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世纪中后期,电力和内燃机逐渐代替蒸汽机车。同时,以内燃机作为动力的汽车运输和飞机运输迅速发展。二战后,人类对原子能的利用突飞猛进,现在,原子能除了用于发电外,已经在海运中采用。这表明
A.新能源不断出现淘汰了传统能源B.科技革命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C.工业革命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D.原子能已经广泛运用于交通领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表是19世纪英国工业品出口和境外投资的地理分布情况表(注:以百分比计)。这反映出这一时期
时期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其他
工业品出口1816—1822年59.633.36.11.0
欧洲美国拉丁美洲大英帝国殖民地其他
1865年48118249
境外投资欧洲美国拉丁美洲大英帝国殖民地其他
1830年669232
1854年5525155
1870年252711(印度)22(自治领)123
A.英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日益衰落B.资本主义国家殖民争夺加剧
C.工业化浪潮在欧美大陆迅速扩展D.世界商贸中心逐渐发生转移
3 . 下表所示为英国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部分新增法律,议会制定这些法律旨在
时间法律明朝内容
1833年《工厂法》对工人的劳动安全、卫生、福利做了规定
1842年《矿业法》禁止使用妇女和不满10岁的儿童从事井下劳动
1870-1907年《教育法》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并为学生提供食品和医疗保障
1875-1909年《住房法》重点解决工厂宿舍及工人居住区的住房和环境问题

A.加强对企业的管理B.关照社会弱势群体
C.维护社会秩序稳定D.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4 . 1785年,英国的一名纺织厂主被人起诉盗用专利技术。其律师辩护称,有用的发明来源于通晓使用技术方法的工匠,而不是专务理论的哲学家。最终该厂主胜诉。这反映了当时
A.英国的专利法有名无实B.工厂成为主要生产组织
C.技术发明主要源于实践D.科学理论指导技术革新
2021-09-23更新 | 313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第十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有学者认为,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形成,将世界上大片地区强行纳入了资本主义的统治之下。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性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据此可知,该学者旨在强调,工业革命
A.对生产力具有推动作用B.对历史发展的整体影响
C.对生产方式的变革作用D.对民族国家形成的影响
6 . 某学者认为:与其把工业革命分成第一次与第二次,倒不如把其发展过程看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机械化和蒸汽机的发明与运用;第二阶段贯穿19世纪下半叶,科学与工业生产更加紧密的结合,二者间的延续性是如此的明显。该学者意在强调更加紧密的结合,二者间的延续性是如此的明显。该学者意在
A.两次工业革命之间的差异明显
B.第一次工业革命缺少科学的引领
C.两次工业革命应作为整体研究
D.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又进行
2021-07-15更新 | 230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表是英国城市人口在全国占比数据。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1801184118511861
城市人口占比%33.8%48.3%54%58.7%
A.政府政策的鼓励B.工业革命的推进
C.自由贸易的发展D.世界市场的形成
8 .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支柱产业主要是纺织、煤炭、冶铁、造船等行业,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出现了电力、石油、汽车等新兴工业部门,并使工业化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变化主要是因为
A.新能源动力的应用B.新生产关系的调整
C.新产业结构的完善D.新机器生产的出现
9 . 下图反映了英国1815-1871年在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占比变化情况。这表明,当时英国
A.工业化严重依赖海外市场B.“世界工厂”地位开始确立
C.自由贸易得到广泛的推行D.对外商品竞争力大为提高
10 . 下图是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包括殖民地时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根据图表及所学知识,可推知A、B、C、D四条曲线分别代表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单位:1990年国际元)
A.英国、荷兰、美国、西班牙
B.美国、英国、荷兰、西班牙
C.英国、美国、西班牙、荷兰
D.美国、西班牙、英国、荷兰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