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世纪70年代,德国的化学企业贝尔、赫斯特苯胺公司建立了自己的附属研究与开发实验室,电子工业企业紧随其后。几十年后,德国其他的工业企业也都建立了类似的实验室。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现代工厂制度开始建立B.率先进入“电气时代”
C.生产管理方式发生变革D.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
2 . 19世纪的伦敦共爆发过四次大型的霍乱。某学者注意到,由某几家水务公司供水的地区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他在1849年发表的一篇关于霍乱传播模式的文章中提出了水传播疾病的理论。由此可见,19世纪伦敦霍乱的流行(     
A.导致伦敦的城市人口急剧下降B.促进了传染病研究的跨区域合作
C.凸显了城市化急速发展的恶果D.是实现工业化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国经济政策变动一览表

1651年和1660年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载运。

1815年实施《谷物法》,限制甚至禁止谷物进口,抬高粮价,藉以"保护"英国农夫及地主利益。

1846年,废除《谷物法》,不久英国又废除了《航海条例》,大多数商品取消关税。一战中,英国建立战时经济体制,计划分配物资,管制物价、食品、运输、工资等,甚至直接管理工厂。

1932年麦克唐纳政府宣布放弃自由贸易,实行进口税,建立帝国特惠制,保护市场。

1948年,工党宣布建成“福利国家”,找到一种把个人自由与计划经济、把民主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的制度。

1979年——1990年就任首相的撤切尔夫人大力推行私有化和自由化,压缩国家干预,打击工会,裁减福利。

——整理自吴必康《变革与稳定: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3-02-05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855年,卡洛琳·诺顿给女王写了一封信,抗议她的丈夫不仅拒绝给她赡养费,还要索取她的稿费。1857年有议员提出一项法案,要求给妇女财产权,但遭到议会强硬派反对,直到1908年议会才通过法律,规定妻子无须征得丈夫同意,可以处理自己的财产。这说明(     
A.议会决定妇女地位的变化B.妇女权益斗争的复杂曲折
C.英国民主政治存在保守性D.英国的法制建设发展缓慢
2023-01-29更新 | 20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19世纪上半叶,英国设置济贫法委员会、工厂视察员办公室、卫生总局等机构。议会职能也从政治方面转向经济、文化、社会等诸方面,并设置了特别委员会。到19世纪下半叶,特别委员会的活动范围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英国国家治理改革的动因是(     
A.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B.议会改革运动的发展
C.早期工人运动的压力D.“城市病”的日益严重
2023-01-28更新 | 417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98—1799年        法军占领埃及

19世纪                  印度工业衰退

1800—1850年        欧洲蒸汽驱动工业能力急剧增长

1805—1849年        默罕默德·阿里统治埃及并提倡工业化

1835—1918年        美国企业家安德鲁·卡内基在世

1839年                  英国迫使埃及终止对棉花工业的保护

1846—1848年        美墨战争

1853年7月8日     佩里驶入东京湾

19世纪中叶            着重军事技术的日本工业化

1860年                  农民革命控制大片中国领土:英法联军占领北京

1861年                  中国“洋务运动”

1877—1900年        日本对外贸易额增长10倍

19世纪90年代       美国的钢产量两倍于英国

1895年                  日本在争夺朝鲜控制权的战争中打败中国

1900年                  9个欧洲城市人口超过100万

       ——【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请围绕19世纪世界阶段性特征,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史实加以阐述。(要求:所拟论题能体现时代特征,例如“工业化的世纪”;考生可以运用以上材料自拟论题并阐述,也可以运用19世纪其他史实自拟论题并阐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考生不能以示例为题。)
8 . 从前习惯于做农活的人们很快明白季节、日出日落和气候波动不再决定劳动日程了,相反,钟表、车间和机器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工人一般每天工作13至14小时,在一整天里,工人的步伐都要跟上机器单调的运转,打个盹或是和同伴说句话都不行。这一变化(     
A.有利于优化手工工场的管理B.反映人类劳作方式的重大变革
C.表明传统的农业已不复存在D.导致人们逐渐摆脱了体力劳动
2022-09-29更新 | 2453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如图是某位学者针对19世纪的英国撰写的论文标题(部分)。这最适于研究(     
2妇女就业困境的状况
2.1工作环境恶劣—以血汗工作为例
2.2妇女就业低工资待遇
2.3妇女生活环境恶劣
3妇女的就业价值被贬低
3.1妇女的就业数据被缩小
3.2妇女就业贡献被低估
A.女权运动的兴起B.阶级矛盾的尖锐
C.家庭结构的变动D.议会改革的原因
10 . 1829年伦敦建立了第一支现代专业警察队伍;1848年英国通过公共卫生法,建立中央卫生委员会;1802年到1878年间,英国先后颁布了20多个工厂法;1840年代英国建筑商发起“模范住宅”运动,市政当局也开始有计划清理岔民窟。这些举措旨在(     
A.缓和阶级矛盾B.扩大议会权利C.解决经济危机D.镇压工人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