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6 道试题
1 . 到1876年,欧洲列强在非洲所占的殖民地只有全部领土的10.8%。英国的贸易和海上力量在非洲都占有绝对优势地位。除英、法外,其他列强尚未对非洲产生很大兴趣。在1845—1875年间,英、法两国政府也在非洲基本上保持了“和谐关系”。但是,到了19世纪末,这种和谐局面被打破了。这一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有效占领”原则的确立B.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不同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D.非洲民族独立斗争的高涨
今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借词(loanword)是获取新词最常见的方法之一。18世纪前期,英语从其他语言借词数锐减至145个。18世纪中期以后,随着“英国热”的兴起,欧洲其他语言从英语借词的做法一直未停息。这种变化反映出(     )
A.英国殖民扩张致使欧洲语言趋同B.制度优势提升了英国的影响力
C.工业革命扩大了英语的外部影响D.世界市场拓展增强了欧洲联系
2024-04-07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3 . 15-20世纪人类历史不断从分散走向整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西欧国家中,在海上探险方面走在最前头的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两国都在大西洋沿岸,这个地理位置使它们先天地倾向于向海外发展。……葡萄牙王室倡议和鼓励到大西洋探险已经有些时候了,葡萄牙的亨利王子,他的绰号是:航海家,他做了许多工作,为葡萄牙的航海事业铺平了道路。他的业绩在于:使水手及造船技术的传统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从而改进葡萄牙船舶的航海性能。……他们过去长期处在外来穆斯林的统治和压迫之下,历时几个世纪的收复失地运动,把他们反对伊斯兰教的感情与虔信基督教的感情交织在一起,使他们弘扬基督教的信念更加强烈而坚定。……根据1494年的一项条约,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对地球进行了瓜分。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美]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等

材料二:新航路的发现,对于欧洲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新航路发现以后,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世界市场的扩大也意味着新的产品出现在各国市场上。特别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美洲特产传播到欧亚大陆。美洲许多农产品是欧亚非诸国人民从未见过的。……由于美洲及新航路的发现,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塞维尔等城市。稍后,北海两岸的港口更是后来居上,愈来愈占有海上贸易的中心地位……新航路开辟的另一个经济后果便是引起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英国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


1841

1877

农业

20%

14%

工业

43%

55%

服务业

37%

31%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在海上探险方面走在最前头”的原因,并指出葡萄牙和西班牙瓜分地球的依据。任选两国中的一位航海家写出其航行路线。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当时西欧商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并概述其对欧洲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指出这一时期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历史是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的中心环节。所谓工业化历史实质上是生产力变革和革命的历史。生产力的革命引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量变和部分质变,进而影响阶级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变化。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历史分为五个时期:资本主义家庭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工业电气化时期、资本主义工业自动化时期。这五个时期大体上和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时期、资产阶级巩固政权时期、资本主义私人垄断时期和资本主义国家垄断时期相适应。这种分期法可以反映资本主义生产力变化的全部历史,也可以反映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状况的变化。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时,采用的就是这种分期法。只不过它没有包括后两个时期,列宁研究俄国资本主义的历史时,也是以资本主义家庭手工业、工场手工业和大机器工业的历史为基础进行具体分析的。资本主义进入电气化时期,列宁又详细地论述了电气化与垄断资本主义的关系,以及电气化与建设共产主义的关系。

——摘编自文暖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历史分期问题刍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动力。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马克思、列宁对资本主义工业化历史分期问题的认识。
5 . 18世纪,欧洲中产阶级妇女追求洛可可风格服装,崇尚奢侈华丽,大量运用夸张的造型、柔和艳丽的色彩以及自然形态的装饰,给人以奢华浪漫的视觉效果。到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女装从奢华到朴素,从繁杂到简约,从紧身到宽松转变。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A.思想解放推动审美观转变B.工业革命促进经济发展
C.科技进步提高了生活水平D.社会变迁影响流行风尚
6 . 19世纪以前,法国仅西部海湾所产食盐就能满足国内四分之三地区的需求,甚至远销波罗的海东岸地区;19世纪中期起,法国盐业格局发生巨变,洛林地区的岩盐产量逐步超越海盐跃居法国第一。促成这一变化的条件是(       
①海洋环境被污       ②拿破仑封锁大陆        ③化学工业的兴起        ④市场竞争的加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3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12月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进入20世纪后,物质生活虽比以前丰富了,可世界却动荡不安。有些艺术家预感到时代的变化最终会带来人的感知变化,具象的绘画虽美,但已经不再是现代社会的人们所欣赏的形式,抽象的表达才更契合人们以不变应万变的生存信念。这表明西方艺术家意在(     
A.对于启蒙理性予以深刻的检讨B.致力于西方文明的重建
C.通过抽象艺术缓解精神危机D.保守反动倾向日趋明显
2024-02-0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三大联考(1月)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早期,黑夜代表罪恶和危险。在欧洲历史上,每当夜幕降临,城市里钟声响起、城门关闭,并伴随宵禁巡逻。城市里晚上不准经营,既是宵禁的要求,也是行会的规矩。从近代开始,人们对黑夜有了新认识。基督教文化认为黑夜不再仅仅是恶的象征,也是一条通往神灵的路径。从1617世纪以后,贵族们开始逐渐享受夜间的娱乐生活,普通市民中的少数人也以适合自己的方式享受夜晚生活。那时宵禁令还在,但规矩已经放松。进入19世纪,随着照明条件的改善和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夜生活的时尚潮流已势不可挡。剧院、俱乐部、音乐厅、赌场、酒馆是夜生活的主要场所,数量迅猛增长,甚至24小时开放。一些城市不再夜晚关闭城门,夜生活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交生活。

材料二   欧洲人对夜晚态度的变化也带来了夜间劳动的普遍化,有学者估算,1800年时,伦敦人的睡眠时间平均只有6.5个小时。经过劳工与雇主的反复博弈,到1919年,欧美大多数国家基本实现了8小时工作制,但一种新的劳动制度---夜班工作制,逐渐推广开来。为最大限度使资本增殖,通宵达旦的工作常常采用换班工作方式,那些被称为“日工”“夜工”的人从早6点到晚6点,又从晚6点到早6点,进行换班工作。这样既能确保劳动者的劳动时间符合法律规定,又可以使厂房、机器等资本在夜里得到充分利用。

材料三   在世界市场的建立以及随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黑夜与白天具有相同的时间性,对于资本主义而言,它们都是必须开发、利用的资源。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表明,资本主义起先是从空间上不断向外扩张,随后又逐渐地从时间上侵蚀黑夜。夜生活是资本的杰作,而夜班生产是资本对黑夜的占领。

——以上材料摘编自俞金尧《资本扩张与近代欧洲的黑夜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欧洲市民夜间生活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夜班工作制出现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夜生活是资本的杰作,而夜班生产是资本对黑夜的占领”的理解。
9 . 19世纪晚期,在政治学家斯坦因等人的倡导以及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大力推动下,德国吏治改革向前迈进,威廉二世于1873年颁布了《官员法》和《资历条例》,标志着德国官僚制的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这(     
A.表明德国政体再度变化B.推动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建立
C.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D.说明德皇与政治家政见一致
2023-10-10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在工业革命前,英国政府主要关注农业、贸易和外交事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政府不仅加强对工业生产的管理和监管,还注重保障劳工权益,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英国(     
A.经济快速发展引发社会问题B.政府不断强化对经济的干预
C.工业化进程提高了行政效能D.工业革命推动政府职能变化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