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40年代中期到19世纪90年代中期(1895年恩格斯逝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第一个50年。科学论证人类解放的伟大意义及实现途径,是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主题。19世纪初,西欧资本主义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人类既出现了工业文明的发展、个性自由的萌发、普遍交往的进步,也出现了社会矛盾的加深、阶级对立的尖锐、民族压迫的扩大……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这是19世纪上半叶提出的世界之问。对此,当时欧洲思想界纷纷提出解决之道。马克思、恩格斯以其对问题分析的深刻性、社会批判的彻底性、解决方案的现实性,实现了对各种社会解决方案的批判性超越。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人类解放的发展前景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深刻阐明无产阶级解放与人类解放的辩证统一。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让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而消灭资本的统治,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答案。

——摘编自孙来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主题演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19世纪40年代中期之前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的问题及欧洲思想界提出的解决之道。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19世纪上半叶的“世界之问”,简述马克思、恩格斯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作出的探索。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初美国工人讨伐资本主义的浪潮中,谴责工资劳动制度的声音不绝于耳。在工人运动中占主导地位的男性工人,谴责工资劳动损害妇女“母性”的同时,也摧毁了妇女的家庭责任感和道德感。然而,当受害人变成男性工人自己时,他们不是从道德角度,而是从劳动成果被剥夺、经济独立丧失的角度指控该制度。总之,男工习惯于从家庭领域而非生产领域评判女工,并没有认识到女工和自己一样,也是劳动成果受剥削者和工人阶级的一员。

——蔡萌《19世纪初美国工人阶级的性别矛盾》

材料二   1844年,美国当时发行量最大的劳工刊物《工人倡导者报》(Workingman'sAdvocate)刊登一篇女工"访谈"。W小姐在工厂工作17年,积蓄不少。有人问她:“工厂是否让妇女丧失做家务的能力?”她回答说:“我对家务一无所知,甚至不懂如何照顾病人。”B小姐是一名熟练织布工,20岁不到就在工厂做工。在被问到工厂生活如何时,她说:“越来越差。绝大多数监工口中满是污言秽语,让我非常害怕。……我们每时每刻都害怕遭到虐待。"

A小姐在工厂工作多年,在被问到工厂生活是否会让妇女忽略家庭责任时,她沉思片刻后回答说:“还能怎样呢?我们除不断加快速度外,没有时间做任何事。”

有人问一位女工的母亲:“工厂生活是否让妇女无法适应家庭生活?”她回答说:“是的,很多女工根本不知家庭生活为何物。”

——蔡萌《19世纪初美国工人阶级的性别矛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初美国男工产生双重标准的背景。
(2)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该篇“访谈”的史料价值。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88年时,英国有纱厂142家,童工2.5万人,成年男工2.6万人。纺纱厂、织布厂的建立,使成年工人的工作越来越显得多余,因为在这类工厂中,主要工作就是接断头,而其余的一切都由机器去做了。做这种工作并不需要什么力气,但手指却必须高度灵活。1803年,一个成年工人每星期赚得25先令,而一个童工的工资仅仅是成人工资的1/3左右。可是,儿童们一星期所挣的几个先令,再加上父母挣的1520先令,也会凑成一笔可观的收入,虽过不上好日子,总还可以维持生活。1839年,在大不列颠的42万个工厂工人中,有19万人是在18岁以下的。除纺织业与矿业部门外,其他行业也大量使用童工,如火柴厂、制造厂、化学工业及印花等行业。

——摘编自刘长飞、尹明明《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童工劳动》

材料二   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指出,使用童工进行长时间的劳动是一种极不人道的做法。“儿童几乎是从孩提时代被允许在我们的工厂中受雇,而一切工厂的环境又是或多或少有害健康的。他们长年累月地被禁锢在)厂房中,他们的智力和体力都被束缚和麻痹了,得不到正常和自然的发展,同时,周围的一切又使他们的道德品质堕落并危害他人。”

