已逐渐摆脱了神学迷信的桎梏。到了17世纪,理性思想原则逐渐取代了盲目信仰为基础的思想原则,科学发明一一出现。到17世纪末以后,英国的社会政治环境,又为科学思想的发展,技术的创造发明奠定了适宜的土壤,生产技术上的发明就不断涌现了出来。工业革命正好发生在此时。

材料二   在19世纪末的英国,冶铁、炼钢、造船等工业部门中都形成了垄断组织。到1902年底,英国已有了57个托拉斯及其他形式的垄断组织。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资本输出长期位居世界第一位。资本输出的对象主要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19世纪英国在香港、上海先后成立的汇丰银行,逐渐控制了中国的银行业。1902年,英国在中国的投资总额达2.6亿余美元,占帝国主义在中国投资的首位。1910年,英国的资本输出总量约700亿法郎,其中输出到欧洲的约40亿法郎,输出到美洲的为370亿,输出到亚洲为290亿。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觉非主编《欧洲五百年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生产组织形式的新变化。并简析这一变化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两代于景德镇设立御窑厂,御器的烧造受到皇帝的管控,并始终贯彻执行皇帝的意志。虽然生产需要耗费大量物力,但是这些开支费用都出自国家的专款,使得烧造可以不计成本,而且皇帝还派遣信任的官员赴厂监督烧造。明清御窑产品没有经济效益,这些瓷器只是为了满足皇帝的个人爱好与皇家礼仪规范。烧造技术几乎达到苛刻的地步,而且精湛的技术大都掌握在个别人手中。乾隆朝瓷器之所以能成为瓷器顶峰,主要原因在于唐英(清代陶瓷艺术家,先后为雍正和乾隆两朝皇帝烧制瓷器,由他主持烧制的瓷器无不精美)非凡的造诣。而乾隆以后的督陶官,都难以企及唐英的水平,这也是唐英以后御瓷烧造再无大的创新原因之一。

——摘编自李健龙《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发展模式——以明清景德镇御窑为中心的考察》

材料二   英国是近代工厂制的发源地。18世纪中叶之前,英国处于作坊制、家庭制和手工工厂制并存的前工业化时代,用于设备、厂房等方面的固定资本仅占很小比例,处于主流的作坊制生产及家庭制生产规模都不大,一般不超过十人,只有在采矿、冶铁等行业的手工工场中,才会出现几十人乃至上百人的集体劳动。除了集中的手工工场对劳工有一定纪律约束之外,在家庭制及作坊制生产中的劳工,很少受到纪律的约束。由于工厂制的兴起,厂房的建设、机器的引入需要投入大量资本,分散在乡村的劳动力开始向城镇工厂聚集。以制陶业为例,在手工作坊时代,陶器制作的所有工序几乎由一名制陶工来完成,而在近代的制陶工厂中,整个工厂分为若干个车间,每个车间的工人只负责所指定的一道生产工序。以纺织行业为例,1792~1850年间,该行业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3倍,同时几乎所有的工厂都会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以便对工人实施规范化的管理。

——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以制瓷业为代表的官营手工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相比于前工业化时代,指出英国近代早期工厂制度的主要变化。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英两国手工业发展的不同给你带来的启示。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面对工业化和都市化带来的垃圾、下水道、供水以及居住等问题,1842年,英国人埃德温·查德威克率先提出治理公共卫生。基于当时瘴气和接触传染的医学观念,此时的公共卫生对因营养不良和恶劣居住条件引发的天花、伤寒和慢性病尤为重视。19世纪中叶,公共卫生改革者声称,工人阶级不良的健康状况和过早死亡减损了社会劳动能力,进而降低了社会效率。他们提倡利用政府资金提升公共卫生水平,由此可减少为孤儿寡母提供的救济。19世纪后半期,公共卫生成为非常专业化的职业:公共卫生最终接受疾病传播的细菌理论,从而建立在科学的医学基础之上;公共卫生干涉的领域从环境卫生转向家庭卫生;公共卫生运动最初的领导者几乎都是社会改革者,医生在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进程中逐渐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摘编自杜丽红《世界现代公共卫生史的兴起与近代中国相关问题的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英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原因。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2年,英国废除了制成品的特别出口税,并降低了海关税则上不少于750个税目的进口税,再次开征所得税以弥补预期的收入损失。1845年英国取消520种关税,并废除其余原料进口税。1846年废除了直接损害工厂主利益的《谷物法》。1860年,英、法签订了一项自由贸易条约,条约规定两国互享最惠国待遇,减免双方重要商品的关税。此后,英国又与许多国家订立了带有自由贸易性质的通商条约。

