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1 道试题
1 . 英国主日学校运动(18世纪末英国在星期日为在工厂做工的青少年提供免费教育)的早期领导人汉纳·莫尔指出,兴办主日学校的目的“是为下层阶级提供训练,帮助他们养成适应工业社会的习惯”。这表明
A.认知水平是筛选雇工的主要标准B.工业化依赖于对劳动力的投资
C.遵章守则是劳动者应具有的品质D.学校教育有利于提升教育水平
2021-06-02更新 | 414次组卷 | 5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经济史-考点27近代世界的市场化和工业化进程
2 . 15世纪以来,主张国家扶植商业发展的重商主义思潮盛行,但这一不惜以民穷求国富的政策也导致了民生艰苦。由此,经济政策的钟摆开始反向运动。19世纪以来,主张通过追求个人利益使整个社会受益的自由主义理论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一转变
A.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进程B.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贪婪本性
C.开启了机器化大生产时代D.深刻改变资本主义社会风貌
2021-05-10更新 | 38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历史模拟好题精选(第1期)-专题09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3 . 据统计,1871~1914年间,法国有35种妇女报刊问世;1876年,在巴黎举行了第一次国际妇女会议;1878~1913年间,仅在巴黎召开的国际性的女权主义代表大会就有11次。法国女权运动的发展,主要是因为
A.法国巴黎公社革命的影响B.启蒙运动的兴起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D.男女平等的实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76年美国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而建国,不久以后中美两国就有了商业交往鸦片战争前,中国人译称美国为“咩哩千”(中国人在书写外国国名时往往加上“口”旁,以示蔑视)。初来中国的美国人给人的印象是“彬彬有礼”,与当时英国人的趾高气扬,傲慢无礼形成鲜明的对比。美国人对中国的法令、习惯一般都能遵守,清朝官员也认为美国人在各国人中态度“最为恭顺”。林则徐是第一个比较完整地介绍了美国基本情况的中国人《四洲志》中记载:1292年,大吕宋(菲律宾)之戈揽麻士(即哥伦布)乘船西驶,始知此地。)并对美国人民在建国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赞叹不已。

——黄长义《近代前夜中国人的美国观》

材料二   1830年法国政治学家托克维尔对美国进行考察,通过对美国访问,亲身体验美国了的社会制度、人权、经济等各个方面。在托克维尔眼里:美国人是第一个幸运地避开了专制统治的民族,实现了“多数人的和平统治——民主共和制;美国是一个多种族的社会,教育、法律、血统甚至外貌特征在他们之间筑起了一道几乎无法逾越的屏障,其中,白人高高在上,印第安人和黑人被视为劣等种族,处境恶劣;美利坚民族是一个好动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全民逐富的商业民族。好动的激情、对财富的渴求在旧世界是弊端,在美国却有利于社会繁荣,而社会繁荣与自由是彼此携手并肩前进的,从而又有利于捍卫自由。托克维尔的美国观为人们观察美国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视角。

——张茗《托克维尔的美国观》

材料三   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

——习近平《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夜中国人的美国观,并简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托克维尔的美国观。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现代公民应如何具备“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
5 . 下图为1901年-1950年德国与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数量(不包括诺贝尔和平奖)

依据上图,分析①至④四个阶段曲线变化的原因,推断关联正确的是
①欧洲深厚的科学基础②欧洲科学家的移民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④冷战形势的缓和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1-05-30更新 | 390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历史模拟好题精选(第1期)-专题09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6 . 1800—1914年,法国人口从约2800万增长到4000余万,人口规模从欧洲第一退居欧洲第五。同一时期,德国人口从2000万增至6500万。19世纪末,法国不得不招揽外国移民以补充劳动力,甚而通过延长兵役年限以维持一支可以和德国对抗的军队。这一历史进程表明
A.人口是影响大国兴衰的重要因素B.人口规模决定了法德的工业水平
C.长期的对外战争削弱了法国国力D.法德矛盾是欧洲大陆的主要矛盾
2021-04-19更新 | 391次组卷 | 5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15两次次工业革命
7 . 19世纪中叶的英国出现了这样的图景:新鲜的鱼取代了猪蹄成为劳工阶层廉价的晚餐;从伦敦到南部海滨度假地的一日游成了穷人的日常。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政治民主化推动了民生的改善B.交通技术进步改变了民众生活
C.福利国家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D.工业化进程加快了农业的进步
2021-02-24更新 | 537次组卷 | 12卷引用:【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人教版】-解密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及近现代社会变迁(分层训练)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8 . 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工业时代,人类面临城市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为了探讨这一主题,请根据提示完成如下学习活动。
(1)第一步:在搜集到的下列两幅图片中,选择能够印证城市环境问题者,结合图片信息说明理由。

(2)第二步:为了进一步佐证,检索到下列三份资料,请对其史料价值作出评估与说明。
①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雾都孤儿》(1838年)
②伦敦1830年至1850年的市政档案文件
③道伊斯·沃尔夫编:《维多利亚时代的城市》(1973年)
(3)第三步:根据下列两则材料解释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材料一   1800年和190010万以上人口的欧洲城市分布图


材料二   早期市政建设大事记

1842英国“查德威克报告“呼吁改善城市的供水、排水系统和垃圾处理方式。
1848英国颁布第一部公共卫生去,赋予城市广乏权力建设现代卫生系统。
18531869去国政府半先实施巴黎城市规划,拓建林荫大道,建成下水道系统。
1890年代欧美国家用有轨电车取代马扛街车,实现了公共交通的革命,拓展了城市的空间。
2021-08-13更新 | 328次组卷 | 3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版)-专题15古今中外城市化进程
9 . 下表是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注①为1872年数据),表中数据说明
年份国家
英国美国德国法国俄国
1870年22%8%13%①10%
1913年15%11%13%8%4%
A.世界贸易多中心格局的逐渐形成B.英国“世界工厂”地位衰落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D.各国争夺世界市场斗争加剧
2021-10-26更新 | 360次组卷 | 5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经济史-考点27近代世界的市场化和工业化进程
10 . 19世纪上半叶,英国政府有计划地进行了对外移民。下表是其向外移民情况,英国政府这一举措主要
时间1815—1830年1831—1841年1842年
年均移民数量2.5万人7.4万人12.6万人
A.意在维系海外殖民地统治B.旨在减少国内的贫困人口
C.加剧了国内劳动力的不足D.是工业化发展导致的结果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