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1 道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620世纪初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时间中国形象
16世纪15151月,葡萄牙商人埃姆波利在一封信中写道:“我们发现了中国,并在那里逗留了一段时间,这是世界.上拥有最富裕财产的国家,很多美丽、伟大的情景,使我们大吃一惊。”
17世纪1615年,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在他的札记中写道:“标志着与西方的一大差别而值得注意的一大事实是: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即一般称为哲学家的人来治理的,井然有序的管理整个国家的责任也完全交付给他们来掌握。
18世纪1700年,英国柏林科学院院长莱布尼茨说:“中国社会正是由理性创造的和谐的王国,而灾难深重、道德败坏的欧洲应该向中国学习摆脱现实苦难,建立和谐社会的正确道路。”
19世纪1895年,美国《纽约时报》评论:“是日本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19世纪末20世纪初1898年,日本政治家竹越与三郎在他的著作《支那论》中有“中国人种侵略世界”一节,结尾处的一段话是:“中国人之势力如此之可畏,浸假彼异日能举动自由,纵汜横溢,我日本何能当其冲乎?”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16~19世纪西方人眼中中国形象变化的认识。(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43年前后新旧税率比较

项目旧税率(银两)新税率(银两)
正税实征
进口货物棉花(每担)0.2981.7400.400
布(每匹)0.0690.3730.100
白布(每匹)0.2850.7020.150
棉纱(每担)0.4832.4061.000
双幅细布(每丈)0.7121.2420.150
出口货物南京丝(每担)15.27623.73310.000
广州丝(每担)8.57610.57010.000
茶叶(每担)1.2796.0002.500
糖(每担)0.2690.4750.250
棉布(每担)1.8442.6511.000

注:1.实征(税)包括正税及其他附加税;

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规定:凡系进口、出口货物,均按新定则例,五口一律纳税,此外各项规费丝毫不能加增。

——摘编自陈争平《不平等条约下近代关税制度的形成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843年前后新旧税率比较”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2-03-18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4 评述类-2021年山东省新高考历史非选择题高分攻略
3 . 近代早期,英国足球运动备受青睐,但规则尚未健全,比赛充满血腥和暴力。十九世纪中期经过法律规范,逐渐变成了文明、理性的休闲运动:参赛规则和比赛人数确定,比赛场馆逐渐向现代方向发展。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足球运动商业化推动B.通过立法规范体育运动
C.英国社会转型的影响D.体育运动文明化理性化
2021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所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已举办的一些世界博览会举办时间、名称、国家及其主题或内容(节选)

年份博览会名称国家主题或内容
1851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英国1851年英国首创万国博览会,展出蒸汽机、汽轮船、汽压机、起重机、纺纱机、抽水机等产品,展馆“水晶宫”获得特别奖。
1876美国独立百年展览会美国美国立国百年;新风格住宅、电话、打字机、缝纫机
1878第三届巴黎世界博览会法国展出汽车、白炽电灯、爱迪生发明的留声机等新产品
1889第四届巴黎世界博览会法国纪念法国革命100周年
1933芝加哥万国博览会美国进步的世纪
1964纽约世界博览会美国通过理解走向和平
1967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加拿大人类与世界
1970大阪万国博览会日本人类的进步与和谐
1984新奥尔良世界博览会美国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
1985筑波世界博览会日本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
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编写一幕发生在1851年英国伦敦博览会场馆内的人物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世界当时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2)结合世界博览会举办历史的变化,说明世界博览会的发展历史是一部“世界经济发展中心转移的历史”。
5 . 19世纪下半叶,德国出现了重大体制创新:一是教育与研究的结合,研究生教育、研究型大学开始出现;二是科学与产业的结合,产业实验室开始出现。随之,德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这反映了
A.高等教育发展是科技中心形成的前提B.科技教育与工业的互动助推科技进步
C.垄断组织为科技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D.不同学科之间出现互相渗透的新特点
2021-01-25更新 | 370次组卷 | 5卷引用:【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山东专用)-解密06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分层训练)
6 . 1912年,德国斯图加特市的一家玩具商店经营的主要商品,有玩具火车、微型蒸汽机、光学玩具以及其它新工业时代的非军事主题的玩具等。这类玩具的发售
A.实现了社会需求与商业利益的紧密联系
B.为玩具行业实施标准化生产创造了条件
C.体现了德国政府对学生基础教育的重视
D.有助于儿童融入工业化和技术化的世界
7 . 1835年,巴伐利亚首次建成德意志地区第一条铁路,标志着德国铁路运输时代的开始。全德范围逐渐兴起“铁路热”。到1850年,德意志地区铁路总长近6000千米,大约为法国的两倍。德意志地区的铁路建设
A.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B.得益于德国统一大市场建立
C.反映了垄断资本的投资方向D.表明德国工业实力赶超法国
2021-07-31更新 | 339次组卷 | 3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经济史-考点27近代世界的市场化和工业化进程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重商主义原则极大地助长了英国人增强海洋霸权的欲望和信心,加快了构建重商帝国的步伐。英国先后于1651年和1660年两次颁布《航海条例》,使得英国确立重商主义理念,对外贸易得到发展,海上实力逐步增强。英国对荷战争的最初目标是打击荷兰的海外贸易,但是战争的结果却使它逐渐赢得了大西洋、波罗的海、地中海和加勒比海的制海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本主义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使其能在对外贸易中立于不败之地。庞大的海外殖民地和海外市场为英国工业经济实力增强奠定了基础,进而为其增加军费投入、提升军备水平、发展具有全球辐射能力的海军舰队提供了充足保障,便于英国掌握最大限度的制海权。在此助推下,英国海洋实力大为增强,其主导的国际秩序逐步确立。

——摘编自张景全、吴昊《海洋话语与国际秩序转变》

材料二   鸦片战争前后,国内有识之士编译出版的一些著作已经开始涉及海防问题。但译著整体还停留在“编译”阶段,即将西方国家的报刊著作进行摘录、改编和翻译。译员主要是来华西方传教士、中国官员以及幕僚,阅读群体也限于政府及军事机构的主要决策人和部分知识分子。当时还没有专门的海防著作翻译出版,覆盖面和影响力都比较有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清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天津机器局、江南水师学堂等官办机构事实上成为了中国最早的军事研究机构,他们延揽中外人才,筛选有代表性和实用性的西方海防著作进行译介,服务于清政府海防建设的需要。1886年起,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等机构翻译出版了《英国水师考》《法国水师考》《美国水师考》《德国海军条议》和《俄国水师考》等多部重要著作,使得国人对于世界海军发展的主要动向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摘编自张瑞嵘、龙心刚《海洋强国梦的先声:晚清西方海防著作译介研究》


(1)据材料一,概括近代英国逐步掌握海洋话语权的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海防著作译介”发展的表现。
(3)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英国逐步掌握海洋话语权”与“晚清西方海防著作译介”的关系。
2021-06-01更新 | 339次组卷 | 6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05近代列强的侵略战争
9 . 1870年以前,英国的军队数量很少,而且绝大部分驻守在海外殖民地。1872年,英国从殖民地调回一部分军队,增加了国内驻军力量,同时,把全国分为若干军区,每个军区招募两营常备军。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英国
A.海外殖民地减少B.代议制出现危机
C.遭遇德国的威胁D.社会矛盾的尖锐
2020-01-17更新 | 534次组卷 | 7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重难点16工业文明的升华与拓展(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10 . 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主要说明
A.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加强B.英国保持世界贸易独尊的地位
C.形成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市场D.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存在差异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