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73 道试题
1 . 纵观近代不同时期殖民扩张,16-18世纪以原始积累为目的,方式表现为血腥野蛮;19世纪早中期以拓宽市场为目的,方式为炮舰加商品;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资本输出为目的,以瓜分世界为方式。形成不同时期扩张特色的决定性因素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和要求B.不同时期经济思想的影响
C.资本主义生产组织方式和手段D.不同时期国家政策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 1762 年,利物浦每 12 艘船就有 1 艘奴隶船,到 1807 年这一比例变成 24:1。1790 至1800 年,英国船舶公司投放在奴隶贸易的资本平均值不到全国出口贸易总额的 5%,1807年则降为 1.25%。这种变化可以用于说明(     
A.技术更新改变贸易结构B.英国国际贸易地位衰落
C.美洲的劳动力趋于饱和D.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兴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早期,黑夜代表罪恶和危险。在欧洲历史上,每当夜幕降临,城市里钟声响起、城门关闭,并伴随宵禁巡逻。城市里晚上不准经营,既是宵禁的要求,也是行会的规矩。从近代开始,人们对黑夜有了新认识。基督教文化认为黑夜不再仅仅是恶的象征,也是一条通往神灵的路径。从1617世纪以后,贵族们开始逐渐享受夜间的娱乐生活,普通市民中的少数人也以适合自己的方式享受夜晚生活。那时宵禁令还在,但规矩已经放松。进入19世纪,随着照明条件的改善和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夜生活的时尚潮流已势不可挡。剧院、俱乐部、音乐厅、赌场、酒馆是夜生活的主要场所,数量迅猛增长,甚至24小时开放。一些城市不再夜晚关闭城门,夜生活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交生活。

材料二   欧洲人对夜晚态度的变化也带来了夜间劳动的普遍化,有学者估算,1800年时,伦敦人的睡眠时间平均只有6.5个小时。经过劳工与雇主的反复博弈,到1919年,欧美大多数国家基本实现了8小时工作制,但一种新的劳动制度---夜班工作制,逐渐推广开来。为最大限度使资本增殖,通宵达旦的工作常常采用换班工作方式,那些被称为“日工”“夜工”的人从早6点到晚6点,又从晚6点到早6点,进行换班工作。这样既能确保劳动者的劳动时间符合法律规定,又可以使厂房、机器等资本在夜里得到充分利用。

材料三   在世界市场的建立以及随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黑夜与白天具有相同的时间性,对于资本主义而言,它们都是必须开发、利用的资源。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表明,资本主义起先是从空间上不断向外扩张,随后又逐渐地从时间上侵蚀黑夜。夜生活是资本的杰作,而夜班生产是资本对黑夜的占领。

——以上材料摘编自俞金尧《资本扩张与近代欧洲的黑夜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欧洲市民夜间生活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夜班工作制出现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夜生活是资本的杰作,而夜班生产是资本对黑夜的占领”的理解。
4 . 据统计,1850年德国的专利授予数目为243项,1870年为4132项,1900年达到8784项。这反映出德国( )
A.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着科技发明B.在整体科技实力上遥遥领先于他国
C.政府在科技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D.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引进技术发明
2019-01-30更新 | 2699次组卷 | 58卷引用:2015-2016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哈32中高三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5 . 据统计,19世纪30~40年代,英国造船业在与美国的竞争中落伍了,英国贸易的3/4被美国的船只承载……1880~1913年,英国钢产量从130万吨增加到770万吨,而同期美国的钢产量却由100万吨攀升到3100万吨,德国从70万吨增加到1890万吨。这反映出(     
A.英国的优势地位在逐步丧失B.英国新兴行业发展缓慢
C.美国综合实力已经超过英国D.英德之间矛盾日益尖锐
2022-11-06更新 | 460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江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A.新式交通工具得到广泛使用B.联邦政府在郊区兴建大批住宅
C.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收入得到法律保障D.大型国有 企业多位于郊区
2019-01-30更新 | 3422次组卷 | 46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是个什么样的年代?

材料一   下图是《人类简史》中19世纪的漫画历史年表


——据美国学者房龙《人类简史》

材料二   十九世纪,一个以自由主义资产阶级为主轴的世纪,一个改造世界的世纪。于革命烟硝中诞生,在资本积累上茁壮,随帝国扩张而臻于巅峰、乍然崩解。资本的年代是一出由资产阶级领衔主演的进步大戏。火车汽船等新科技将场景从欧洲拉至世界,衣着素朴的主角们,自信而冷静地演出这个不闻起伏跌宕,但见壮阔宏伟的胜利时代。

——摘编自(英)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   美国历史学家贝克特认为,奴隶制、殖民主义和强迫劳动,以及其他形式的暴力,不是资本主义历史的对立面,恰恰是资本主义的核心。不能仅基于对欧洲历史的考查,如果从亚洲、非洲和美国等地区的视角来看,19世纪是野蛮和极端的年代,奴隶制和帝国主义蹂躏了全球的大部分地区。

——摘编自于留振《新资本主义史与美国史研究的新趋向——再论<棉花帝国>》


(1)材料一作为研究19世纪世界历史的史料,有何不足之处?
(2)材料二、三研究世界历史视角有何不同?请加以说明。
(3)考虑19世纪的历史,应坚持什么原则?说说你的看法。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经济中心往往是生产的中心,商品集散的中心,有的国家由于商业资本发达,利用地理位置的优势,形成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从而也形成世界经济活动的中心。在以产业转移为形式的世界经济中心转移的过程中,资本逻辑成为其内在动力,哪里赚钱,资本就流动到哪里,产业就转移到哪里,制造业生产就转移到哪里,“赚钱是人类最终的和唯一的目的”。随着生活成本的上升、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新资源的发现,在资本逐利目的的驱动下,生产中心、经济中心会转移,从而产生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

——摘编自张峰《马克思论世界经济中心转移与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者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2-06-27更新 | 47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2
9 . 马克思曾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00年以前世界基本上处于闭塞状态,新旧大陆更是相互隔绝的。
15001800美洲和大洋洲有近1亿人因传染病丧生,传染病造成原住民的人口大量减少和原有社会的解体。
19世纪中期英国钢铁产量与棉布产量相当于世界其他国家产量的总和。
近代资本主义的大工业和世界市场,日益在经济上把世界连成一体。
20世纪初世界工业生产增加了近2倍。
欧美工业国家控制和奴役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
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势力范围和争夺世界霸权而展开激烈的斗争,最后导致一战爆发。
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全球爆发,全世界死亡人口在2000万以上。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10 . 1820至1870年仅50年的时间内,亚洲GDP在世界总份额中的比例突降20个百分点,从59.2%跌至38.3%,相反欧美国家则从50年前的34.3%上升到55.5%。按人均GDP计算,1870年时,西欧人均财富占有率是亚洲人的4倍,亚洲人变成了欧洲人眼中的”病夫”。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工业革命开启了大裂变的新时代B.工业革命加速了生产力的大发展
C.世界经济的中心逐步转移到欧洲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