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9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提出要举办万国博览会(首届世界博览会),以向世人展现时代的荣耀。博览会要展示每个国家的产品,应有尽有。等到一切打算都有了头绪,他召集了一个委员会,公布其计划大纲,得到委员们的赞成。大厂家热烈拥护,殖民地和东印度公司表示赞同,各大国踊跃送来展品。议会经过讨论后,通过了将博览会设在伦敦海德公园的议案。18515月,在灿烂夺目的场景与欢欣鼓舞的气氛中,万国博览会由女王主持了开幕典礼。

——摘编自(英)里敦·斯特莱切《维多利亚女王传》

材料二   1906年,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端方决定在中国举办博览会。自1908年春起,他几乎一直把筹备南洋劝业会作为其工作重点,任命江苏绅商张謇为南洋劝业会“总理”,具体负责筹备事宜。端方要求所属各部门认真落实,又直接给上海、苏州等地商会去函,请求认购商股,共襄盛举。随后他又电函张之洞、袁世凯,希望他们在北京斡旋以使之成。19097月,端方调任直隶总督后仍在为南洋劝业会操心费力。19106月,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商品博览会如期在南京隆重开幕。南洋劝业会的展览持续了6个月。当年获奖的一些产品后来大都成了饮誉海内外的名优特产。南洋劝业会吸引了中外客商十万多人与会,周边地区前来参观游玩的市民更是不计其数。

——摘编自张海林《端方与清末新政》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万国博览会筹建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举办博览会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端方筹建南洋劝业会的措施。
2 . 有学者认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由此可见,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特点是
A.科学和技术日益紧密B.国家对科技的投入高
C.普通工匠科研的缺失D.科学家的严谨和勤奋
3 . 随着人类联系日益密切与相互交往的不断扩大,世界市场也在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从而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起到17世纪中期称为“扩张的时代”。欧洲人把自己来到西半球的事件,称之为“地理大发现”。

材料二   两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表

时间发明者国家发明成果
1782年瓦特英国改进蒸汽机
1825年史蒂芬孙英国蒸汽机试车成功
1866年西门子德国发电机
1876年贝尔美国电话机
1882年爱迪生美国纽约市珍珠发电厂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中国相比,近代西方对外交往主要采取什么方式?概括指出“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的动力有何不同,概括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以世代守土为主的工作方式决定了古代基本上没有社会性的就业问题学校教育主要以培养政府官员为目的,近代职业技术教育是大工业生产的产物。从19世纪60年代起,民族危机严重,最先发展起来的是军事工业,为这类企业培养相应的技术人员的职业教育也随之出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救国思湖兴起,19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海诞生,凝聚了当时教育界、实业界等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由政府主持建立近代新职业教育体制,仿效日本、美国的教育在中国建立了新的学制,并且把职业教育的某些做法渗透到普通中小学教育之中。

——摘编自俞启定《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形成的探讨》

材料二 德意志民族崇尚手工艺和技艺,受过严格训练而获得“师傅”称号是令人尊重的18世纪80年代,德国开始进入工业革命时期,自然科学应用于生产和加工。实科学校、专科学校和工业学校是这一时期的主要职业教育学校类型。实科学校、专科学校接收有初等学校教育水平但不能顺利升学的学生,工业学校是半工半读学校,专为底层社会儿童开设。德国公民普遍认为,具有某种职业资格是实现人才社会价值的先决条件。国家在教育方面,大力投入经费,推动义务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功。当时德国的学校职业教育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专门传授职业技能的学校,另一种是传授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星期日补习学校。

——摘编自黄日强《传统因素对英德职业教育的制约作用比较》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并做出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秦汉至晚清二千多年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各有大致不变的方面,但就总的趋势而言,这些方面又并非没有变化。……这些变化是平和的、渐进的和累积的,从变化迅速的现时代或短时段的眼光看,社会不免呈“停滞”或“缓进”之象,但它的内部实在又酝酿并产生了相当的变化。

——改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材料二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一一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一一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法…接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马克思、思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摔了它的手纺车。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棉纱,最后就使英国棉织品泛滥于这个棉织品的故乡…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1)结合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对材料一中的“变化”与“不变”加以解释。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2021-09-05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法国在1860年1月与英国签署的《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确认了英方理查德·科布登与法方米歇尔·谢瓦利埃的自由贸易协议,令法国工业遭遇突如其来的外国贸易竞争。这一条约的主要影响是
A.增强了英国势力,削弱了法国工业力量B.推动了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建立
C.较为彻底地消除了英、法间的贸易壁垒D.使法国经济完全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021-09-04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抚吉名校2022届高三8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近代早期,英国足球运动备受青睐,但规则尚未健全,比赛充满血腥和暴力。十九世纪中期经过法律规范,逐渐变成了文明、理性的休闲运动:参赛规则和比赛人数确定,比赛场馆逐渐向现代方向发展。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足球运动商业化推动B.通过立法规范体育运动
C.英国社会转型的影响D.体育运动文明化理性化
8 . 某一时期,非洲、美洲、亚洲和澳大利亚提供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英国、欧洲和美国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带动了海上运输和陆地运输的发展。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而由此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亚洲的日本。这一时期是(     
A.新航路开辟时期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C.早期殖民扩张时期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9 . 如表是1770年到1861年英国煤铁产量变化表。由如表可知
煤产量铁产量
1770年600万吨5万吨
1800年1200万吨13万吨
1861年5700万吨380万吨

A.英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B.煤铁业在各部门中发展得最快
C.工业革命的发展以重工业为基础D.工业革命促进煤铁业迅速发展
10 . 16世纪中叶起,英国实行酒类流通许可证制度,赋予地方治安法官对啤酒经营许可的发放权。1830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英国啤酒与苹果酒零售许可法》,解除了地方治安法官的这一权力。这一变化
A.适应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B.体现了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
C.说明议会改革推动经济政策调整D.表明英国阶级矛盾日益严重
2021-07-2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