——摘编自[英]欧文《欧文选集》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童工劳动的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状况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童工劳动的影响。
2023-07-24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为工业革命初期英国支柱产业的棉纺织业,从1820年起已呈现下降趋势;1830年进口棉花价值14亿英镑,1840年仅445亿英镑,而随着英国对出口机器禁令的解除和允许技工出国(1824年)、取消机器出口税(1843年),加上19世纪30年代以来欧美兴起了铁路热,英国出口的主要商品变成机器、军火与铁路设备,这些产品的内需和出口带动了机械、冶金等工业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北美新英格兰、法国北部等地的机器纺织业从19世纪30年代已经兴起,并以廉价劳动力同英国纺织品竞争。上述国内外市场条件的变化必然使资本从棉纺织业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附加值高、外国尚无力与英国竞争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机械、冶金、造船)流动。资料显示,1830年前,英国私人投资集中在棉、毛纺织工业和运河、道路建筑;1830年以后对运河投资显著减少,而对铁路和海外投资增加。

——摘编自张跃发《英国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产业结构的两次转换》

材料二

   

——摘编自陈晓东、邓斯月《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

材料三   中国已经完成从一二三产业结构向三二一产业结构的转变,步入了服务型经济社会。从产业政策演变可以看出,中国产业政策的重点任务逐渐由产业结构调整转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手段逐渐由政府管控转向市场主导,经济增长方式逐渐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发展阶段由数量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摘编自惠宁、刘鑫鑫《新中国70年产业结构演进、政策调整及其经验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三,分别概括19世纪30年代英国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19世纪30年代英国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呈现不同特点的历史因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18世纪的英国,在手工工场里,每个工人只从事某一环节的操作,生产工具和方法固定,每个环节的操作越来越简单。同时,工场里集中了大量劳动力,工场主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和经营经验。1662年,英国成立了西欧第一个科学家组织,从17世纪后期开始,英国进入了生产技术的革新时代,从1680年到1759年,英国登记的发明专利共达532项。

——摘编自刘景华、任世江《高中必修课程〈中外历史纲要〉解析》

材料二   工业革命在世界各地许多地区,促使人们改变了其生活方式,但是,问题在于:工业革命对欧洲人来说,生活水平是上升还是下降了?持乐观态度的史学家认为,工人分享到了欧洲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所带来的好处,使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并最终达到一种迄今人类从未达到的普遍高度繁荣。另外一些史学家则认为,上述分析忽视了城市工厂生活施加在工人身上的苦痛。然而,不管当时在城市生活是令人愉快还是如入地狱,只有我们深入体察这种生活,我们才能更清楚地了解工业革命对那些置身其中的人的全部影响。

——摘编自(美)菲利普拉尔夫等著《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生产技术条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在社会生活方面带来了哪些积极的变化?并指出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其经验教训,写出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等一系列光辉著作。同时,他们密切地注视着世界各地的革命斗争,并以巨大的热情教育工人运动的领袖。19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和北美的资本主义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电话、电报的发明和应用,大大缩短了各国的距离,为国际建立密切的联系提供了可能性。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也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尤其是1857年世界各国的经济危机爆发后,资产阶级采取种种措施,把危机的重担转嫁到工人身上.这引起了工人阶级的强烈不满。经济危机年代,资产阶级一方面从国外运进廉价劳动力以破坏工人运动,另一方面又联合一切反动势力镇压国内外革命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这进一步增强了各国无产阶级团结战斗的共同愿望。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国际”,它的成立在世界上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彭树智《世界近代史教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的意义。
2023-06-18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开始,到1851年,英国花了92年的时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经济学家保尔·芒图说,正是大批农村闲置劳动力的涌入,大工业的发展才成为可能,而大工业的发展又加速了农村人口流动和迁移,两者密切联系,互为因果,形成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推拉力机制从17世纪到20世纪初,英国政府对社会领域进行不断探索,以实现城市社会管理,从济贫法到社会保险的一系列社会立法,提高了城市的凝聚力。

——摘编自唐庆《近代英国农村人口的迁移与城市化》

材料二   “农民工”指的是虽然身份是农民,但主要在城镇从事二、三产业工作的人。农民工身份是农民,职业是工人,是特殊的社会群体。中共中央于1984年发布一号文件,规定准许农民自筹资金、自理口粮,进入城镇务工经商,此文件可谓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变动的一个标志,自此,农民工开始大量涌进城市。2018年,全国农民工总量是28836万人,其中,在本地就业的农民工11570万人,外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17266万人。

——摘编自徐胜兰《生计与发展——浅析农民工进城的“推力”》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英两国人口迁移的共同特征,并分析造成上述特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英两国人口迁移的共同影响。
8 . 【经济政策与工业革命】

