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5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荀子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礼治”思想,接纳吸收了法家的“法治”思想,在新兴的封建制的基础上将礼法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封建法律思想。荀子的法律思想是战国法律思想史上从西周礼乐精神向封建正统思想确立的过渡,是对奴隶制下宗法等级制向非世袭的等级官僚制的改造。“法自君出”、“隆礼重法”、“德礼刑政”等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历次对于封建制度的变革都能够从荀子的思想里找到渊源。

——摘编自高振年《荀子法律思想研究》

材料二   纵观40年以来中国学界关于荀子法律思想进行的研究,可以发现其间存在三次明显的转向。这三次转向又将研究划分出了四个阶段:1978年底至1990年为第一阶段,以阶级分析为主要方法;1991年至2003年为第二阶段,以法律文化为主要视角;2004年至2014年为第三阶段,参考西方法学话语体系与遵照中国文化自身逻辑两种研究范式并行;2015年至今为第四阶段,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言献策。

——摘编自刘瑶《改革开放40 年荀子法思想研究的三次转向》

(1)根据材料一,指出荀子的法律主张并概括荀子法律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界对荀子法律思想的研究。
2 . 由于国共两党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参加抗战的目的不尽相同,实行的是不同的抗战路线,统一战线内部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和斗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是(     
A.中美合作B.国共第二次合作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D.工农兵代表
2024-01-10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灌江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填空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长征的转折点是____会议,并确立了毛泽东地位。
2023-08-2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新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铁路成为社会和文化风景的一部分。相对较快的旅行速度让更多人了解什么叫“准时”。到了19纪50年代,格林尼治时间或是“铁路时间”已成为全英国的标准时间。这表明(     
A.铁路运输促进了欧洲旅游业的发展B.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人们时间观念的增强
C.铁路运输业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D.标准时间的出现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世纪末期武装的和平(《欧洲史》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等)

附录   幽默的欧洲地图(节选)英国愤怒地牵着无法驯服的爱尔兰;西班牙靠在葡萄牙背上;法兰西准备敲打酒醉饭饱的普鲁士;普鲁士一只手压着荷兰,膝头压着奥地利;俄罗斯在挨饿;只有土耳其在水烟筒的烟雾中昏昏欲睡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
结合两幅图片与一战前后的欧洲历史,围绕“民族意识”为主题撰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3-07-1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是战国时期部分诸侯国兵器铸造业中的三级监造制度。据此可知当时(            

造者

造者(主办者)

省(监)者(监造者)

三晋

工师、冶尹

令、司题

工师、冶尹、左右校

相邦、守相、大攻尹(中央)、令

工师

邦司寇(中央)、令

工师、丞;士上造、工大人

相邦(中央及内史)、守(地方)

A.工商食官尚未被打破B.产品的市场口碑较佳
C.管理机制渐趋体系化D.工匠的技术水平提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中叶以后,法制隳弛,田亩之在人者,不能禁其卖易,官授田之法尽废。则向之所谓输庸调者,多无田之人矣。乃欲按籍而征之,令其与豪富兼并者一例出赋,可乎?又况遭安史之乱,丁口流离转徙,版籍徒有空文,岂堪按以为额?盖当大乱之后,人口死徙虚耗,岂复承平之旧?其不可转移失陷者,独田亩耳。然则视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以定两税之法,虽非经国之远图,乃救弊之良法也。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田赋三》

材料二   两税之立,则异于斯。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曾不悟资产之中,事情不一:有藏于襟怀、囊箧,物虽贵而人莫能窥;有积于场圃、囤仓,直虽轻而众以为富;有流通蕃息之货,数虽寡而计日收赢;有庐舍器用之资,价虽高而终岁无利……此乃诱之为奸,驱之避役,力用不得不弛,风俗不得不讹,闾井不得不残,赋入不得不阙。

——陆贽《陆宣公奏议》卷4《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

材料三   自建中初,天下编氓百三十万,赖分命黜陟(官职),重为案比,收入公税,增倍而余。遂令赋有常规,人知定制,贪冒之吏,莫得生奸,狡猾之氓,皆被其籍,诚适时之典,拯弊之良图(原注:旧制,百姓供公上,计丁定庸调及租……建中新令,并入两税,恒额既立,加益莫由,浮浪悉收,规避无所)。

——杜佑《通典》卷7《食货七》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税法实施的主要原因。
(2)分析材料二、三对两税法的态度及各自的理由。
(3)综合材料,谈谈唐朝税制改革的启示。
8 . 据统计,到20世纪末,在发达国家,中间阶层的人数约占总人口的50%—60%,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贫困阶层约占15%—30%,上层阶层约占15%—25%,其中最富有者约占4%—6%。这表明,发达国家(       
A.社会矛盾日渐缓和B.社会结构的多层次化
C.贫富差距逐步缩小D.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
2023-07-11更新 | 8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855年出版的小说《玛丽·巴顿》的主人公玛丽·巴顿是一位可怜的织工。她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她的老板们能够从原来的房子一次一次地搬到更好的房子里去居住,可是做织工的人却要身受减削工时、克扣工资、裁员解雇等等的遭遇,老是为孩子们的面包在不断挣扎。玛丽·巴顿的遭遇如果作为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A.反封建专制斗争的艰巨性B.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
C.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必要性D.工人阶级联合的可行性
2023-07-11更新 | 7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有史学家在评价某文明时称:“地球上大部分民族还在吃草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住宫殿了,他们发明车轮,创造了楔形文字”。该文明发生在(       

A.①B.②C.③D.④
2023-07-11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