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3 . 1882年,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发明了高频率交流电,但更为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却把这种沿用至今的伟大发明称之为“魔鬼的触角”,宣扬交流电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性,甚至会毁灭人类。这反映出
A.特斯拉电的技术领先爱迪生B.高频率交流电缺陷影响运用
C.电气技术推广应用步履艰难D.时代需求呼唤信息时代到来
4 . 法国人孟克列钦认为,财富就是货币,就是金银,而商品流通则是获得金银的最重要的方法,对外贸易是一国财富增殖的源泉;英国人大卫·李嘉图认为自由贸易才能发展英国工业,从而为全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两位学者
A.在经济上都认同自由放任主义B.都深受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影响
C.对获得财富渠道认识完全不同D.对财富认识基于不同历史时期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革命展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机制,推动着整个社会的演变。仅仅数十年间,以乡村和农业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就变成了以城市和工业为主体的经济体制,使人们的生活以及国家的经济地理状况都大为改观了。新城市的兴起,旧城市的改造,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量流动,工业产值大大超过农业产值的现象,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幅度提高,人们的价值观、择业标准明显改变等等,都使身处其境的人们大为惊讶。有人发财了,更有人破产了,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摘编自刘其、朱汉国主编《历史学习精要》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
7 . 棉纺织业是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产业。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世纪,由印度进口的棉布色彩艳丽、价格便宜,制成的衣服更轻便、更易清洗、也更容易干,因此很受欢迎。棉布的流行使得毛纺织工业受到威胁。1720—1721年颁布的《印花布法案》禁止印度棉布进口。然而法律并不能遏制消费者对棉布的狂热。正是这种需求导致了英国棉纺织工业的发展。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   1764年,J·哈格里夫斯夫妇制成以女儿珍妮的名字命名的手摇纺纱机。这种纺纱机尽管仍然采用人力,但却是最早的多锭手工纺纱机,装有八个锭子,一次可以纺出许多根棉线。“珍妮机”纺出的纱质量也较好,因此,“珍妮机”渐渐流传开来了。“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引发了发明机器和创新技术的革新。1774年,英国已经具备打破世界纺织品格局能力,毫不犹豫地废除那些禁止从印度进口棉布的法案。

——摘编自金碚《世界工业革命的缘起、历程与趋势》


完成下列任务:
(1)据材料一,指出印度棉布在英国市场畅销的原因,并分析其对英国的影响。
(2)据材料二,珍妮纺纱机如何推动英国棉纺织业发展?
(3)相比材料一,材料二中英国对待印度棉布政策发生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简析其经济要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自从英国于1825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以后,兴建铁路的热潮很快波及欧洲及世界各地,世界铁路总长度由1840年的5490英里增至1880年的2万英里.这一时期铁路兴建热潮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确立B.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C.巩固边疆的战略的需要D.世界市场逐步拓展的需求
2020-08-13更新 | 329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一只只银燕把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们紧密地联系起来。对于现代人来说,早晨还在北京,下午已毫无倦意地出现在千里之外的另一座城市,这已经是十分平常的事了。”材料中的交通工具发明于
A.德国B.英国C.美国D.法国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1825年至1835年年底,英国国会通过了54项各式各样的铁路条例。铁路公司采用股份制形式,发行债券和股票,迅速完成了大规模的铁路建设。1870年联合王国通车铁路长达15500英里,英国近代化铁路运输体系大体完成。铁路建设时期,一英里的单轨铁路在铁轨的用铁量就达到200吨,随着“铁路热”的升温,国内所需铁矿量巨大。此外,同期英国国内煤产量的50%用于冶铁工业。铁路通车后,可以从特伦特河畔伯顿快速地运出啤酒,从格里尔姆斯比等新型港口迅速地运出鱼等海鲜产品。依靠铁路运输,邮局送达的信件从1839年的7600万件增长到1870年的86300万件。一座座小村庄在进入铁路时代后,成为了铁路枢纽,快速发展起来。铁路也使人们快速地来往于不同的地区成为可能。

——摘编自胡晓莹《英国工业化时期的铁路建设对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20世纪后,内河小轮船发展,铁路火车出现,内地交通也日渐进步。有很多乡僻士商,未出门之前对西学新说不明所以,因而思想保守,眼界封闭,后来由于出门远行,坐了轮船、火车,见了城市景象,头脑开始开通,思想由此趋新。……自从有了轮船,往返于通商城市的商人们乘坐轮船数千里指日可到,商贾贩运往返其间视以为常,再也不必像以往那样一去三年不得回家而使家人忍受久盼不归之苦了。如上海轮船通航后,有竹枝词题咏商人妇与夫暂作别离的感受:“生小家临黄浦滨,行年老小嫁商人。妾身惯设风波险,郎欲趁船大火轮。”

——摘编自李长莉《近代交通进步的社会文化效应对国人的生活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近代铁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近代交通发展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铁路建设对中西方社会发展产生的相似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