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1 . 狄更斯描写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这是最好的时候,这是最坏的时候……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前面有着各样事物,人们前面一无所有。”这表明工业革命(     )
A.引发了社会的动荡B.使民众与政府的矛盾不断加深
C.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导致经济和民众生活产生反差
2022-01-03更新 | 313次组卷 | 2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届高三6月高考热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材料二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做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有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的“内在动力”,并从整体史观的角度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之处。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2021-11-17更新 | 234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6-2017学年重庆市第十八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3 . 1870年至1914年,英国先后出台了《失业工人法》《养老金法》《国民健康保险法》《失业保险法》《国民保险法》等法律;此外还针对工资、劳动时间、工伤赔偿等颁布了《工厂法》《煤矿法》《工人赔偿法》《最低工资法》等。这表明英国
A.工业化推动福利制度发展B.社会福利制度最为发达
C.民众生活得到了根本保障D.民主政治惠及社会下层
2021-09-29更新 | 124次组卷 | 25卷引用:重庆綦江中学2017-2018学年下期高一期末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1850—1900年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表》(单位:百万吨二氧化碳)据此可知,当时
英国德国法国美国
1850年122.715.219.619.8
1870年228.776.750.698.7
1890年353.3208.497.9402.1
1900年420.1327.0129.4663.3

A.世界环境破坏源于英美经济发展
B.英国经济发展始终停滞不前
C.西方主要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
D.英美经济发展速度超过德法
2021-06-04更新 | 178次组卷 | 1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过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A.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D.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2021-06-01更新 | 153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4-2015学年重庆巫山中学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6 . 1901年,美国金融巨头摩根在收购了卡内基的钢铁公司后,成立了美国钢铁公司。后来又不断兼并其他中小公司,最终控制了全国钢产量的65%。此后并购浪潮席卷了美国,每年大约有3000家中小公司消失,大企业控制了大部分市场。材料所反映的现象
A.推动工厂制度的基本形成B.背离了自由资本主义思潮
C.有利于优化企业经营管理D.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021-04-27更新 | 735次组卷 | 33卷引用:重庆市渝中区2019年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说:“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材料中所说英国、法国开先河的事件是(     
A.确立君主立宪制、文艺复兴B.工业革命、文艺复兴
C.工业革命、启蒙运动D.确立君主立宪制、启蒙运动
2021-03-23更新 | 518次组卷 | 17卷引用:甘肃省景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图反映了英国从1750年到1865年的经济快速发展状况。对此状况出现原因的解读有误的是
A.工业革命的推动B.政府政策的支持
C.垄断资本的出现D.殖民市场的开拓
2021-03-22更新 | 375次组卷 | 10卷引用:浙江省十校联盟2021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下表是英国在1811年至1911年100年间各部门就业人口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单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行业1811年1821年1831年1841年1851年1861年1871年1911年
农业35.233.328.122.322.018.815.39.0
工业44.445.942.148.553.855.754.664.1
其他20.420.829.829.224.225.530.126.9
A.英国农业的产量按年份逐步降低B.英国农业停滞并成为粮食进口国
C.英国工业技术存在停滞的可能性D.英国工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
10 . 1859年,英国巨型游轮“大东方号”从英格兰启程,开始了它的处女航。“大东方号”这样的游轮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人的心中占据着特殊位置,成为民族主义、现代性、人类战胜自然的象征。游轮“大东方号”
A.便利了达尔文远洋研究活动B.显示出蒸汽时代的强大威力
C.促成了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D.初显出海洋文明的无穷魅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