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顿是纺织工,瓦特是徒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提名。这一变化说明了(  )
A.研究成果取决于研究者出身B.科技创新已不需要生产经验
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2024-05-18更新 | 472次组卷 | 123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如表中的现象可用于研究(     
15世纪早期1公斤胡椒的价值变化(单位:克白银)
印度产地亚历山大里亚威尼斯欧洲消费国
1—210—1414—1820—30
A.新航路开辟的背景B.价格革命的影响C.工业革命的必要性D.世界市场的形成
2024-04-24更新 | 32次组卷 | 46卷引用: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困扰。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工人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     
A.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B.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C.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D.统一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
2024-03-18更新 | 280次组卷 | 137卷引用:山东省寿光现代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阐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对工业文明的一片批判声中,一批思想家也走上前台,发出了另一种声音,他们坚决为现有的工业制度和社会体制辩护呐喊,这批思想家主要有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在斯密看来,市场的自由竞争实现了社会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引导着人们实现着个人利益,也增进着国家的财富,这是现行社会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是个人财富与国民财富增长的动力。就生产形式而言,自由竞争并不会带来生产的无序化。相反,在市场的自由调节下,社会在均衡的生产,实现自然的和谐与有序。斯密坚定地认为,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击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度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了,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才能激活起“经济人”天生具有的一种创造欲望和创新能力。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5—1936年)及其他著作中认为:投资对利率变动与未来收益的预期反应灵敏,是捷定经济活动水平的动态因素。这就表明政府采取谨慎而适当的行动是能够恢复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改变税收政策和公共支出,政府就能直接影响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量;通过金融倾向政策以控制利率,政府就间接影响投资的水平。

——摘自《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凯恩斯经济学》

材料三   新的形势已经向传统的经济学派如凯恩斯主义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批新的经济学理论和流派应运而生。现代货币学派、供给学派、新凯恩斯学派和现代制度主义是纷繁复杂的诸多经济流派中最具代表性和最具影响力的派别。所谓供给学派,是和凯恩斯的合理需求理论相对立的,是强调经济结构中供给方面的重要性,并从中寻求对策的理论。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鳊《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亚当·斯密经济思想及基本主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凯恩斯的经济思想与亚当·斯密相比有什么不同?分析凯恩斯经济思想的实质及这种经济思想给资本主义国家带来的影响。
(3)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为什么会受到严峻的挑战?根据材料三概括供给学派的经济思想与凯恩斯主义的不同之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为《推动历史进程的工业革命》目录(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二章
工业革命的发韧
一、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
二、英国工业化的过程
三、英国工业革命的后果
第三章
____
一、法国的工业化
二、美国的工业化
三、德国的工业化
第六章
工业化与社会
一、工业化的经济后果
1.工业发展与经济增长
2.农业革命与农业现代化
3.经济结构的变迁
二、工业化的社会后果
1.乡村的改变
2.生活节奏加快与时间观念增强
3.教育发展与文化素质提升
4.____
5.____

——摘自刘笑盈《推动历史进程的工业革命》


(1)请你为第三章拟定合适的标题并说明依据。
(2)补充第六章第二部分4、5子目的标题并加以简述。
6 . 17世纪之前,英国下层女性的劳动以家务为主;19世纪中期以后,越来越多的女性走进工厂,工作领域涉及了各个行业,她们参加了宪章运动等几乎所有的重大运动。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A.思想解放引领政治变革B.社会进步推动女性觉醒
C.工业革命促进经济发展D.技术发展改变民众生活
7 . 一花一世界:由棉花部落到棉花帝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000年左右,亚非等地就已经形成多个独立的棉花种植和纺织技术中心,并在区域范围内进行商贸流通,称“棉花部落”。1497年,达·伽马抵达印度,对这片土地开始了暴力掠夺。后来棉纺织品成为东印度公司重要的贸易货物。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欧洲强国在美洲侵占大量土地,靠着掠夺的财富,再到印度购买棉纺织品,作为“殖民商品”的棉花开始在欧洲大陆全面蔓延开来。

——摘编自张弛《长在树上的羊毛——细数棉花往事》

材料二

17世纪以前英国的纺织业主要以毛纺织为主,人们很少知道棉布。
17世纪晚期印度棉织品大量涌入英国,严重损害了英国国内毛纺织业制造商利益。
1700英国议会颁布法令: “绝对禁止印度、波斯和中国的印花织物输入”。这使
英国的工匠开始加大了对棉纺织品的仿造以便获取财富。
1765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1785建成了第一个瓦特蒸汽机作为动力的鲁滨逊纱厂。
19世纪30年代英国拥有全世界棉纺锭总量的五分之三,是棉纺织业最强有力的主宰者。

材料三   从其原料生产来看,种植棉花在拉美地区、埃及、英属印度以及后来的美国南部,而在棉花的采摘上,雇佣的是廉价的、甚至是无偿的非洲黑人奴隶,它们为以英国为主的欧洲地区供应原棉。

材料四   下表为英国棉纺织品出口市场的地区分布和变化(1820-1860年)


棉布(100万磅)

18201830184018501860
欧洲(除土耳其外)127.7137.4200.4222.1200.5
土耳其9.540.074.6193.9357.8
美洲(除美国)56.0140.8278.6360.4527.1
美国23.849.332.1104.2226.8
英属东印度33.977.1145.1314.4825.1
爪哇等

29.9104.3324.2
其它各国

29.958.9214.7
合计265.1501.5790.61358.22676.2

——以上皆根据杨松《近代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研究》整理


(1)依据材料一分析新航路开辟前后棉花贸易的不同。
(2)“不产棉花的英国却成为棉花帝国。”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8 . 下表是美、英、德、中四国某方面所占世界份额的变化情况。 “某方面”指的是(     

年份


国别
1800年1860年1900年1953年
美国0.77.123.744.7
英国4.119.918.58.4
德国3.54.913.25.9
中国33.319.56.32.3
A.殖民地数量B.制造业总产量
C.对外贸易额D.白银的存储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871年,巴黎公社时期巴黎发行的诸多报刊中频繁地出现“公社”与“共和国”,两词多以大写的形式出现,且常被置于文章结尾处、采用“……万岁!”的口号式表达,巴黎公社的官方报刊也保留了原《法兰西共和国公报》的名称。这反映了巴黎公社力图(     
A.提升行政效率B.追求地方自治
C.践行人民主权D.构建国家政权
2024-02-0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4届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662年,在英王的特许下成立了皇家学会,该学会十分重视技术原理和工艺实践的研究,建立了各种专门委员会,如收集自然现象的委员会、改进机器发明的委员会等,牛顿、波义耳、瓦特等都是其会员。该学会的成立(     
A.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B.有利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
C.预示着“电气时代”到来
D.反映了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