——摘编自高德步等《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世界更大范围的开展,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列强为了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大学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降低或废除关税的原因,并指出英国在19世纪后半期实施的经济原则。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作用。
22-23高三下·河北·开学考试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工厂制度成为了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与手工业工场相比,工厂实行大规模的集中劳动;雇佣工人分工明确,受严格的纪律约束;主要使用机器进行加工生产,工人成为了机器的附属品。1840年前后的英国,以机器生产为主的工厂基本取代了手工工场。20世纪初,美国的福特公司创立了量产模式(生产流水线),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工厂自身发生更深层次变化:不断采用新技术,使生产迅速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竞争加剧,产生大规模的垄断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形成职业化的管理阶层;普遍建立了科学管理制度,形成了一系列科学管理理论,从而使企业走向成熟,成为现代企业。

材料二   城镇化开始之前,英国城镇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5,到了1851年英国已经有超过一半的人口变成了城镇人,全国大小城镇有近600座。到了19世纪晚期,英国2/3的人口生活在城镇,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城镇化的国家。英国的成功经验得益于工业化革命的大力拉动,也有政府引导、市场拉动和民众参与“三位一体”的城镇化推动模式相关。同时自1909年颁布第一部《住宅、城镇规划条例》以来,英国先后颁布了40多部与城镇化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两次工业革命造成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英国出现城镇化的原因,并结合西方城镇化发展我们应该如何做?
2023-01-0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河北专用)
6 . 由英国率先发生的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社会产业结构,而且引起了社会阶级结构、上层建筑、生活方式等的深刻嬗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8-19世纪的英国,而不是发生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兴起的故地,也不发生在欧洲一些文化昌盛、经济发达的地区,而恰恰发生在原先相对落后的,处于世界文明边缘的,孤悬在大陆之外的海岛英国,究属是哪些因素促成了英国首先发生震撼世界的工业革命,这是国内外学术界和广大历史学习者都怀有极大兴趣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蕴涵着丰富的意义和价值。……英国工业革命是上述诸多因素积聚而成的自然演进的产物,它不是哪位英明君主谋划的结果,也不是哪位天才思想家巧思妙想的结晶。它不像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事先有一定的谋略和规划,而是在原发状态中发生的、发展的。直到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时也没有人认识到工业革命已经发生。

——摘编自李月琴《探因索源——“英国工业革命”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

材料二   大工厂,特别是从蒸汽机开始代替水力发动机的时候起,越来越多地开设在那里。据同时代的人说,在1786年,人们仅看到一个烟囱,即阿克赖特纱厂的烟囱。十五年后,曼彻斯特约有五十个纱厂,大多数都拥有蒸汽机。那些赶忙建筑起来的、因太小而不够人口居住的工人棚屋绵延在纱厂的周围,几乎把旧城围绕起来。……设有商店的中心区域已经美化了。那里开辟了宽阔的街道,两边有很高的砖砌的房屋。最后,在城市的最外面东南方不久也建起一些四周围有花园的漂亮别墅,那里住着新的贵族,棉业富豪。

——摘编【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


(1)根据材料一,指出相比于其他国家,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从技术和农业的角度概括英国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
(2)“工业化推动了人类社会城市化进程”,根据材料二以英国为例阐述这一进程。
7 .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朝贸易发达,商贸大致可分为国内商贸、边境互市商贸和对外贸易。在对外贸易和边境互市中几乎见不到妇女身影。据《太平广记》不完全统计,唐代经商妇女32人,未见家人记载的妇女19人,其余多是夫死寡居或丈夫情况不详者。就经营内容种类而言,不详者6人,从事旅店、饭店和酒肆经营13人,从事日用品经营10人。在商业经营中,质量是商家的立足之本,“女几者,陈市上酒妇也,作酒常美”“行溧水道中,遇一新草店数间,独一妇人迎客,为设饮食,甚丰洁”。

——勾利军、吴淑娟《略论唐代妇女的经商活动》

材料二   18世纪末19世纪初,受“家庭天使”观影响,英国中产阶级妇女囿于家庭小圈子。19世纪后期,越来越多的打字员、书记员等专业办事人员来自中产阶级妇女,新兴行业的涌现,为她们走出家庭、社会提供了新的职业选择。1859年英国第一个女权组织“郎汉姆女士”对女性加以培训,并为她们直接提供工作。

