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0 道试题
1 . 表为1780~1888年间欧美各大国的工业生产变化情况(单位:百万英镑)。该变化(       

时间


国家

1780年

1800年

1820年

1840年

1860年

1888年

英国

177

230

290

387

577

820

法国

147

190

220

264

380

485

德国

50

60

85

150

310

583

奥地利

30

50

80

142

200

253

美国

15

25

55

96

392

1443

俄国

10

15

20

40

155

363

A.源于各国社会制度的不同B.反映了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动
C.加剧了列强在全球的竞争D.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2023-11-06更新 | 231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联考(一)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巴斯位于伦敦以西100英里,坐落于群山环绕的谷地中,是一个自然风光优美的小城。从城市中心的每个方向看去,都能看到绿意融融的田园景观,优雅古典的建筑与周边乡村风光相映相称,文化与美景融于一体。巴斯浴场从3000米深的地下,每天喷出127万升泉水,温度常年保持在46.5摄氏度,既可饮用,又可治病。巴斯城自古罗马帝国统治英格兰岛时就已出名,罗马人最早在这里发现了具有神奇疗效的矿泉,修建了许多大型浴场,英文中“洗浴”(bath)一词便来源于此。17世纪60年代,巴斯人口尚不到2000人,1760年代为13000人,1780年城市人口为19000人,18世纪末,巴斯的人口数为33196人,较世纪之初增长了10多倍,成为英国十大城市之一。1851年,巴斯的人口达到了54000人。1841年的人口普查显示,巴斯城中有87%的工人都在从事旅游业或相关行业。为游客服务的城市人口急剧增加,新房屋成批涌现,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据傅广生《英国旅游文化史》等整理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巴斯城的崛起”自拟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2023-11-05更新 | 127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4·广西北海·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如表是19世纪上半叶英国议会通过的部分法令。这反映出(     
法令主要内容
1802年《棉纺厂儿童健康和道德调整法案》学徒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吃饭时间不计在内
1819年《棉纺工厂法案》不得雇佣9岁以下的儿童,9至16岁之间的儿童每天工作不得超过12小时
1842年《矿山法》将政府立法保护的范围扩大到棉纺织厂之外,同时首次将妇女列人了保护对象
1844年《儿童半时工作日法》13岁以下的儿童一天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6个半小时,不得雇佣8岁以下的儿童
1847年《十小时工作日法》规定妇女和青少年1天不得工作超过10个小时
A.英国强化对劳资关系的政府调节B.工业革命提高了妇女儿童的地位
C.工业资产阶级掌握国家立法权力D.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有重大变革
2023-10-28更新 | 25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人类历史纷繁复杂,一切历史都是在时间的长河中产生的、发展的、结束的。在具体的历史教学语境下,时序意识的表现之一就是在时间的背景下把握历史的变迁与延续、原因与结果。

下表所示为世界近代史上的若干关键词。

“全球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的兴起”“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确立”“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亚非拉独立运动”

——摘编自李秦苏《例谈高中历史教学中时序意识的培养策略》等整理

从材料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处于“同一时间背景下”的关键词,据此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前后关联,史论结合。)
5 . 如表所示为19世纪英国传记作家笔下的工匠精神描绘。据此可知,当时传记作家(     
要素内容传记的模式
思想基础个人主义杰出工匠的个人传记
价值取向创新对发明家型工匠的重视
工作方法实践、实验叙述工匠通过反复探索完成发明
工作态度勤奋、毅力讲述工匠克服困难完成发明的故事
A.客观记录了英国社会发展状况B.深受工业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C.致力于推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D.同情工人阶级的不公正境遇
6 . 18世纪40年代的英国中低收入人群吃的主要是面包,肉类如牛羊肉和新鲜水果蔬菜等缺乏、营养不良,不及上层。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人普遍注重食物的营养,马铃薯的消费减少,一些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蔬菜消费增加,香蕉在城市穷人家庭中得到普及,咖啡和茶叶的消费量也增加了。这一变化反映出英国(     
A.国内外市场得到不断扩大B.农业和工业结构得以有效调整
C.社会贫富差距已不断缩小D.工业革命提升了社会消费能力
2023-10-11更新 | 592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马克思惊叹道:“公社简直是奇迹般地改变了巴黎的面貌!”在马克思看来,人民群众能够占有生产资料,并导致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共产主义,这是巴黎公社得以存在的根本原因。马克思意在强调巴黎公社(     
A.具有无产阶级专政性质B.力图构建新政政权
C.坚持实行人民主权思想D.注重保证民主权利
2023-10-10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金科大联考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人类文明和历史学研究领域,科技革命可以从两个层次进行观察。在世界科技层次:科技革命是科技范式的转变,关注科技自身的变化。在人类文明层次:科技革命不仅是科技范式的转变,而且是科技与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相互作用的结果。简单地说,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统称,指引发科技范式、人类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革命性转变的科技变迁。

——摘编自何传启《第六次科技革命预测及中国的应对之策》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技革命”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9 . 商业贸易和工业革命

材料一   1618世纪,欧洲人主导的这三百年的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贸易方式是所谓的三角贸易。……各种各样的三角贸易中,奴隶是这种贸易的主要商品。……我国学者还讲到了一种范围更大的三角贸易,即“当时存在于欧、亚、美三洲之间的……繁荣的‘三角贸易’”。其内容或过程大体上是这样的:欧洲人向美洲输出欧洲的工业品,在美洲换成白银,然后通过各种渠道(如菲律宾和墨西哥之间的太平洋航线),换取亚洲的生丝、绸缎、棉布、瓷器、茶叶、香料、胡椒等,再运回欧洲。

——摘编自王加丰《三角贸易》(《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年第7期)

材料二   “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共产党宣言》

“小工业创造了资产阶级,大工业创造了工人阶级,并把资产阶级队伍中的少数选民拥上宝座。但是,是‘美好的旧时代’的人数众多的小资产阶级已经被工业摧毁,从他们当中一方面分化出富有的资本家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在图中绘出全球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路线示意图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确定一个主题,谈谈你对“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的理解。
2023-10-08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10 . 根据如表内容分析,与西方传统人文主义相比,关于“人”的价值的认识,马克思(     
但丁《神曲》肯定“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
卢梭《社会契约论》人生而自由,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力的表现和运用体现人民意志。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等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共产主义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真正实现平等,人成为真正意义上自由的人。
A.更为注重人在精神世界的价值B.主张人的价值通过自身的解放来实现
C.强调以自我的意识为核心标准D.指出政治权利是人类价值的主要载体
2023-10-07更新 | 286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蓬莱第一中学、 蓬莱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段考(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