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1 道试题
1 . 近现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全球化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0-1913年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3.2倍。不仅数量上明显增长了,而且还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一些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迅猛发展的基础上,普遍扩大了本国工业产品的出口,对外贸易已成为国家经济生活中极其重要的因素。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一批新工业国家的兴起,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这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这就说明工业发达国家与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前提下,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在经济上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了,“世界经济”已经形成。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据中泰证券研究所数据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脉络。
2024-01-03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从16世纪至19世纪中叶,英国的地位步步上升,最终独占鳌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下表所列为英国在这一进程中的历史事件。

英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年代主要事件
1562英国的非洲奴隶贸易开始
1583英国人开始在北美殖民
1600伦敦商人组建东印度公司
1651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
17世纪中后期三次英荷战争
1742英国与西班牙发生贸易战争
1825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运行成功
1840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材料二   “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的路线,是由解决了欧洲欠美国重建债务的盟国间金融协定所决定的。针对这些协定的谈判,将冲突从战场上转移到了外交家的会议室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此前的角逐让位于盟国彼此之间的竞赛,而美国则从这场竞赛中胜出。

——迈克尔·赫德森《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英国历史大事年表”补充两件大事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中是如何胜出的。
2024-03-26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秘籍04 抢分专项 · 材料分析题精练30题(含抢分提示) -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3 . 三次科技革命中涌现了大量的发明创造,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机器的广泛使用,妇女大量走向社会工作岗位,她们的经济独立日渐形成。下图为1839年英国各纺织部门男工与女工人数构成比例(%)。

——摘编自黄雪蓉《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家庭观念在工业社会转型中的变化》

材料二1891年,白宫装上电灯时,哈里森总统一家因担心触电而不敢触摸开关,芝加哥也曾因电线绝缘较差引起过几次火警。不过新比旧好的观念还是很快传播开来,不仅因为工业产品真像广告上说的那么好使,还因为新发明的背后有不断发展的科学在推动。

——摘编自[美]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

材料三 1960年,日本政府推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计划实施中,通过积极采用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成果,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到1970年,日本人均个人收入年增长率实现了翻番。消费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电视机、微波炉、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消费比重加大。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纺织业部门男工与女工人数构成比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机器的广泛使用”得益于什么动力机械的发明和改良?
(2)根据材料二,“新比旧好的观念还是很快传播开来”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电灯的发明者是谁?
(3)根据材料三,指出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消费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电脑”与计算机网络连接成国际互联网,从而推动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4)结合以上材料,概括科技的进步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
2023-12-08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15年,英国土地贵族控制的议会颁行“谷物法”,规定只有在小麦价格超过每夸特(计量单位)80先令(货币单位)时,才准许进口谷物。而因为麦价很少高过80先令,一般都在50-60先令之间,所以“谷物法”一直是起作用的。

——据夏炎德《欧美经济史》

材料二   英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保护性的重商主义政策,从17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实行“航海条例”到1815年颁行的“谷物法”都体现了这一政策。但到19世纪前半期,强大的英国工业已经不再需要国家来保护了,相反地,这个政策只能阻碍商品的自由流通,因而不利于英国工业的发展。1832年议会改革后,上台掌权的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表们便开始了争取废除一系列重商主义法律的斗争。到1864年终于迫使议会废除了“谷物法”,“航海条例”也在1849年被取消了。在1846-1849年,议会又取消了200多种的商品进口税。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谷物法”废除后,外国农产品大量涌入英国市场,使英国农场主受到好处。外国以畜力、水力或蒸汽为动力的各种农业机器陆续出现,并开始使用化学肥料,在推广优良畜种、增加种植品种、改进排水方法等方面也都有进展。1850-1870年,英国农业产量增加一倍。

