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0 道试题
1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月二十日正午,船将拢岸,丁、徐二君已偕英使馆各馆员乘小轮来迎。……我们住的旅馆,虽非顶阔,也还算上等。然而室中暖气管是关闭了,每个房间给一斗多的碎煤,算是一日二十四点钟的燃料。电力到处克减,一盏惨绿色的电灯,孤孤零零好像流萤自照。……

我们因旅馆难觅,由徐、丁二君先往巴黎布置,我和同舟诸君,在伦敦勾留五日。趁这空暇,随意观光,头一个要拜会的,自然是有名的“英国凌烟阁”威士敏士达寺。……我想这一个寺就可以算得英国国民性的“象征”,他们无论政治上法律上宗教道德上风俗礼节上,都是一部分一部分的蜕变,几百年前和几百年后的东西,常常同时并存,却不感觉有一些子矛盾。

——梁启超《伦敦初旅》原刊1920年3月《晨报》

(1)据材料概括当时英国社会生活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上论证梁启超所说的“英国国民性”。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马城的首条下水道修建于公元前800-735年,到公元前100年时形成了系统完备的全城下水道系统。每一下水道系统都由一条主下水道和多条分支下水道组成。前者由政府出资修建,直接与台伯河相连。后者包括家庭分支下水道和公共分支下水道。家庭分支下水道由私人出资在自己家或经营的小商店等内部修建,并通过政府修建的公共分支下水道与主下水道相连。大法官发布法令“禁止使用强制力来阻止在国有土地上修建下水道”,主下水道或公共分支下水道建成后的维护工作由监察官以公共名义进行维护。家庭分支下水道则由公民个人负责维护,但大法官发布法令保护“这些下水系统的清理和维修”。

——摘编自刘琳琳《古罗马城下水道的修建及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材料二   1840年代,让工业与生活废水从下水道直接流入河流,被伦敦市政当局视为最快速、廉价的垃圾清理方式,当时每天约有250吨垃圾通过下水道流入泰晤士河。1858年夏,天气异常干旱,泰晤士河水位下降、河面垃圾横行,成为一条恐怖的臭水河。大恶臭随即弥漫伦敦城。

社会各界意识到,“改建下水道出水口是最迫在眉睫的卫生难题”。议会拨款300万英镑用于建设远离市中心的下游下水道排放口,使泰晤士河伦敦段避免了被垃圾涌入的命运。到1887年,下水道排水口处修建起了沉淀水渠,用于分离固体垃圾与液体垃圾。液体垃圾由化学家稀释气味,固体垃圾由专门船只运至北海,以此减少对泰晤士河的污染。19世纪末,伦敦市开始从生态观念出发,为下水道排水口配备分析化学家,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来恢复水中生态。

——摘编自毛利霞《19世纪伦敦下水道改革探究》

材料三   建国初期,面对晴天臭气弥漫、雨天内涝严重的问题,北京市把下水道建设列为重点建设项目。仅1950年,北京市组织群众、干部就完成了6个下水道系统的修整工作。龙须沟由改造前的恶臭漫天到改造后的干净整洁,让龙须沟居民喜笑颜开。1951年,除了修整好其余16个下水道系统,还修复下水道220余公里,新建下水道80余公里,疏通了北京的城市排水系统。1953年,北京开始进行大规模城市建设,下水道建设也迅速展开。新建城区开始按照雨污水分流制度建设排水管道,确定了北京的城市排水体制。至今,在北京老城,20世纪50年代建设的排水系统还发挥着重要作用。

——摘编自张南《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变迁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罗马城市下水道修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58年伦敦大恶臭的原因并指出其应对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北京进行下水道建设的优势。
2024-04-0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资本积累与工业化进程】