材料一   英国重商主义对经济的许多干预行为,或是国家与市场共谋的结果。一系列促进国内外贸易的措施,使英国商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形成以伦敦为中心的国内统一市场体系,海外市场不断向外扩展。以国家为后盾的商业扩张,推动了工业的发展和农业的增长,市场的庞大需求成为技术变革特别是机器发明的动因。积极推进海外探险和殖民活动,建立特许贸易公司,开拓世界市场,垄断对外贸易。不惜发动商业战争,向当时垄断大洋和殖民贸易的西班牙、荷兰及其竞争对手法国发起挑战,成功崛起。

——摘编自李新宽《对英国重商主义国家干预体系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后期,德国实行了以“新重商主义”而出名的大规模国家干预政策,为德国迅速发展成为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大国创造了条件。在内政和外交上促进企业家的经济活动,便成了国家的指导方针。如果说随着邮电和铁路的国有化,国家本身也发生了变化,并且扩大了国家自身在德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占的重要位置,那随着社会立法、严格的保护关税立法和出口奖励制度等的继续实行,国家就为德国经济繁荣创造了重要的基本条件。德国政府进一步担负起工业和社会福利的责任,并且确实比同时代的其他国家做得更为成功。

——摘编自仇海燕《论近代德国的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1)根据材料一,概述英国重商主义与工业革命的联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新重商主义”的特点及作用。
2023-05-24更新 | 443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是欧洲第一个大量使用煤的国家。从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由于煤需求的扩大,对煤的开采和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760年英国开凿了庞大的运河网,其首要目的是使煤以低廉的价格运到最需要的地方。1825年英国煤矿为早期蒸汽机的应用和改良提供了应用场景。世界上第一条公用铁路就是连接英国东海岸和产煤区的线路。1709年亚伯拉罕·达比父子把煤转变为焦炭,在高炉炼铁中用焦炭替代木炭,发明了焦煤炼铁法,大大提高了冶炼效率。   有机物能源向化石能源过渡的新能源经济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引发了一场足以改变英国以及世界历史进程的工业革命。

——摘编自刘晓君、张迪《全球化视野下英国工业革命再审视》

材料二   工业革命的洪流将大量妇女挟入社会大舞台。这势必对她们的命运产生影响。伴随着机器生产而来的是女工们无尽的痛苦与不幸。纺织厂的女工多以肺病终其一生;女矿工们“面带病态和衰老的象征”。但女工们有了固定的工资,有了自由支配劳动果实的权力,她们在挣得工资得同时,抛开了对家庭的经济依赖。她们有了关于“个人独立”的意识。在一些丈夫找不到工作而靠妻子养活的家庭中,出现了男女传统位置的大错位。马克思指出“(妇女参加工业生产)也就为家庭和两性关系的更高级的形式创造了新的经济基础。”

——摘编自赵晓兰《论英国工业革命对女工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煤炭在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对女性的影响。
2023-05-1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世界的中心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500年到1500年这千年之间,亚洲是片令人激动且充满创造力的广阔天地。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五座都市,而且它们全都位于大帝国的心脏地带。诸如德里,北京与伊斯坦布尔等少数都市至今仍是重要城市…中世纪的世界史,就是亚洲的历史。当欧洲文明处于“黑暗时代时,亚洲伊斯兰文明与东方儒家文明一起主导了世界的发展;在儿千年的时间中,“东方”发达和“西方”不发达是一种常态,这种态势一直延续到资本主义在西欧出现。

——摘编自斯图亚特·戈登《极简亚洲千年史》等

材料二   但资本主义的出现改变了世界格局。中世纪晚期开始,西欧进入重新整合的过程,封建领地在专制王权的强行压制下按地域整合,形成一个个“民族国家”。民族国家在当时是一种新的国家形态,它以民族共同体作为政治支撑点,以民族认同感作为思想支撑点,政治载体和精神载体由此衔接,在西方开启走向现代的步伐。在民族国家的扶持下,一种新的精神——资本主义精神在西方兴起,资本是它的轴心,市场是它的动力,工业和商业围绕它旋转,科学和技术是它的工具。从那个时候起,西方就成了世界的牵引机,整个世界都被它拉着走。“西方中心论”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摘编自钱乘旦《关于亚洲文明的历史哲学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古时期亚洲成为世界中心的原因。有学者认为,中世纪西欧所谓“黑暗时代”并不黑暗,说明其可能性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以来西欧逐渐成为世界中心的推动性因素。但有学者认为,“从航海大发现到18世纪末工业革命之前,是亚洲时代”,指出其可能性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