——据刘淑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近现代经济史》

围绕英国“谷物法”,分别提取三则材料的关键信息并进行阐释,谈谈你的认识。

5 . 材料   英国工业革命之前,女性的社会地位比较低下,她们被赋予的社会职责主要是处理家庭事务和完成日常劳动,以及养育和照顾下一代。这一时期妇女多从事家庭纺织,但只是作为家庭经济的补充而存在。工业革命初期,现代意义上的工厂在英国还没有广泛建立,只有少数妇女成为工厂工人,广大劳动妇女主要在家中从事家庭手工生产。工业革命中期,英国的纺织业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棉纺织厂在各地建立起来后,需要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这就为妇女走出家庭寻找工作提供了机遇。女性劳动者的特点决定了她们不仅能顺利地在纺织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且逐渐成为该行业的主要劳动者。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妇女从事与男子一样的工作,但同工不同酬的现象非常普遍。资本家对利润的追逐使得女性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摧残。工业革命后期,工厂制度在英国棉纺织业确立后,逐渐向印染、化学、冶铁、采煤等工业部门扩展。妇女的劳动领域越来越宽,许多以前不适合女性工作的地方也出现了她们的身影。到了19世纪四五十年代,女性的工作领域基本涉及了各个行业,其社会劳动者的角色越来越凸显。尤其是在纺织行业,妇女继续占着绝对的优势。与此同时,女工的自我意识逐渐提高,开始对自身的状况进行独立思考。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几乎所有重大运动,从激进主义活动到宪章运动,都有工厂女工参加。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开始把女性纳入法案的管理对象之列,出台了一系列女工法案。

——摘编自刘宁《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下层女性角色的社会转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工业革命前后女性角色转变的认识。
2023-08-1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试题调研·2023年高考历史第9辑-押学科热点题创新命题热点考前33天第18题职业观念的变化与就业选择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25年至1835年年底,英国国会通过了54项各式各样的铁路条例。铁路公司采用股份制形式,发行债券和股票,迅速完成了大规模的铁路建设。1870年联合王国通车铁路长达15500英里,英国近代化铁路运输体系大体完成。铁路建设时期,一英里的单轨铁路在铁轨的用铁量就达到200吨,随着“铁路热”的升温,国内所需铁矿量巨大。此外,同期英国国内煤产量的50%用于冶铁工业。铁路通车后,可以从特伦特河畔伯顿快速地运出啤酒,从格里尔姆斯比等新型港口迅速地运出鱼等海鲜产品。依靠铁路运输,邮局送达的信件从1839年的7600万件增长到1870年的86300万件。一座座小村庄在进入铁路时代后,成为了铁路枢纽,快速发展起来。铁路也使人们快速地来往于不同的地区成为可能。

——摘编自胡晓莹《英国工业化时期的铁路建设对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20世纪后,内河小轮船发展,铁路火车出现,内地交通也日渐进步。有很多乡僻士商,未出门之前对西学新说不明所以,因而思想保守,眼界封闭,后来由于出门远行,坐了轮船、火车,见了城市景象,头脑开始开通,思想由此趋新。……自从有了轮船,往返于通商城市的商人们乘坐轮船数千里指日可到,商贾贩运往返其间视以为常,再也不必像以往那样一去三年不得回家而使家人忍受久盼不归之苦了。如上海轮船通航后,有竹枝词题咏商人妇与夫暂作别离的感受:“生小家临黄浦滨,行年老小嫁商人。妾身惯设风波险,郎欲趁船大火轮。”﹑

——摘编自李长莉《近代交通进步的社会文化效应对国人的生活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近代铁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近代交通发展的主要特点。
2022-03-05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7 . 阅读材料

材料一   乾隆年间“(人口)较之康熙年间计增十余倍。承平日久,生齿日繁,盖藏自不能如前充裕”。仅江苏镇江木渎镇“烧锅(造酒)者已二千余家,合计日耗米万石”。为此,就隆帝“令地方官严行查禁,勿使靡费米粮”。官员规谏乾隆禁酒之事取民之生计而禁锢之”。“实不可以轻举”,乾隆认为“自有酌量”,不愿也不需交群臣商议。江苏、河南、山东等省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尽毁曲酒工具、民间自用一概禁绝等作法,引起民怨。乾隆对于要求放宽禁令者,一概不准,也不赞成过激行为,官员左右为难。整个乾隆时代“通邑大都车载烧酒贩卖者正不可以数计”,禁酒政策效果微弱。

