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25年,英国乡村银行大约有600家。这些乡村银行、伦敦的私人城市银行均为家族公司或者由少于六个的人组成的合伙公司。合伙方式组成的银行规模较小,普遍存在资本不足的问题,风险能力较弱,这些银行资金链容易断裂。另外,这些家族银行或合伙银行还缺之有限责任的保障。因此在银行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多次破产潮。1825年之前发生过两次影响较大的破产潮。第一次是在1793年经济危机时,仅一年倒闭的银行达22家:另一次是1814年,据估计,18141816年,英国破产的银行不少于89家。1825年的经济危机中,越来越多的乡村银行选择了破产,城市银行也在同年1212日开始破产。最终,许多家族银行和合伙银行倒闭破产,而股份银行却安然无恙,未受到太大冲击。

材料二   工业革命引领英国经济发生巨变,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资本需求的增加以及企业管理难度的增加,使得作为市场主体的家族企业和合伙制企业等经济组织形式的管理越来越力不从心。经济组织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生产规模、技术的进步及其带来的生产流程的复杂化和经营销售范围的扩展的需要导致的。在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下,英国的公司制度正式突破束缚,允许通过注册成立股份公司。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宏远《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股份公司制度的创新》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初英国合伙制银行破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家族企业和合伙制企业相比,英国股份制企业的优点,并说明英国股份制企业兴起的背景。
2022-05-0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秦汉时代,手工业生产中就出现了合股经营的方式。在汉武帝实行禁榷制度以前,采矿、炼铜、铸铁、冶铁、铸造、煮盐等行业中的企业都是在“开山梁,驰山泽之禁”的放任政策下,完全听任私人自由经营的。而这类企业都不可能以个体的方式进行小量的生产,必须是大规模经营,需要雇佣很多工人。组织这类企业便需要大量的资本,除了大贾富商的独资经营,便出现了一些合股经营的企业。但这些合股经营的企业组织形式,在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很难发展为现代股份公司。

——摘编自李维安、朱光华《社会主义股份经济探索》

材料二 英国在各行业中都出现了一些较大规模的企业,1851年,英格兰和威尔士棉纺织业中雇工超过100人的企业已达411个,制造业中企业规模更大。1851年英国展开了关于制定股份公司法的辩论。经过一系列的辩论,导致了具有重要意义的1862年股份公司条例的颁布,根据这一条例,凡7人以上,经营目的合法,只需签署一项组织公司的备忘录,即可成立股份公司,可以是有限责任公司,也可以是无限责任股份公司。无论在1862年以前有特许状的,还是没有特许状而以股东的财产去冒风险的各种类型的试验性企业都可根据公司法登记而转为股份有限公司。

—— 摘编自李维安、朱光华《社会主义股份经济探索》

材料三 随着战后资本主义社会中持股人数增多,股权分散化的迅速发展,垄断资产阶级不失时机地利用“股权社会化”进行宣传,认为资本所有权“分散了”,工人也成为企业的“所有者”,“人人都成了资本家”,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质”变,已经成为“民主的资本主义”“人民资本主义”。

——摘编自逢秀贞《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合股经营“企业”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难以发展为现代股份公司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现代股份公司成立的背景及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民主的资本主义”“人民资本主义”这一社会现象的认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15—18世纪中期在欧洲流行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一七七六年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中抨击了重商主义,他提倡自由贸易和开明的经济政策。十九世纪中叶英国.废弃了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

—努松著《重商主义经济学》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

材料三袁志刚在《从里根新政看中国未来的经济改革》,中指出:如果我们讨论克林顿时期的经济繁荣,则不得不提到美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里根新政。因为克林顿时期的美国新经济正是里根新政在九十年代经济政策上的延续和私人经济的继续发展。自罗斯福新政以来,美国经济已经被凯恩斯主义统治了四十余年。经过长期的需求管理,美国经济拥有一个庞大的政府,并随时遭受其看似合理的管制和调控。可是,长期的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并没有带来良好的经济表现,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美国经.济出现了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同时上升的滞胀情况。尽管如此,战后开始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丝毫也没有减弱。

1981年里根总统在就职演说中强调,“在当前的危机下,政府并不是解决我们问题的办法,而正是问题本身。”其“经济复兴”计划概括地说,就是“三砍一稳”,即大砍联邦预算开支,大砍个人与企业的税率,大砍政府下达给企业的各种规章条例,以及要求制定一项稳定的货币政策。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重商主义和自由主义两种经济思想中政府作用的主要差异;概括它们对不同时期的英国发展分别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70年代欧洲国家的经济结构特点,并分析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归纳里根经济改革的背景;并分析里根政府与罗斯福政府在解决经济危机策略上的发展性变化。

2018-02-21更新 | 84次组卷 | 4卷引用:2014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4 . 世界市场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从那时起就出现了关于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之争。至今,它仍是世界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49年国会度除了臭名昭著的航海条例并从1850年开始生效!……1840—1860年间,英国继续削减关税,许多商品的关税甚至被取消。……1863—1866年间,通过与法国签订条约,大多数欧洲国家加入了自由贸易网络,即所谓的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

——彼得·马赛厄斯悉尼·波拉德《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   亚瑟·索尔特爵士把霍利—斯莫特关税称为世界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路易斯·道格拉斯认为托马斯修正案(致使1933年3月美元贬值)标志着“我们所知的西方文明的终结”。

——彼得·马赛厄斯悉尼·波拉德《剑桥欧洲经济史》

(注:霍利—斯莫特关税法于1930年6月17日经胡佛总统签署成为法律,该法案将2000多种进口商品关税提升到历史最高水平。该法案通过之后,许多国家对美国采取了报复性关税措施。)

