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5 道试题
1 . 工业革命开展之前,英国经济重心主要集中在以伦敦为中心的东南部地区,但是随着曼彻斯特等地区棉纺织工业的发展,大量中小城镇兴起,使英国经济重心开始向西、向北转移。同时,城市化的深入发展促使城市经济资金不断流入工业领域,将越来越多的农民吸引到城市从事工业生产。这反映了英国(       
A.近代城乡差距呈现不断缩小趋势B.社会生产力发展改善了产业结构
C.劳动力集中加重了城市治理负担D.工业革命与城市化之间相互作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革命是人类发展历史上辉煌的财富创造时期,对于人类伟大的贡献,是使工业成为科技创新的实现载体和必备工具。它决定了人类社会的生存、生产和生活方式,其后所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之前人类历史所创造的全部劳动成果。工业具有强大的创造力,工业革命可以使工业因素渗透到几乎一切领域,使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工业化”。人类伟大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以至于人类任何杰出想象力的实现,都要以工业为基础和手段。工业革命也是人类伟大的民生事业。工业革命之后的社会进入有史以来安全、清洁、长寿的时代。当然,工业革命也具有毁灭性,不仅是熊彼特所说的技术创新的“创造性毁灭”,而且可能是战争的毁灭和环境生态的毁灭,即战争工业化和环境工业化。总之,工业革命是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所展现的伟大的历史成就和影响深远的发展飞跃。

——摘编自金碚《世界工业革命的缘起、历程与趋势》


根据材料,围绕“工业革命”提取材料中的任一观点或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逻辑严密。)
2023-02-09更新 | 293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正统”是英国的自由放任,“看不见的手”是最有力的手,而19世纪70年代的德国认为国家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德国工业快速发展。这反映了(    
A.殖民扩张推动德国跨越式发展B.国家力量推动经济发展的趋势
C.德国容克贵族集团封建性浓厚D.自由主义政策退出了历史舞台
4 . 【女权运动】

材料一   1792年,英国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发表了第一部女权论作品《女权辩护》,她认为,男女本身是没有差别的,女性要接受教育,提高女性素质,摆脱受男人奴役,享有和男性平等的人权。另外男女是相互依存的,只有两性地位平等,社会才能够进步和发展。19英国思想家约翰·斯图尔特·穆勒主张赋予女性选举权和参政权,维护妇女法律权益。穆勒认为,妇女之所以从属于男人,这是强制压迫的结果,穆勒批判男性自小不凭借任何本事就可以凌驾于女性之上的现象,积极主张男女两性平等,批判各种歧视和压迫女性的现象和思想,认为女性参政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些女权主义先驱者的思想激励了当时的女权运动,女权主义运动在欧洲很快传播开来。

——程铭莉《国外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理论梳理·观点评析。殊异甄析》

材料二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为维护和巩固统治,采取了一些使妇女运动获益、推动女权运动发展的措施。南京国民政府先是将妇女运动划归到国民党中央民训部妇女科,后又陆续颁布了《妇女团体组织大纲》《妇女团体组织法规之运用》《妇女团体组织大纲实施细则》及《妇女团体组织大纲修正提案》等法令。此外,南京国民政府相继实施的废娼运动、废妾运动、革除蓄婢、扩大女子职业、建立社会救济制度、引进和推广新法接生等,都使女性在婚姻家庭、就业生产、生育保障等方面的权益有所提高。女权主义发展在1930年代进入了一个深度拓展与重新活跃的时期。

——尹琴《性别与政治:1930年代中国女权运动与文学叙事》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欧洲女权运动的主要目标,分析其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推动妇女运动发展的措施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2022-08-10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1850年,显然有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加工程序朝着集中化方向发展,聚集在同一屋檐下,这一趋势的吸引力在于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工序专门化程度、使用更强力的机械和建立有效的劳动纪律,最终创造出一个成熟的工业化社会。由此可知工业聚集
A.有利于提升生产社会化效率B.提高工人整体待遇
C.提高工业资产阶级政治地位D.完成了国家工业化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这一时期非洲遭受的殖民灾难最为深重。对刚果实施残暴统治的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辩护说:“我们唯一的纲领是让国家在士气和物质上得到重生”,这一辩词在西方具有普遍代表性。1902年,英国学者霍布森批评说:“帝国主义的最大危险在于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它已习惯于这种(利他主义)自我欺骗,从而丧失自我批评的能力。”“帝国主义的当前趋势正在向这个方向(战争)发展,作为反作用力其后果可能是西方国家的衰败和西方文明的崩溃。”

——摘编自[德]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西方通史:从古代源头到20世纪》

材料二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的独立,以下两种观点颇具代表性:

艾德礼(1945-1951年英国首相):在世界历史上,有许多大帝国兴起,繁荣一个时期,然后垮掉了·····只有唯一一个帝国,这个帝国在没有外来压力或没有对统治的负担感到厌倦的情况下,统治民族自愿地放弃了对臣服民族的统治,把自由给予了它们······这个唯一的例子就是大英帝国。

伊梅斯(英国最后一位印度总督的助手):1947年3月的印度是一艘舱中满载弹药而在大洋中着火的船。当时的问题是在大火延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事实上,除了像我们所做的(同意印度独立)那样去做以外,在我们面前并无选择的余地。

——摘编自[英]帕姆·杜德《英国和英帝国危机》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的主要原因,并说明霍布森观点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两种观点的区别。试从国际形势角度说明二战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原因。
2022-02-26更新 | 740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满族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晚期有数千万人口从欧洲移居到世界各地,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也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物种的广泛交流。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世界各地物种交流频繁B.欧洲人口流动规模巨大
C.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D.世界朝着均衡趋势发展
8 . 引发下图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1820-1860年伦敦雾霾平均天数趋势图(格林尼治天文台测定)
A.工业污染B.汽车尾气C.人口集聚D.城市扩张
9 . 西欧在近200多年间,人口出现急剧的变动。西方学者诺特斯坦本世纪50年代根据实际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提出“人口过渡论”。如图是人口过渡理论示意图。由此可见
A.工业化进程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
B.工业化过程中,人口自然增长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C.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人口质量的提升
D.城市化是人口过渡趋势的决定性因素
2022-01-27更新 | 177次组卷 | 5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10 . 大工厂,在英国的曼彻斯特纷纷建立,随之曼彻斯特逐渐繁荣。工厂周边陆续兴建了大量工人棚房,包围了旧城区……最后在城市的东南边,出现了一栋栋别墅,住着新贵族、棉业富人。据此可知,此时英国
A.工人生活环境大为改善B.化工企业发展速度加快
C.关税税率处于下降趋势D.力争建立海上霸主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