材料一   英美等西方国家工业化起步需要的资本原始积累往往伴随着殖民地扩张、奴隶贸易以及不平等交换,在完成工业化起步的同时,往往造成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和无业工人,引发社会动荡和经济危机。二战后,日本工业生产不足30年代的一半,贸易发展停滞不前,通货膨胀盛行,经济秩序混乱……1948年,美国国会成立了1.5亿美元的“自然纤维周转资金”,资助日本发展纺织业生产;通过“美元对等资金”向日本贷款8.6亿美元;1954——1955年提供了2.16亿美元的贷款;1958年通过世界银行向日本提供了2.5亿美元贷款……此外,美国私人资本也大量涌入日本,成为日本工业化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土地改革的完成,保证了农村经济剩余不被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占有,保证了农村剩余最大限度留在国内,为国家将农村经济剩余集中起来进行国家工业化建设做了准备,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起点。

——摘编自何二龙、孙蚌珠《土地、城乡关系及中国式工业化》

材料二

年份

第一产业产值(亿元)

第一产业占比(%)

第二产业产值(亿元)

第二产业占比(%)

第一产业就人口占比(%)

人口城镇化率(%)

1952

346.0

51.0

141.8

20.9

83.5

12.46

1957

433.9

40.6

317.0

29.6

81.2

15.39

1977

950.6

29.5

1509.1

46.9

74.5

17.55

1987

3233.0

26.8

5251.6

43.6

60.0

25.32

1997

14441.9

18.3

37543.0

47.5

49.9

31.91

2007

28627.0

11.1

124799.0

48.5

40.8

45.89

2017

65467.6

7.9

334622.6

40.5

27.0

58.52

——摘编自任保平、张星星《新中国70年工业化发展进程的演进及其未来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化资本积累的英美模式、日本模式和中国模式的特点,并分析中国模式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工业化进程。
2024-04-04更新 | 14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八市2024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城镇化进程始于中世纪早期,而中世纪中晚期是城镇形成的关键时期。11世纪末,英国城镇数量仍然不多,很可能低于200个。但到中世纪晚期,英格兰城镇数量迅猛增加到650个左右,包括大中城镇52个和小城镇600个……12世纪后,随着内陆贸易、沿海贸易的增长以及对外贸易的繁荣,作为水陆交通集结点和枢纽的港口应运而生。

——摘编自沈琦《中世纪英国交通史稿(1150—1500)》等

材料二   近代英国交通发展概况

时期划分主要概况
1617世纪是交通困局期一方面,随着英国城镇的发展,水陆交通需求剧增;另一方面,交通需求剧增导致既有交通养护机制不堪重负。
18世纪上半叶是初步缓解期公路方面,英国率先设立收费的公路信托。到18世纪中叶,航道改造几乎覆盖了所有河流等。
17501830年是全面改善期公路方面出现“收费公路热”。陆路交通服务的数量、类型和范围大大扩展;运河的兴建和开通等。
18301870年是加速推进期铁路是轨道交通持续改进的结果等。

——摘编自沈琦《近代英国建设交通强国的历史进程》

(1)解释材料一中世纪英国交通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交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024-05-1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历来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轩辕氏曾要求部落成员节用水火财物,这是我国较早有文字记录的生态保护思想;等到西周时期,已经开始有保护环境的法令颁布,其名曰《伐崇令》;在战国时期,秦国曾经颁布了一部保护环境的法令《田律》。古代中国的环保工作由专职的“虞衡”部门负责。 “虞”是山林川泽资源保护的监督机构, “衡”是山林川泽资源保护的执行机构。到唐朝,统治阶级十分重视国土合理开发利用与环境整治问题,据《旧唐书》记载,当时的政府把京兆、河南两都四郊三百里划为禁伐区或禁猎区。我国各朝各代在修筑道路时,都要在街道两旁植树。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驰道,并且下令在道旁每隔三丈栽青松一株。在民间,老百姓在修建住宅时也先要在其周围植树。

