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英】迪恩和科尔《英国经济的增长》

材料二   18世纪中叶起,英国从私人圈地进入国会圈地时期……1760年开始的乔治三世在位时期,国会颁布圈地法令达3000个以上,从1760年到1815年共圈占农民土地600多万英亩。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19世纪中后期,西欧各国及其移民国家相继发生了工业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摧毁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促进了毛纺织业、机器制造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德国的工业革命虽滞后于英法两国,但对科研的大量投入,使其在化学、电机和电力等工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优势,如通过热转化机械动力理论,改进内燃机等。独立后的美国则逐步建立和发展了煤炭开采、钢铁生产、电力供应、石油加工、农业机械制造等一系列工业部门,大型企业也出现了收购和合并潮。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01~1901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的变化趋势;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发展出现的变化。
2023-07-1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等级班)历史试题
2 . “星期日”源于犹太教的安息日,是休息和礼拜的日子。11世纪时,英国法律禁止人们在星期日进行聚会、狩猎等世俗活动;到18世纪以后,娱乐、购物、郊游等成为星期日的重要生活内容。这一变化反映出英国
A.贵族政治走向没落B.宗教淡出社会生活
C.工厂制度已经形成D.休闲活动商业化趋势
3 . 下表是《英国社会各阶层(职业)1560—1700年识字率变动趋势分类统计表》(表中数据为具备识字能力的成员占该阶层(职业)全部成员的百分比)。这一变动趋势
阶层(职业)年代1560年1700年
贵族、绅士、教士100%100%
商人、律师、政府官员100%100%
(伦敦)店主、制造业者60%90%
(乡村)店主、制造业者30%60%
农场主(含自耕农)50%75%
农牧业雇工和佃仆15%15%
茅舍农(含牧民)20%20%

A.说明社会上层政治地位稳定
B.表明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崛起
C.有利于英国生产方式的变革
D.反映出英国基础教育已普及
2019-06-03更新 | 277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9年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6-18世纪,土地贵族的文学形象发生了很大变化。莎士比亚的历史剧《李尔王》展示了一幅上流社会道德沦丧、社会崩溃的图景: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书中对于“羊吃人”的惨剧有过逼真的描述,“他们(贵族)拉倒房屋,毁坏城镇,佃农们被赶走……”据材料可知(     
A.新航路开辟引发的商业革命导致传统贵族衰落
B.圈地运动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C.人文主义思想传播使贵族的经济地位发生变化
D.资产阶级革命冲击了传统贵族主导的社会秩序
2023-05-31更新 | 214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人类社会的商贸活动最初只是地方性行为,后扩大到国与国、洲与洲之间,之后逐渐形成世界范围的商贸经济往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

——(美)菲利普·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

材料二   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欧亚大陆从一个地区和另一地区之间贩运商品,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和香精。到18世纪末,这种有限的奢侈品贸易由于新的、大宗生活必需品交易的扩大而转变为大规模贸易。跨大西洋贸易的规模尤为如此,因为美洲种植园为供应欧洲,先生产了大量烟草和蔗糖,以后又生产了大量咖啡、棉花及其他商品。他们还必须输入劳动力,从而导致了繁荣一时的三角贸易:欧洲的朗姆酒、布匹、枪炮及其他金属产品运到非洲,非洲的奴隶运到美洲,美洲的蔗糖、烟草和金银给运到欧洲。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8世纪,英国兴起技术革新和产业重组的浪潮。工业革命由此展开,不仅在空间上逐渐扩散,而且波澜起伏、连续不断。工业革命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改变了整个世界。

——岳麓书社《历史》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四   曼彻斯特,17601830年,居民从17000人增加到180000人,变成了第一个典型的工业城市,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来自农村的人迄今生活和劳动在“自然节奏”之中;现在“自然节奏”变成了工厂的“人为节奏”。很多人很难或根本就无法适应这种情况,从而就产生了失业和社会灾难……空气和用水都受到严重的污染,那是工厂的烟囱没有任何保护措施而随意排放着烟尘。法国学者亚力克西·托克维尔访问曼彻斯特以后写道:“文明创造了它的奇迹,而文明了的人却几乎变成了野兽。”

——摘编自【德】曼弗雷德·马伊著《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1)结合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阿拉伯帝国在沟通世界贸易中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1500年以前到18世纪末世界贸易呈现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并说明工业革命给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
2022-04-10更新 | 22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阶段适应练习(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中世纪以来的英国乡村惯例,穷人可以捡拾贵族庄园收割后土地上遗落的麦穗,贵族不得反对,富人则无此权利,许多穷人以拾穗为生。但到了18世纪末,高等民事法院应农场主的诉讼,否定了拾穗的合法性。这一变化
A.强化对私有产权的保护
B.不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C.体现资产阶级统治的残酷性
D.反映了英国社会道德的沦丧
2019-05-02更新 | 838次组卷 | 22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2020届高三联谊四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