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中世纪,英国贵族的文学形象多为高贵、自尊、智慧等,16~19世纪英国贵族文学形象发生壇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8世纪,土地贵族守旧的地产经营管理方式导致其经济地位、政治特权、爵位等级和社会荣誉地位急剧衰落,他们的文学形象也随之发生变化。如莎士比亚的历史剧《李尔王》展示了一幅上流社会道德沦丧、社会崩溃的图景;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对于“羊吃人”的惨剧有过逼真的描述,“他们(贵族)拉倒房屋,毁坏城镇,佃农们姣走......”.

——摘编自肖先明《中世纪至近代早期英国贵族社会地位的变化及其文学形象的嬪变研究》

材料二   19世纪英国小说家特罗洛普的《如今世道》,深入探讨了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基督教道德之间产生的矛盾,成为对社会变革的忠实记录。小说中的贵族朗杰斯塔夫仅仅靠继承土地来获得收益,但其开销并未减少,这使得他入不敷出,穷苦潦倒。他的贵族绅士身份,其实就是空壳。他竞选代表本郡的国会议员,却多次失败。他对以中产阶级为主的下议院的排斥,正是对贵族绅士权力失势的无力反抗。

——摘编自曾妍《19世纪英国小说中的绅士形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16-18世纪英国贵族文学形象变化的认识。
(2)请为材料二小说中的贵族朗杰斯塔夫探索新的出路,举两例并说明理由。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泛美主义

材料一   1797年,拉美独立运动的“先驱者”弗朗西斯科.米兰达、圣马丁、奥希金斯等建议成立“大美洲联盟”,以实现自由与独立。在玻利瓦尔的推动下,1826年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在巴拿马举行代表大会,倡议成立联邦,建立美洲统一军队,运用调停仲裁原则解决国际争端,减少关税壁垒,废除奴隶贸易,号召成立反美联盟,保卫自己的独立和主权。

——摘编自洪国起《玻利瓦尔主义与拉丁美洲一体化》

材料二   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在国会咨文中发表了“门罗宣言”,宣言指出:欧洲国家不得在美洲大陆现有殖民地之外的地区从事殖民活动,即非殖民的原则;美国不干涉欧洲的事务,欧洲也不介入美洲的事务,即互不干涉的原则;美国反对欧洲列强把它们的政治制度扩展到西半球,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即美洲体系原则。19世纪80年代末,美国把“泛美团结”的口号和“门罗宣言”的原则相结合,将“门罗主义”进一步演变成“泛美主义”,并建立泛美组织。

——摘编自陈海琪《从门罗主义到睦邻政策:美国对拉美外交政策的演变》


谈谈你对“泛美主义”的认识。
2023-11-28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世纪末19世纪初,受“家庭天使观”影响,英国中产阶级妇女囿于家庭小圈子。19世纪后期,越来越多的打字员、书记员等专业办事人员来自中产阶级妇女,新兴行业的涌现,为她们走出家庭、走向社会提供了新的职业选择。据纺织工委员会报导:兰开夏地区,因为工厂劳动,女孩子在16-25岁期间能够为自己积聚100磅左右的嫁妆,单身女子或寡妇也能够靠自己独立的经济收入而生活。1815-1835年期间,英国出现了独立的妇女运动:1835年,1500 名杭棉女工在西兰定举行罢工,这些妇女正是通过自己的组织,第一次为自己,为整个阶级发出震撼人心的呼声。1866年,有1500名中产阶级妇女签名请愿,要求妇女的选举权,促使议会第一次讨论妇女选举问题。

——摘编自潘迎华、管佩韦《略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妇女》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英国女性角色和地位变化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形成三次现代化高潮:英国工业革命触发了第一次高潮,并在大西洋两岸形成现代化的始发区;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是第二次高潮,它使欧洲核心地区迅速卷入现代化,并且向其他地区强劲推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真正的全球性浪潮,世界一切地区几乎都身不由己地卷入了现代化潮流。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是中国现代化的初始阶段,封建旧王朝体制下的清政府谋求封建王朝的延续和资本主义的改革。从1911年到1946年,中国的现代化虽然实现了向资本主义模式的转变,但处于自发的游离状态。新中国建立后,中国选择了适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探索非资本主义现代化。1979年后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找到了顺应全球发展潮流、兼采各国发展所长、发挥自身独有特色的发展方式。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和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西方人认为世界就像一部“自动扶梯”:各国根据其发展阶段的不同水平,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注定要像西方一样,站在自动扶梯的顶端。按照这种思维,现代化意味着整个世界的西方化。但问题在于它忽视了历史和文化,每个社会都被简化为在本质上与西方相同的社会。显而易见,不同的历史和文化深刻地塑造了不同的社会,这反过来又决定了它们现代化的性质和现代性的特征。

——摘编自[英]马丁雅克《西方化不是现代化的唯-标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史实,概述近代以来中国是怎样应对世界现代化潮流的。
(2)综合材料,谈谈你对“西方式现代化道路”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殖民侵略与工业文明

材料一

   

材料二19世纪中期以前,如果想征服热带非洲和亚洲,无论从生命还是资源的耗费来说,都无疑是巨大的。在持续了四百年的奴隶贸易时期,西非曾被人们称作“白人的坟墓”。19世纪60年代,海底电缆铺设成功,电报机为统治遥远的殖民帝国提供了很大帮助。蒸汽机船,无论是远洋船还是内河船,都大幅削减了通信和交通成本,在帮助欧洲人渗透至亚非内陆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到了19世纪70年代,后膛装填的来福枪已经十分常见,不久之后,连发枪和机关枪也加入了它的行列。很多场与非洲和亚洲人的战斗简直就是屠杀。