——摘编自张颖慧《我国古代的环境保护》

材料二   外国环境法的历史,最早可以溯及中世纪以前的欧洲。在中古时期的11世纪,由于西欧兴起了城市,因此环境卫生和空气污染问题便开始产生。现在可以找到的最早的欧洲环境法律,是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在1306年颁布的禁止在伦敦使用露天燃煤炉具的条例。作为工业革命发祥地的欧洲,在自由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的初期已经出现了因都市化和人口集中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进入19世纪以后,生活环境卫生便成为环境立法的主要对象。18101015日,拿破仑法令(《法国民法典》)被普遍适用于法国、比利时和荷兰,其内容涉及消除从工厂或车间散发出来的不卫生的、危险的以及具有妨害作用的臭气。在消除空气污染问题上,卢森堡在1872年建立了排放许可制度,德国在1869年设立了专门机构。另外,英格兰在1863年、意大利在1865年和1888年还分别制定了防止有害于健康和安全的控制工业空气污染措施的法律。

——摘编自汪劲《外国环境法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环境保护的特点,并分析这些环保措施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以来欧洲保护环境的原因。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和近代欧洲环境保护对现代人类社会的启示。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把休闲生活视为实现人生幸福的途径。古希腊每年有50多个大众狂欢的节日,政府要求一个人首先应该成为一个能够创造和享受幸福生活的好公民,不必人人都是至善的人,公民个人的快乐和不适决定了有利与有害之间的界限。当人的自然人性与社会秩序发生冲突时,人们应依据自然法而行动。在国家层面,为全体公民提供享受休闲生活的必要条件是城邦(国家)的责任和义务,这也是判断一个城邦政治是否修明的重要指标。在个人层面上,对休闲生活的选择是公民个人的自由,享受休闲生活实现公民权利的重要途径。

——摘编自张玉芝《中西方古代社会休闲观念的比较研究》

材料二   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工厂中开始实行法定周末假日。使工人定时休闲的时间有所增加。在1850年以前很多产业工人就开始享受星期六半日假。1859年据工厂视察员报道,工厂法的实行,更加明确清晰地划分了工人的工作时间和休闲时间。与此同时,工业化生产使日常消费品的数量增加、价格下降,极大地改变了人们日常休闲的方式和内容。是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人的收入更是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正是由于收入的增加,才使商业化休闲活动和新式休闲消费品得以稳步进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而这一时期的铁路不仅能够通往工厂或办公室,还能通往海滨和乡村,这为人们带来了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

——摘编自马婕好《英国工业革命期间的休闲生活》

材料三   知识化、信息化的今天,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的发展趋势,不仅给人们观念带来根本的转变,而且给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一定的冲击。它使个体的自由意识和主体意识得到不断强化,从而促使人们形成自主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们在日益发展的横向文化交流、融合中,将越来越形成高度文明、进步、新颖、科学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生活品味、生活质量必将不断提高。

——摘编自刘海春《现代休闲生活方式的本质、样态及未来走向》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对休闲生活的态度。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国休闲生活转型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全球化对现代休闲生活的影响并概括推动民众休闲生活发展的因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的折页:英国对美技术封锁

材料一   18世纪90年代工业革命起步之初,美国便有了可供效仿的对象,具备了天然的后发优势。但在此前的殖民时代,它长期充当的是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制成品销售场所的角色。一位曾游历美洲的瑞典旅行家这样写道:为了宗主国的贸易和富强,英国便禁止各殖民地开设那些会跟英国竞争的手工工场,除了少数规定的地方外,各殖民地不得在不列颠领土之外贸易,外国人也不得和美洲各殖民地贸易。

——摘编自李荣健《美国的拿来主义与早期工业革命》

材料二   18世纪中期以后,英国议会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法律,禁止工业机器、设计图纸或相关模具出口。一旦有人违反禁令,则要面临巨额罚款乃至入狱等刑罚。随后,政府还对民众移居美国采取大量限制措施,如限制航船所载移民数量,明确禁止工匠移民美国,尤其是纺织业主和熟练工人,后来进一步拓展到禁止钢铁业和煤炭业工人移民。从1795年起,外国船主被要求向英国提交乘客的名单及年龄、职业、国籍等相关信息。向美国移民的工匠和制造业主一经发现即予逮捕,被剥夺公民权和财产或者送进监狱。180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旅客法》,进一步阻止熟练工匠和产业工人移居美国。与此同时,英国人极少同意外国人参观本土的纺织设备,并将盗窃蒸汽纺织机器设计图纸认定为严重的犯罪行为。