——潘迎华《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妇女投资经营活动及其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妇女经商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妇女身份发展转变所产生的影响。
2022-08-0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献县求实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8 . 经济的发展与演变

材料一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和瓦斯科·达·伽马的这些航海壮举,是自农业在几千年前被缓慢发明以来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葡萄牙人的航行,将世界上两个充满活力和财富,却没有通航的地区连接起来。西班牙的航行,则让两个曾有人居住,但远隔万里且互不知晓的世界发生了接触。

——【澳】杰弗里·布莱内《世界简史》


材料二   19世纪末以来,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方法是其对现代能源(即煤、石油、天然气和水力、电力而不是木材)的消耗,因为这既表示一个国家利用各种无生命能源的技术能力,也表示了其经济发展速度。

18901913年欧洲各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相当于百万吨煤)

年份
国家
1890190019101913
英国145171185195
德国71112158187
法国3647.95562.5
奥匈帝国19.7294049.4
俄国10.9304154
意大利4.559.611

——摘编自【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主要通过运用预算政策刺激需求,实现了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经济目标。70年代,出现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局面,各国政府纷纷调整经济政策,其共同点是加强市场调节,缩小政府作用。

——摘编自李景治、林苏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依据材料一和上图,分别写出“葡萄牙人的航行”和“西班牙的航行”路线所对应的图中序号。分析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行给世界和欧洲带来的影响。
(2)根据上述表格,概括欧洲各主要国家能源消耗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3)依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结合所学分析调整的原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处于封建鼎盛时期的葡萄牙冲在各国殖民扩张的最前列,其工商业基础十分薄弱,封建王权占统治地位,但却垄断了东方贸易。15721581年,荷兰资产阶级领导了独立战争,独立后的荷兰随即开始了海外殖民掠夺,巨额的殖民掠夺财富转化为资本积累,资本市场日趋繁荣,荷兰成为欧洲的经济领袖。它的威力主要建立在商业霸权之上,偏重商业资本发展的路径使荷兰到18世纪时国运衰落。17世纪下半期,英国从荷兰手中夺取了海上霸权。到18世纪最后30余年,英国率先开始了改变整个世界面貌的产业革命,产业革命最终将英国推上了世界霸主的宝座。回顾西欧这两个世纪的历史可知,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决定的社会结构先于制度变迁并决定制度变迁。

——摘编自潘悦《16~18世纪西欧诸国的经济兴衰与制度变迁》

材料二   18世纪欧洲内部变化过程中,比较清晰的一点大概就是西欧与东欧状况的明显差异。在通向近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秩序的变化、政治结构的革新等方面,18世纪无疑是西欧开始掌握主导权的分水岭。在发生明显变化的西欧,也是以西北欧,尤其是以英国和法国为先。在欧洲整体的分工体系中,通过将自己定位为向商业和工业发达、人口持续增长的西欧提供粮食的地区,东欧寻求到了新的出路。

——摘编自【日】森谷公俊等著《兴亡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16~18世纪葡萄牙、荷兰、英国先后崛起的首要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无疑是西欧开始掌握主导权的分水岭”的原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欧洲历史未进入海洋时期以前,西方没有一个国家把提倡海外发展当作政府大事业。到葡萄牙人发现好望角的时候,欧洲的局势就不同了。这些国家的国王无不以提倡海外发展为政府及民族的大事业。那帮在海外掠财夺土的半海盗半官商居然成了民族的英雄。文学家又从而赞扬之。在1617世纪的欧洲人眼里,国家的富强得靠海外事业的成败。个人冒险而到海外去奋斗的,不但可以发大财,而且可以成为国王的忠臣、民族的志士和上帝的忠实信徒。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大。”186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的增长超过了6倍,18511913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2倍。两次工业革命后,大量各式各样的工业产品和机器成品纷纷进入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不仅存在着商品销售市场,而且还出现了资本、投资、货币、全融市场等流通形式。20世纪初,世界范围内还出现了大量商品证券交易市场。这些商品交易场所日趋大型化并分布于欧、亚、美、非等各大洲。而正是“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

——摘编自陈晓霞《关于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其教学的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当时欧洲开展海外贸易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市场的特点。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