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86 道试题
1 .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纽约、波士顿、匹兹堡和华盛顿等城市一万多个单位的35万工人举行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罢工,当时在罢工工人中流行一首《八小时之歌》,歌中唱道:“八小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归自己!”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了(     
A.美国社会阶级矛盾空前激化B.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到美国
C.工人阶级积极争取合法权益D.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2 . 1809—1849年英国私人企业中的工资指数(以1850年为100)变化,如下表所示:

年代

棉纺织业

建筑业、贸易

机械和造船

农业

1809—1818

137

120

1819—1820

101

97

97

1820—1826

100

96

95

1827—1832

90

91

91

91

1833—1842

93

95

91

1843—1849

100

99

102

96

这一变化
A.导致农业逐渐走向衰落B.促进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C.推动独立工人运动兴起D.有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图1、图2分别是不同年份日本陆海军军工厂职工数、机械马力数对比图。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日本(       

A.形成了完善的工业体系B.实施对外侵略扩张战略
C.实现了陆海军均衡发展D.官僚寡头掌握实际权力
2024-01-22更新 | 518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在19世纪的英国,人们普遍认为那些在工业革命中发家致富的工业家们大多数是“自我塑造之人”。据学者统计发现,资本家的出身大多是中等阶层或者至少是下层社会的中层,但也有部分工匠经过努力最终转化为资本家。由此可知,工业革命
A.加快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掩盖了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
C.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D.促进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2021-06-01更新 | 1912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西省2020-2021学年高一5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前期,政府逐步接纳妇女进入文官行列。但在很长时期内,广大妇女不能进入重要岗位,只能担任抄写、打字和收发之类的工作,多数是临时雇员,而且受到年龄和婚姻限制,同工不得同酬。面对种种不合理现象,英国文官界妇女在社会进步势力的声援下,长期坚持斗争。1919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任何人不应因性别或已婚而被剥夺担任文官的资格。两年后财政部又首先制定接纳妇女担任文官的实施细则,允准妇女参加文官考试,平等竞争各类文官职位,但同时又规定女文官候选人必须是单身女子,一旦结婚必须辞职。正因为如此,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仍然只有少数妇女能获此幸。部分妇女进入高级文官阶层,则是几十年以后的事情。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1870年英国枢密院《文官制度改革命》颁布后人数变化情况

文官人数文官人数
1881508391914280900
1891792411922317721
19011164131939387400
19111723521943710400

——资料来源:G.德鲁雷和T.布切尔:《现代文官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以来英国妇女在入职文官职位方面发生的变化并简要分析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导致文官人数不断增多的主要因素并对“文官人数不断增多”这一现象进行简要评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8世纪晚期,英国出现了工厂制度,到19世纪中叶,所有的棉布都已经在工厂中生产。生产的集中使规模空前的工人在一起从事专业化的工作,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变成产业工人。这表明近代工厂制度使(     
A.垄断组织得以确立B.社会阶层逐步固化
C.手工工场得到扩张D.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023-02-10更新 | 612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世纪初,“从小就在某个行业做学徒学习技术”并“期盼成人后凭借技能享受丰裕生活”的美国男工发现“希望化为泡影",因为没有技术的“妇女仅仅工作几个月,就因工资低廉而受到雇主青睐和支持"。这一现象反映了(     
A.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B.妇女地位的迅速提高
C.科技与生产的紧密结合D.工厂制度的逐渐形成
8 . 据统计1880年,全世界制造品出口总额中有40%以上是英国的,到了1913年英国、德国和美国三个国家在制造品出口总额中的比例变成了29.9%、26.4%和12.6%。这表明
A.英国失去工业的优势地位B.欧洲各国经济发展失衡
C.科技革命加剧了市场竞争D.世界市场已经基本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德意志帝国时期(1871—1918年)出现了以回归乡土为取向的乡土运动。其间乡土文学大行其道,传统乡村生活被想象成一种家庭和谱、生活悠然、亲近自然的“田园诗”。各地争相编撰乡土教程、乡土志,面向学校、家庭和社会广泛传播。这反映了(     
A.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B.乡土文学思潮进一步发展
C.民族国家概念被普遍认同D.小农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德国历史学家恩里希·马克斯在《现代的帝国主义思想》中写道:“这个世界变得更为严酷、更为好战和更具专一性;与往昔不同的是,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整体,所有一切都在这一整体中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以及互相碰撞地冲突”。这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最终形成B.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C.各国政治经济不平衡明显加剧D.第二次工业革命效果显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