——摘编自秉泽《技术暗战:英国的技术封锁是如何失败的》

材料三   1824年,英国工业资产阶级迫使政府废除了1719年和1750年关于禁止熟练技工出境的禁令;1825年又迫使政府废除了1774年、1781年、1785年禁止工具、机器图样和机器出口的一系列禁令,取消了对外国雇主招聘英国技术工人的限制,解除了对国内技术工人移居国外的禁令。这使得英国输出的机器不断增多,机器制造已成为英国重要的出口工业部门之一。到1851年,英国在伦敦举办了万国工业博览会,反而向各国极力推销包括各种机器在内的英国新技术、新产品。

——据《人类经济万年史之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等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初英国对美实施技术封锁的显著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时代背景。
(2)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阐述你对1820年代英国取消机器等出口禁令的认识。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工业遗产是指建筑群与机器、工场和工厂、矿山与处理提炼、能源、交通等具有历史、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遗址。它起源于1950年代英国的“工业考古”。1975年,欧美等国开始关注工业遗产的保护。1995年以来,工业遗产的保护越来越受到世界范围的高度关注。以下为截止到2010年世界工业遗产的统计情况。

材料一   世界工业遗产登录时间分布图

材料二   世界工业遗产各洲产业分布表

——摘编自崔卫华《世界工业遗产的地理、产业分布及价值特征研究》

根据材料概括世界工业遗产的时空及产业分布特征,并分别分析其原因。
2024-02-04更新 | 86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72年以前,俄国政府每四年将整个巴库油田承包给一个包税人,再由包税人分租给业主。1872年,俄国政府全面废除油田包税制度,进行公开招标,实行长期甚至永久租赁,有力刺激了企业家向石油业投资。从1877年起,俄国政府变相禁止美国煤油进口,并免征俄国企业家的煤油消费税10年。到1883年,美国煤油被排挤出俄国市场。1884年,俄国开始向国外出口石油。从19世纪80年初期开始,以蒸汽机驱动的钻井抽油法取代了传统的手工打井采油法,成为俄国石油开采的主要方法。到19世纪末,俄国的石油开采量位居世界首位,占世界石油产量的半数。与此同时,俄国的石油加工技术也迅速进步,石油逐渐成为俄国工业和运输业的主要燃料。伴随着石油及其制品销售的活跃,石油业主之间展开激烈争夺并形成垄断组织。

——据张广翔《19世纪60-90年代俄国石油工业发展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后期俄国石油工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9世纪中后期俄国石油工业快速发展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美国人莫尔斯设计出莫尔斯电码。1845年,世界第一家电报公司——电气电报公司在英国成立。英国电报在铁路建设的带动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当时,英国每新建一条铁路,就会在铁路旁边竖杆架线。19世纪50年代,英国本土电报网络建成。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多家英国电缆公司前往地中海敷设海底电缆。1861年,马耳他——的黎波里——亚历山大海底电缆敷设完成。1866年,大西洋海底电缆的成功给英国电缆公司很大信心,它们决定将电缆敷设至印度,以加强英国本土与印度的联系。这一计划很快获得成功,英国电缆可以通过阿尔及尔——马耳他——亚历山大——亚达那到达印度。

——摘编自李雪《西方电报公司向清朝扩张初探》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中国电报业发展概况

时间

概况

1869

美国旗昌洋行在上海租界内架设了第一条陆上电报线路,之后列强纷纷在租界和通商口岸内设立专用电报线

1871

外商大北电报公司擅自铺设沪港水线,连通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电报通信,在这之后,中国的国际电信被外商水线公司垄断60余年

1875

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修建了中国第一条电报线

19世纪

80年代

1880年清政府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并修建津沪电报线;1882年,津沪电报总局改为官督商办;
1884年,津沪电报总局由天津迁上海,后改称中国电报总局

——摘编自陈永生、刘晓怡《中国近代海关电报管理规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英国电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并简析其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后期中国电报业发展的特点,并说明其在当时的进步作用。
2024-04-0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