——吴慧《中国商业通史》

材料二   1829年,英国禁酒运动开始。中产阶级希望通过禁酒将他们推崇的“自律”“自助”等价值观灌输给工人阶级,他们宣扬工作是成功的关键,饮酒滋生懒惰等恶习。中产阶级建立柴酒厅,开放俱乐都,方便工人社交。工人阶级中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些价值观。1832年——1853年,运动进入绝对禁酒阶段。工人阶级开始建立自己的禁酒组织,接过禁酒运动的领导权。这些组织宣扬“自力更生是一种崇高的品德”,很多工人在宣传的影响下开始努力攀爬英国社会的阶梯。这一时期,作为“全民酒”的啤酒人均消费量急剧减少。酗酒被英国人普遍视为不可接受的恶习,直至今天仍是社会的主流观念。

——摘编自许志强《19世纪英国禁酒运动与工人文化转向》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乾隆推出禁酒政策的历史背景,并概括其“效果微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乾隆时期的禁酒相比,概括英国1828—1833年禁酒运动的特点,并分析英国禁酒运动的意义。
23-24高一下·全国·期中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0年至1763年的近代初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比较关键的时期。正是这一时期的地理大发现揭示了新大陆的存在,从而预示了世界历史的全球阶段的来临。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你如何理解地理大发现“预示了世界历史的全球阶段的来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2024-04-18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组卷网期中复习-纲要下高频考点集训主观题20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完成了对殖民地的占领。香料从经济的视角来看已变得不值一提。咖啡、巧克力、茶叶和糖作为殖民地的物品,取代了长久以来由香料扮演的经济的和文化的角色,成为远洋贸易的主要对象,开始成为人们饮食生活中的新宠。从此,人们的口味失去了香料的浓香而变得平和适度,欧洲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饮食口味。

——摘编自朱基富《新航路开辟:欧洲饮食文化的新篇章》

材料二   英格兰在1718世纪的200年间,总人口增长了110%(从411万增至866万),农业人口所占比例却缩减了近一半。到1800年,占总数1/3的人口有能力为另外2/3的人口提供粮食,这就意味着每单位农业劳动力产出至少增长了3/4……1750年以前的几十年中,英国的谷物价格水平基本处于静止状态,甚至还有所下降。乔纳森•布朗在《英格兰农业:18701947年农场调查》中列举了18711875年、18941898年各种主要农产品价格的下降幅度:小麦51%,羊毛50%,土豆39%,荞麦39%,燕麦38%,牛肉29%,黄油25%,羊肉25%。

——摘编自舒小昀《谁在养活英国: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食物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对欧洲饮食文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后英国农业的发展特点。
(3)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2021-10-15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尖子生培优题典(课标全国专用)-考点15世界近代经济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等


(1)依据材料一,指出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概括其主要的优势条件。
(2)结合所学,指出促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中心”的主要历史大事有哪些。

材料二   随着哥伦布远航美洲,印度洋、太平洋这些远离欧洲人的水域到16世纪成了欧洲人从事殖民和贸易活动的舞台。中国和欧洲是新的世界贸易的两个终端,由这个时代两条最主要的商业航线连接着。绕好望角而来的葡萄牙人在16世纪初到达中国,西方国家与中国贸易多经好望角跨越印度洋从西而来。经南美跨越太平洋而来的西班牙人也接踵而至,开通了太平洋丝绸之路。西班牙政府每年都派遣大帆船,来往于墨西哥与菲律宾马尼拉之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到白银,用来交换中国丰富的商品,丝绸、瓷器、茶叶等源源不断地流入西方。太平洋丝绸之路的贸易利润惊人,但却控制在西班牙人手中。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自由贸易的世界大潮的冲击下,以垄断为特色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地位急剧下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格局的演变趋势。

材料三   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三个重要转折点,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摘编自《中国经济时报》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中的成功经验。
2023-07-08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高考重庆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