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工人们在毫无同情心、隆隆作响的机器边不停地工作,除了在规定的时间吃饭外,不可以随便离开机器,甚至上厕所都是由监工安排的……监工一天只允许工人在一只由男操作工簇拥的马桶上方便三次……至于喝水、聊天、唱歌更是不可能的事。”材料可用于研究(       
A.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影响B.新航路开辟前的手工工场
C.工业革命在欧美的扩展D.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制度
2024-05-1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据估计,16世纪英国从事毛纺织业的人数约占英国人口的一半。16世纪中叶,英国呢绒的出口量高达12万匹,到17世纪中叶增加到25万匹,毛织品出口额占出口额的30%以上。这反映了英国(     
A.资本积累的条件优越B.工业化发展迅速
C.手工工场的惰性较大D.经济结构不平衡
2023-11-23更新 | 10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3 . 恩格斯指出,在采用机器以前,织工虽然没有很多实际收益,但是他们至少不是无产者,他们是定居的,其社会地位比现在的英国工人要高一等。据此可知,当时(     
A.工业无产阶级革命有紧迫性B.英国率先展开工业革命
C.工场手工业不利于社会稳定D.英国工人运动有自觉性
2023-09-1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S7高质量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4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及欧洲的工业化即“欧洲奇迹”几乎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偶然”。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煤的广泛使用这项“根本性的突破”才使西欧胜出。伦敦附近有大片露出地表的煤层市区内对煤需求量极大并有一批从事马达、蒸汽机等机器改良的工匠对发展煤业极有助益

摘编自[]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干同样的活英国工人的薪酬水平比其他国家的工人高这样一来他们就有实力花更多的钱去品尝美味佳肴穿着高档服饰这些景象令外国人艳羡不已。

摘编自[]丹尼尔笛福《正经英国工匠的真实写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发生工业革命是“历史的偶然”吗?请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人高工资带来的影响,并分析高工资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世纪早期,伦敦除了赤贫阶层之外几乎所有的人都可以买上好几套衣服,用价格低廉的机织棉布制成的轻薄内衣也得到了推广。这一现象的主要得益于(     
A.工业革命的发展B.殖民扩张C.棉布制品的进口D.新航路开辟
2023-04-08更新 | 279次组卷 | 9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6 . 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1763年,格拉斯哥大学的技师詹姆斯·瓦特开始改进纽科门的蒸汽机。他同制造商马修·博尔顿结成事业上的伙伴关系,博尔顿为相当昂贵的实验和初始的模型筹措资金。”该材料主要反映(     
A.科技是第一生产力B.科技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生产与科技真正结合D.技术只有同商业结合,才能爆发出巨大的生产力
7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工业革命并未随着铁路、跨大西洋汽船和电报通信的出现而结束……持续到19世纪的整个下半叶,它以科学在工业上更直接的应用和大规模生产技术的发展为特征。据此可知,19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     
A.密切了科技与生产的联系B.以交通工具的创新为前提
C.催生了大规模垄断性组织D.在大西洋的两岸同步推进
2022-07-15更新 | 190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普宁市普师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十六世纪,英国社会所用的时尚消费品很大部分是从东方而来,如中国的茶具、丝绸、棉布和漆器等。十八世纪末,时尚消费品多为本国商品,如各种玻璃制品、金属饰品、棉布、家具等,纷纷引起购买风潮。英国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众观念的转变B.生产方式的革命
C.政治制度的完善D.自由主义的盛行
2022-07-11更新 | 13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00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颁发了特许状,允许商人集股组建东印度公司,垄断与东印度的贸易。该公司最初在马来群岛一带进行香料贸易,后转向印度建立根据地,拥有军队和舰队。18世纪中叶起,通过战争排挤法国、荷兰势力,建立在印度的统治地位,将印度的鸦片输往中国,掠取中国的茶叶和生丝。英国政府依靠它在印度的财产和武装,对缅甸、阿富汗及其他亚洲国家进行掠夺战争。后来,以棉纺织业为代表的很多商人都极力反对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为适应新兴工商业资本的发展要求,英国政府先后取消该公司对印度(1813年)和中国(1833年)的贸易垄断权。1858年公司被撤销。

——摘编自【日】羽田正《东印度公司与亚洲之海》等

(1)根据材料概括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国东印度公司兴与衰的时代背景。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耕文明由于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出现了不断对外扩展的潜能……由于尼罗河南部高山深谷的阻隔,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埃及新王国时期,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并与西亚地区的大国争霸。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亚述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

——颜海英《农业文明时代》

材料二   公元1500年前后,世界各大洲结束了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汇合交融。从那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三   


就某一方面条件,或某些条件来说,在欧洲大陆也有比英国更好的国家——如荷兰和法国,但是没有哪个国家具有英国这样好的综合条件。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使古代世界农耕文明范围和影响不断扩展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析该历史事件带来的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工业革命”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加以论证。(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论证条理清晰,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