材料三   对全世界而言,向贸易保护主义的回归始终是一个难以消除的危险。在大多数工业化国家都有呼吁对进口商品提高关税的人,而工业化国家有可能分裂成几个大的地区性贸易集团。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航海条例在英国发展史上的作用,分析英国后来废除航海条例的原因,并说明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的建立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霍利—斯英特关税法与托马斯修正案出台的背景。谈谈你对“西方文明的终结”这一论点的理解。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工业化国家在二战后为克服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采取的措施,并说明其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生产力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奠定了物质基础,提出了“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由此可推知,《共产党宣言》(     
A.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论证了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
C.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D.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
6 . 如表中的现象可用于研究(     
15世纪早期1公斤胡椒的价值变化(单位:克白银)
印度产地亚历山大里亚威尼斯欧洲消费国
1—210—1414—1820—30
A.新航路开辟的背景B.价格革命的影响C.工业革命的必要性D.世界市场的形成
2024-04-24更新 | 67次组卷 | 46卷引用:河北省新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社会的经济进步一旦把摆脱封建桎梏和通过消除封建不平等来确立权利平等的要求提上日程,这种要求就必定迅速地扩大其范围。

大工业发展到更高阶段时,就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用以限制它的狭隘范围发生冲突了。

从直接生产者身上榨取无酬剩余劳动的独特经济形式,决定了统治和从属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直接从生产本身中生长出来的,并且又对生产产生决定性的反作用。但是,这种从生产关系本身中生长出来的经济共同体的全部结构,以及这种共同体的独特的政治结构,都是建立在上述的经济形式.上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二   身处快速工业化进程的马克思深刻洞悉了工业文明的积极意义和负面影响。一方面,工业化创造的生产力,极大提高了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工业文明。另一方面,马克思也看到,在工业化主导下的自然遭到了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高度紧张,人成为一种独特的“物”。马克思对这些现象给予了深刻的批判,从这一意义上说,马克思工业文明思想既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又是对工业化的批判与超越。

——摘编自冯凯《马克思工业文明思想的理论阐释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并指出这一观点产生的背景。
(2)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史料价值。
2024-06-04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三)历史试卷
8 . 19世纪,英国名画家透纳将自己绑在汽船的桅杆上四个多小时,体验大海波涛和狂风暴雨对人心灵的冲击,后以此为主题创作了一幅名画;他还在飞的火车上将头伸出窗外,在疾驰速度中去观察雨雾迷蒙的风景,创作了名画《风雨和速度一一西部大铁路》。这(     
A.说明工业革命为绘画带来新的创作体验
B.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在规律
C.诠释了理性主义对美术作品的深远影响
D.阐明了现实主义艺术风格产生的背景
2024-05-2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新高考考前提分演练(一)历史试题
9 .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哥伦布其人与“旧世界”发生的人口爆炸之间,是有关联的。印第安人向世界贡献出5项颇具价值的作物:玉米、马铃薯、甘薯、豆类、树薯,这些作物后来得到广泛种植、食用。就地理分布而言,玉米恰好位于水稻和小麦的生长带之间。世界玉米田每单位平均产量几乎是小麦的两倍。美洲食用作物的最大优势,正在于它们对土壤,天气与栽培的要求与旧世界作物全然不同,生长季节也与后者有异。美洲作物往往不会与旧世界作物竞争,反而与之互补。1492年之前的无用之地,因这些美洲植物的进驻,也变得能栽种粮食了。在许多地区,由于美洲作物对阳光,雨水或其他因素的要求与旧世界作物不同,农人可以排除休耕季了。

——摘编自[美]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材料二:自17世纪初第一家荷兰酿酒厂成立以来,食品贸易和饮食文化使纽约焕然一新,食品企业通过工业化的流水线生产和运输创新为食品国际贸易奠定了基础,加上在战时为水手和士兵提供食物,纽约的食品制造对美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大量涌入的德国移民使纽约的啤酒厂成倍增长,纽约曾是19世纪美国最大的啤酒花种植基地。1862年,南北战争时期的啤酒消费税催生了美国啤酒酿造协会,这个以啤酒制造商为主的行业协会在很长时间内都以德语为官方语言。19世纪中叶兴起于纽约市内的肉类加工区,离时装区不远,到1900年,该地区已聚集了250家屠宰场和包装厂。

——摘译自[美]JoySantlofer《食品都市》(FoodCity:Four Centuriesof Food MakinginNewYork)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洲作物外传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后期纽约跻身食品都市的背景。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中叶后,技术变革带来的水力机、蒸汽机的创新,最终促使处于萌芽状态的工厂制破土而出,这种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最终在英国问世了。工厂制首先出现于供需冲突最为突出的纺织行业,从18世纪末期起逐步向其他行业扩散。与传统手工工场相比,近代工厂制在兴起过程中逐步展露出一些新的特征,如资本与劳动力的集中,劳动分工的加强,生产管理的规范化与制度化,等等,这充分表明工厂制在生产组织形式上已经实现了质的突破。

——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

材料二   马克思、恩格斯都不只一次地承认,马克思主义理论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吸收人类知识的精华,再加上自己的解释与发挥,创造出来的。至于为什么是马克思与恩格斯而不是别人,那就要了解他们的革命生平。为此就需要搞清楚背景,其中最重要的是当时制度的不合理性,尤其是工人阶级进行的斗争,即早期工人运动(里昂工人武装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如果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认识到工人阶级是最富革命性、最有发展前途的阶级,就不可能把一切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也不可能认识到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思想,工人阶级是物质力量。

——摘编自刘芃、朱汉国主编《历史学习精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工厂制兴起对英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