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世纪中叶,利物浦成为全世界棉花贸易的中心。利物浦棉花经纪人协会通过决议,要求所有出售的棉花都需符合样品质量,不久又提出了棉花质量的基本标准。这一标准的提出(     
A.推动了垄断组织的形成B.适应了机械化生产的需要
C.构建了国际经济新秩序D.确保了棉纺织业原料品质
2024-04-20更新 | 282次组卷 | 8卷引用:押第13题 工业革命(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789-1846)坚决反对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观点。他认为,让弱小落后的民族去同强大先进的工业国进行经济上的自由竞争,这无异于让一个孩子去同身强力壮的成人在拳击场上角逐。李斯特意在强调(       
A.弱小民族应尽力避免参与国际竞争B.德意志帝国需要积极争夺世界霸权
C.扩大垄断组织在社会生活中的比重D.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经济发展道路
2024-04-13更新 | 226次组卷 | 5卷引用:押第13题 工业革命(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世纪50年代,英国就率先研制出了人工合成染料,但这一材料的应用却极为缓慢。德国人从英国人手上获得这一技术,在短短30年间便成为英国最大的染料供应国。英国则从大片殖民地中获得丰富而廉价的原料,向德国出口染料的原材料——焦炭。这反映出(       
A.英德两国贸易关系密切B.德国注重工业技术创新
C.德国对外贸易规模扩大D.英国经济发展后继乏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至1858年,英国已建立了16个委员会,负责调查贫民救济、公共健康和卫生、铁路和工厂制度及移民等事务,他们向议会和政府提供证词和数据,作为政府制订政策的参考依据,从而使济贫、公共卫生、工厂制度等均有立法控制。这反映出(     
A.民众的健康意识得到普遍提升B.英国议会的立法权得以正式确立
C.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逐渐确立D.工业革命促进政府公共职能增强
2024-03-06更新 | 22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高三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5 . 下表呈现了20世纪30年代世界部分国家工业、贸易的比重概况。其中“乙”所指的国家是(       )
项 目时间
工业比重193040%9.5%10.5%5%
193736.2%9.5%10.4%13.7%
贸易比重192511%15%8%4%
193713%16%9%0.8%
A.苏联B.德国C.美国D.英国
2024-05-14更新 | 233次组卷 | 4卷引用:押第15题 社会主义革命(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优先股制度起源于19世纪前期的英国。由于当时英国铁路和运河建设对资金的巨量需求,以及政府对公司债券融资的比例限制,许多大型工程由于资金匮乏不得不中途停顿,优先股便在铁路公司中应运而生了。当时的优先股既享有事先约定的固定收益、又可同普通股一起参与股息分配。19世纪30年代,美国几家在马里兰修建铁路和运河的公司因为资金短缺不得不向当地政府求助。马里兰州政府考虑到铁路建成的巨大利润,在1836年通过的法案中同意向其注资,但要求在三年后保证每年6%的股息,且股息支付顺序位于普通股之前。此后美国优先股制度不仅在基础设施领域,而且在采掘、冶金、纺织等行业亦被广泛采用。当时的优先股一般享有议决权,但1870年俄亥俄州颁布法律规定优先股不得享有议决权之后,优先股的议决权逐步被舍弃,现代意义上的优先股逐步成型。

——摘编自郭岩伟《近代中国中外企业制度对比研究》

材料二 清政府以新式企业从国家政府手中得到了经济上的实惠为依据,要求企业向其提供各种形式的报效。这种情况在洋务时期官督商办股份制企业中比较普遍,报效成为这类企业盈余分配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的企业直接在章程中写明报效的条款,有的则奉命提供无偿服务,有的则被要求承担一部分社会职能。如1882年电报局转为官督商办,议定从当年五月起,缴还官本银六万两,以后在五年内分期续缴银二万两,免计利息,其余垫款约九万八千余两,则以军机处、总理衙门、各省督抚及出使大臣的洋务、军务电报作为头等官报,将其应收的电报费陆续抵缴,此项抵缴完毕后,头等官报也不收电报费,作为电报局对清政府的报效。

——摘编自严亚明《晚清企业制度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考察》

材料三   外商在华企业(至少在特种股票发行方面),直接承袭了西方近代数百年来形成的成熟企业制度。而华商企业的企业制度则借鉴西方并融合了传统的投融资理念,且只有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同时在近代中国的大部分时期内,外商在华企业在税收(如厘金)、融资(如股票溢价)、法律(如租界)等方面拥有诸多特权,而这种地位上的不平等又进一步迟滞了华商企业制度演进的进程。

——摘编自郭岩伟《近代中国中外企业制度对比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优先股制度的基本特征,并分析该制度起源于英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公司“报效”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近代英美与中国企业分配制度得到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自19世纪80年代电气业大规模发展以来,短短30年时间,德国便将自己打造成了一个电气化国家。同时,国内各大化工企业均配备专门实验室,化工企业发展迅猛,也成为支柱产业。这一时期德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得益于(     
A.新型工业的崛起B.科技创新领域增多
C.工业化程度较高D.企业兴起科研风潮
8 . 下表是1770年和1801年英国各部门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表
年份农业工业服务业
177045%24%31%
180132%23%45%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英国(       
A.农业经济出现衰退B.工业化尚未深入开展
C.产业结构趋于失衡D.步入服务业强国行列
2023-05-18更新 | 176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高三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798年,马尔萨斯发表《人口原理》,认为生存资料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多增加的人口总要以某种方式被淘汰和消灭.此理论即“马尔萨斯陷阱”。基于此理论,他进一步提出贫困和罪恶是人口规律作用的结果;工人的工资受人口规律的支配。马尔萨斯的观点(     
A.掩盖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问题B.代表了工人阶级的诉求
C.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D.受到了进化论思想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世纪以后,大西洋沿岸成为四个大陆及其附属岛屿内部及其之间人口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和其他形式的交流平台,一个地方发生的事件在其他地方也会形成影响,甚至直接影响了人类历史发展方向与进程。

——摘编自施诚《方兴未艾的大西洋史》

选择15世纪后大西洋沿岸国家或地区的一个新变化,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这一变化对大西洋沿岸及人类历史发展方向与进程所产生的影响。(要求:选择的变化与史实须相互吻合,表述清晰,观点正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