——[美]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1799—1900)》

材料三在政治上,非洲各国原有的部落组织、酋长制度陷于崩溃边缘,从欧洲引进了西方的司法和管理体制。在经济上,非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欧洲商品的输入破坏了原有的经济形态,形成了经济畸形发展的单一制或矿产制。在欧洲人和非洲人开办的工厂和企业里,出现了一批雇佣工人。在文化上,宗主国的语言成为殖民地的官方语言,形成了所谓英语国家、法语国家。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1)列表比较欧洲殖民国家早期入侵非洲与19世纪中期以后侵略非洲活动的不同。(要求:在给定的答题框中列表比较,表格设计合理,角度清晰,内容准确,表达精炼。)
(2)谈谈你对工业文明的认识。
2023-05-10更新 | 418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强国之梦

材料 在20世纪中叶之前,唯一具有足够吸引力,能够被称为“梦”的社会模式是美国梦。美国梦的信念基石是:任何生活在美国的公民都能实现个人抱负一一通常是获得物质财产;美国公民不论来自什么样的社会背景或种族,只要努力工作,有成功的决心,就能实现美国梦。到20世纪末,西方世界又出现了一个新梦想——欧洲梦。欧洲梦的第一个思想基础是,所有公民,不论来自什么样的社会背景或种族,都可以在欧洲社会中实现他们的梦想,而且还可以享受到这个社会高品质的、安全的生活。欧洲梦的另一个思想基础是,每个公民在社会中都有一席之地,无论一个人成功与否,都会得到关照。

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洲人已经习惯了依靠信用卡的生活,政府也支持这种负债文化。欧洲的政党相互竞争,推出各种政府计划,在不增加税收的前提下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养老保障、学校和医疗系统。

大多数欧洲国家都以发展多元文化为荣,吸引了大量来自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人移民到欧洲,他们愉快地与欧洲本土居民共处。但是,多元文化主义的神话在宗教恐怖主义面前破灭了。

在欧洲人向世界各地扩张5个多世纪后,哥伦布、达・伽马和库克的精神以及他们开拓新视野的愿望似乎都消失了。

——摘编自《欧洲:欧洲文明如何塑造现代世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编写一篇以“美国梦”或者“欧洲梦”为议题的学术论坛的发言提纲。(要求:先确定发言提纲的主题,主题要紧扣20世纪欧美政治经济及国际关系领域的相关史实;发言提纲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发言提纲内容完整,逻辑清晰)
(2)当下,中国梦成为世界各国媒体谈论的重点话题。结合材料信息,谈谈你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理解。
2022-05-08更新 | 25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九)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关于英国工业革命对工人阶级的影响,以下两种观点颇具代表性。

观点一强迫工人、儿童每天工作16小时,将工人挤入贫民窟里,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水平,摧毁了传统的手工行业,剥夺了工人们的尊严,将他们扔进没有灵魂的工厂和城市。
观点二创造了许多充满机会的城市,给千百万人提供了工作,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和教育程度,并给予他们较大的自由,使他们在政治上和文化上有更大的作用。

——摘编自(美)克莱顿·罗伯茨等《英国史》

材料二   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是从18世纪后半期,从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大家知道,这些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而它的世界历史意义只是在现在才开始被认识清楚。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年)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种观点有何局限,并就英国工业革命对工人阶级的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简述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
2021-06-09更新 | 6202次组卷 | 44卷引用:山东省潍坊高密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4月线上拉练历史试题
8 .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欧洲人生活的世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大革命时代是个提倡“自由”的时代,很多时候,人们会因为自己的邻居没有像他们那样由衷地热爱自由,所以对他们痛下杀手。同样,议员们也不例外,他们是大革命时期忠诚的儿子。社会认可了“自由”为最高的道德要求,社会工业生产掌握在国家手中的“重商主义”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全新的“自由”思想支配下,国家应该坚决履行一个旁观者的责任,绝不插手,工厂主们完全有资格按照自己的方法经营业务。

18世纪后期是知识与政治备受质疑的时代,与时代发展步调一致的新思想,将原先旧的经济观点取代了。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前几年,“自由经济”主义被一个叫蒂尔戈的人提了出来,他是路易十六的财政大臣。蒂尔戈在他的“自由经济”论中这样写道:“这种官方管制必须加以取缔,只有让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自由发挥,一切才会顺利进行。”这个著名的理论成为那个时代的经济学家们热烈呼吁的口号。

资本家从机器的推广中获取了巨额的财富。慢慢地,他们滋长了政治野心,他们非常有兴趣与那些对政府还有极大影响力的地主贵族们一决高下。

大片的牧场和良田正在被大城市的工业生活环境改变成肮脏简陋的贫民窟。从这些贫民窟中发出的悲哀目光,注视着所有的欧洲城市步入现代化的光辉之中。

——摘编自(美国)房龙《人类简史,伟大的社会变革》


(1)根据材料,说明18世纪后期以来欧洲处于“伟大的社会变革”时代。
(2)谈谈你对蒂尔戈“自由经济”论的认识。
2021-05-05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于尔根·奥斯特哈默的《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一书,被誉为“德国史学领域的里程碑”,很快就有了多种语文的译本,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这本书是关于19世纪的深度思考,奥斯特哈默说,“我想要阐释和论述的对象,并非一段封闭的、自我满足的19世纪历史,而是一个时代与历史轨迹相融合的关系,也就是历史之中的19世纪”。本书中“诸多内容和线索”所显示的19世纪,则从18世纪60年代延伸至20世纪20年代,是一个“更长的19世纪”。奥斯特哈默在写作19世纪史时,给出了三个名号,即“资本的年代”“革命的年代”和“帝国的年代”。

——摘编自李剑鸣《全球史写作中的时空结构》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更长的19世纪”是如何理解的。(要求: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