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服饰的时代变迁】

材料一   工业革命推动的平面纸样的发明使服装制作技术大幅度提高。纺织业的发达显得手工制作衣服非常麻烦,从19 世纪上半期开始,欧美等国的发明家开始发明相关的机器。经历过一次次失败的经验教训,美国人艾萨克·梅里特·辛格发明了锁式缝纫机,并申请了专利,缝纫机被大量生产。缝纫机从数量方面推动了服饰的普及化,化学染料的发现则从色彩入手推进服饰走向世俗化。中产阶级主导的思想观念促使英国民众的审美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们不再热衷于巴洛克、洛可可式的精巧与富丽,而是随着工业机械和工业产品的外形和功能开始崇尚率直、简洁、大方和整体感”,英国民众的服饰变得越来越简单。

材料二   随着社会的进步,男装的西服三件套越来越多地受到资产阶级企业家和一般市民的欢迎,成为工作与外出的便装。从国家议员到市场推销员的男士,无不例外穿着西服套装,单从外表上来看确实很难分清身份,只不过质量不同。随着二手服饰贸易的繁荣,就连工人阶级也有一套看起来体面的西服。随着社会风气越来越开放与运动的普及,各个阶层的妇女逐渐适应女裤这一装束……下身体积变小的衬裙避免了走进壁炉时硕大的裙子会不小心碰到火苗而发生意外情况,减少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人的死亡率。

——摘编自顾萌,宋严萍《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服饰平民化趋势和原因的分析》


(1)据材料一,指出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服饰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趋势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维多利亚时期的服饰变化给英国造成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英国本土人口分布状态


        约1700年                                             1911年

1600年,英格兰和威尔斯可能有五百万居民;1650年左右有五百五十万,1700年有六百万,1750年有六百五十万。因此,在一百五十年内,人口勉强增加了一百五十万人。在以后五十年中,即从1750至1801年,人口增加了二百五十万。它的增长率较前一时期增至四倍。

——据保尔·芒图《18世纪产业革命》


请指出英国人口变化的趋势,并进行合理的解释。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下半叶,世界历史进入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电学、磁学、光学、化学等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的智慧魔术般地将电灯、电话、电报、电站、电车、电机、电缆等新生事物接二连三地呼唤出来。电力、钢铁、化工、机车制造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工业化浪潮滚滚向前,人类满怀激情地迎来城市社会和工业社会的新阶段。得益于“电气时代”“钢铁时代”的巨大生产力推动,集中化、垄断化以及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大大加强。

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很多次技术革新或者技术革命,但既能够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又能够引起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巨大变革,因而堪称工业革命的为数并不多。18世纪末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可称第一次;19世纪末发源于美国和德国的工业革命则是另一次。较之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很多方面显示出其独特之处。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类步入“电气时代”出现的社会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呈现出的新特点。
4 . 18世纪80年代的英国,人们穿的棉布马甲超过了羊毛和亚麻布马甲,围巾的质地变化也呈现这种趋势。1730年以前英国没有棉袜出现,而18世纪80年代毛绒袜和棉袜的比例是1:4。促进上述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工业生产过剩B.人民群众消费观念的变化
C.生产组织形式的更新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革命是人类发展历史上辉煌的财富创造时期,对于人类伟大的贡献,是使工业成为科技创新的实现载体和必备工具。它决定了人类社会的生存、生产和生活方式,其后所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之前人类历史所创造的全部劳动成果。工业具有强大的创造力,工业革命可以使工业因素渗透到几乎一切领域,使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工业化”。人类伟大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以至于人类任何杰出想象力的实现,都要以工业为基础和手段。工业革命也是人类伟大的民生事业。工业革命之后的社会进入有史以来安全、清洁、长寿的时代。当然,工业革命也具有毁灭性,不仅是熊彼特所说的技术创新的“创造性毁灭”,而且可能是战争的毁灭和环境生态的毁灭,即战争工业化和环境工业化。总之,工业革命是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所展现的伟大的历史成就和影响深远的发展飞跃。

——摘编自金碚《世界工业革命的缘起、历程与趋势》


根据材料,围绕“工业革命”提取材料中的任一观点或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逻辑严密。)
2023-02-09更新 | 293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工业革命开展之前,英国经济重心主要集中在以伦敦为中心的东南部地区,但是随着曼彻斯特等地区棉纺织工业的发展,大量中小城镇兴起,使英国经济重心开始向西、向北转移。同时,城市化的深入发展促使城市经济资金不断流入工业领域,将越来越多的农民吸引到城市从事工业生产。这反映了英国(       
A.近代城乡差距呈现不断缩小趋势B.社会生产力发展改善了产业结构
C.劳动力集中加重了城市治理负担D.工业革命与城市化之间相互作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资本主义历史上得到公认的四次长期经济波动(长波)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上升期(繁荣)的大致时间18世纪80年代—1815—年184818731895191819411973
下降期(调整性危机)1815184818731895191819401973—?

西方国家关于长波研究的主要理论派别

理论派别主要观点
技术决定论资本主义企业的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组织创新是打破静态循环流转、推动经济发展的源泉;“每一次长波包含一次产业革命和对它后果的吸收”。
制度决定论有利于资本积累的特定制度环境的形成和衰败在经济长期波动中起决定性作用。
曼德尔的长波理论下降过程是由资本主义内在机制决定的,即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扩大再生产以及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在此发挥着长期作用:动力机器的变化逐步引起整个社会生产技术的变迁,从而暗示了新积累资本扩大的长期可能性。

——孟捷《资本主义经济长期波动的理论:一个批判性评述》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4-04更新 | 164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第九中学校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晚期有数千万人口从欧洲移居到世界各地,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也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物种的广泛交流。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世界各地物种交流频繁B.欧洲人口流动规模巨大
C.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D.世界朝着均衡趋势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据统计,美国在1850年只有41家工厂的资本达到250万美元。而到20世纪初,1904年已有440个大托拉斯,资金近204亿美元,控制着1528个大企业;190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创办资本为1250万美元;1919年全国有6家拥有10亿美元的公司。这一变化反映出,此时期美国(     
A.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B.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
C.垄断组织的形成具有双重性的影响D.重视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问题
10 . 18—19世纪,美国中产阶级的主体是小土地所有者和小商人。到20世纪末期,大批科技和管理人员、高学历白领雇员、部分蓝领雇员和政府庞大的官僚集团,发展成为美国中产阶级新的主体结构。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分工细化造成两极分化严重B.国家精英教育的发展
C.经济和政治变革促进了社会流动D.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
2023-09-21更新 | 359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2024届高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